第15章 神谕(1 / 2)
椒房殿内,针落可闻。
一盏宫灯的灯芯“噼啪”炸响。
跳动的火光,让每个人的影子都像鬼魅般扭曲。
卫子夫端坐不动,唯有修剪圆润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又一个。
她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殿外刚传来消息。
车骑将军麾下的一名校尉,被文成将军少翁当着陛下的面,轻飘飘批了四个字。
命格带煞。
然后,兵符被夺,勒令归乡。
这已是月内的第三个。
少翁的矛头,如同一把淬毒的凿子,正一下下,精准地凿在卫氏的根基上。
再这么下去,卫青和霍去病,真要被他凿成光杆司令。
“娘娘。”
一道影子,从殿内最深的阴影里渗出。
是东方朔。
他手里捧着一卷用油布裹得密不透风的竹简,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找到了。”
竹简在案上展开,字迹模糊。
上面记载着一桩足以颠覆乾坤的陈年秘事。
王桑。
那个所谓的让刘彻魂牵梦萦,甚至不惜借助鬼神之说也要再见的女人。
她名义上是先太后王娡的内家侄女。
实则,她的母亲,是漠南左贤王部落首领之女。
那个部落,信奉血狼。
王夫人幼时,臂上曾以血刺下狼形图腾。
后被淮南王刘安找到接回汉土,入宫后虽用秘药除去,却终究留下了一片淡淡的疤痕。
这,是她与刘彻之间,从未与第三人言说的闺房秘语。
“血狼……”
卫子夫的指尖,冰凉地划过那两个字。
东方朔俯下身,烛火在他眼中映出两点寒星。
他嘴角勾起,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敲在卫子夫心上。
“娘娘,他们请鬼,我们就召神。”
一个恶毒却精妙的计划,如毒蛇吐信,被注入卫子夫的耳中。
听完,卫子夫的脸色比殿外的月光还要苍白。
她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刘据,想到了曾在沙场征战的弟弟和外甥。
她也想到了那头无辜的牛犊,和即将染上的血腥。
殿内重归死寂。
烛火摇曳,她的影子在墙上晃动,仿佛也在挣扎。
许久,她睁开眼,眼底所有的犹豫和不忍,都已被彻骨的寒意取代。
“就这么办。”
********
长安城西,出了件奇事。
一户农家新得一头牛犊,通体赤红,无一根杂毛。
更奇的是,这牛不吃草,不喝水,只是对着长安城的方向,淌下浑浊的泪珠。
流言长了脚,从乡野阡陌,一路跑进了长安城。
又从朱雀大街,跑进了未央宫的深处。
刘彻批阅奏章时,卫子夫亲自端着汤盅进来。
她像是无意间提起了这桩奇闻。
“陛下,听闻城外出了头‘神牛’,此等异象,臣妾愚钝,不知是祥瑞还是凶兆。”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皇帝。
“凡人不敢妄断,不如……请文成将军这位能通神之人,为陛下一看究竟?”
刘彻握着笔的手,停在半空。
他抬起头,审视着卫子夫。
她那张柔顺温婉的脸,此刻看上去与往日并无不同。
可那双眼睛里,似乎藏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
这位能通鬼神的文成将军,究竟有多少真本事?
他也想看看。
“准了。”
宣室殿前,人头攒动。
那头赤红色的“神牛”被牵到殿前。
它看见高坐御座之上的天子刘彻,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哞——”
一声撕心裂肺的悲鸣,不像牛叫,更像人的哭嚎。
神牛粗壮的四蹄一软,竟直挺挺地朝着刘彻的方向,跪了下去。
两只巨大的牛眼里,豆大的泪珠滚滚而落。
泪水砸在青石板上,浸出深色的痕迹,仿佛是大地在泣血。
满朝文武,一片死寂。
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哗然。
刘彻心中也是猛地一震,握着扶手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御座之侧,少翁脸上的血色,一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这头牛,不在他的剧本里!
一种被命运扼住喉咙的失控感,攫住了他。
不行!
必须把主动权抢回来!
他一步踏出,手掐法诀,绕着牛故作高深地走了一圈。
随即,他脸色骤变,仿佛看到了什么极恐怖的东西,猛地后退两步。
“陛下!”
他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地盖过了所有议论。
“此牛非神,乃妖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