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苏州一夜(2 / 2)
于是,三人又坐上了公交车,来到了苏州市区。华灯初上,与刚才下车的那片区域相比,这里确实繁华许多,高楼大厦,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但张卫平和小雅并没有带吴普同去什么着名的景点,只是沿着一条商业街漫无目的地走着,不停地指着那些高楼大厦说,哪一栋里有他们公司的业务伙伴,哪一片区域将来会是他们公司发展的重点。他们的介绍宏大而空泛,听得吴普同云里雾里,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走了将近两个小时,吴普同已经感到十分疲惫,腿像灌了铅一样。他忍不住再次问道:“卫平,我们今晚住哪儿?明天什么时候去公司看看?”
张卫平这才仿佛刚想起来似的,说道:“哦,住宿啊,你放心,都安排好了。我一个朋友家有空房间,今晚就先在他那儿将就一下,离‘公司’也近,明天早上过去方便。”
他们离开了繁华的市区,再次转乘公交车,越走越偏,周围的灯光越来越暗,建筑也越来越破旧。最终,三人在一栋看起来颇有年头、墙皮剥落、楼道昏暗的居民楼下停了下来。
“到了,就这儿。”张卫平说着,带头走进了黑洞洞的楼道。小雅也紧跟其后。
吴普同心里咯噔一下,这环境……比他保定的宿舍楼还要破旧几分。他硬着头皮跟了上去。楼道里没有灯,只能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摸索上楼。来到四楼的一个房门前,张卫平有节奏地敲了几下门。
门很快从里面打开一条缝,一张警惕的脸探出来,看到是张卫平和小雅,立刻换上了热情的笑容,将门完全打开:“哎呀,卫平哥,小雅姐回来啦!这位就是吴哥吧?快请进快请进!”
吴普同跟着走了进去。房间不大,客厅里灯光昏暗,却或坐或卧地挤了六七个人,有男有女,看起来都挺年轻。见到他们进来,所有人都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极其热情、甚至有些夸张的笑容,纷纷围上来打招呼。
“吴哥好!”
“一路辛苦啦吴哥!”
“来来来,快坐下歇歇,喝水喝水!”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人递过来一杯温水,有人帮他拿并不沉重的行李包,有人拉着他坐到沙发上那唯一空着的位置上。这种过分的热情,让吴普同感到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是什么重要人物一般。他注意到,这些人的穿着都很普通,甚至有些朴素,与外面那个时髦的小雅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异常亢奋,眼睛里闪着一种奇异的光。
张卫平和小雅也融入了他们,大家开始围着吴普同聊天。问的问题无外乎是家里情况、以前做什么工作、对未来有什么想法等等,语气极其关切,仿佛是他的亲人一般。吴普同谨慎地回答着,心里的警报声越来越响。这氛围,太不正常了。
聊了一会儿,有人提议玩游戏。玩的是一种简单的扑克牌游戏,规则似乎被修改过,带有很强的互动性和洗脑性质,输的人要表演节目或者分享所谓的“成功心得”。吴普同心不在焉地参与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发现这些人彼此之间非常熟悉,默契十足,而且言谈举止间,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公司”、对“老板”、对“成功”的极度崇拜和渴望。
时间渐渐晚了,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客厅里的人开始动手挪开家具,从壁柜里拿出厚厚的褥子和被子,直接在水泥地上打起了地铺,铺成了一个大通铺,类似于榻榻米。男女分开,但也都挤在同一个客厅里。
“普同,今晚就先委屈一下,跟大家挤挤。这朋友家地方小,临时住一晚,明天到了公司宿舍就好了。”张卫平一边帮着铺被褥,一边对吴普同解释道,语气自然,仿佛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吴普同看着那挤了将近十个人的、打着地铺的客厅,闻着空气中混杂的体味和廉价洗衣粉的味道,心里的疑惑和不安达到了顶点。这是什么“朋友家”?哪有让这么多陌生人,男女混住(虽然是分开铺位)在客厅打地铺的?张卫平口中的“公司”,到底是什么公司?工厂又在哪里?
他有很多问题想问张卫平,但看着周围那些依旧热情、却眼神灼灼地盯着他的人们,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一种本能的警惕告诉他,在这里,最好不要轻举妄动,不要表现出过多的怀疑。
他默默地接过张卫平递过来的、看起来还算干净的被子,在指定的位置躺下。地铺很硬,隔着褥子也能感受到地面的凉气。他侧躺着,面向墙壁,闭上眼睛,却毫无睡意。耳边是其他人窸窸窣窣的躺下声和轻微的鼾声,鼻尖是陌生的气味,心里是翻江倒海的疑虑和一丝逐渐清晰的恐惧。
他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网中,而织网的人,很可能就是他曾经信任的同学——张卫平。这个苏州之夜,与他南下前想象的任何一种可能都截然不同,充满了诡异和不安。他紧紧攥着口袋里的手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天快点亮,他必须尽快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