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 第356章 江山似黄河堤岸,日常须勤修慎守——!!

第356章 江山似黄河堤岸,日常须勤修慎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臣当即召宗人府、顺天府及各省督抚。”

“三日内传达圣谕,从京畿至地方,从宗室至庶生,不容一丝虚浮之风蔓延!”

此时,天幕光影渐隐,金辉散尽,西暖阁重归宁静。

康熙复拾奏报,翻至次页——乃山东巡抚请疏运河事。

他凝神细读,指尖停在“征调民夫三万”处,落笔批注:

“工钱必足额发,严禁克扣,可自国库另拨银两,毋使百姓受苦。”

批完,他放下朱笔,目光投向窗外。

庭院中腊梅将放,晨光温柔,青砖映辉——恍若清初安泰之景。

康熙心念暗转——江山似黄河堤岸,日常须勤修慎守。

若君心起执,懈怠修补,再坚实的堤防,也会被叛浪冲塌。

萧衍之祸,断不可重演。朕要以勤政为桩,以务实为基,使大清基业长固、黎庶安宁。

张廷玉捧旨,恭声道:

“陛下,臣即行督办。”

……

乾隆时期!

圆明园西洋楼,晨光穿透玻璃穹顶,洒在波斯毯上,照得案上英吉利怀表闪着银辉。

乾隆倚在西洋软榻,手中拨动怀表,听太监尖声奏报贡单:

“启禀圣上,江南织造所进云锦三十匹,其中‘妆花缎’十匹,皆绘‘百鸟朝凤’新样;

苏州府献玉雕三对,用和田羊脂玉,琢成‘三星高照’……”

乾隆目光掠过案边万国来朝图。

画上西洋使臣、藩王罗列太和殿前,洋溢盛世。

“江南匠心,愈见精妙,”

他语气闲淡:“云锦留十匹入慈宁宫奉太后,玉雕陈养心殿,其余收库。”

语音未落,殿外光色突变。

鎏金光束破穹顶而下,铺满墙面,化作一幕惨象——

台城残宫,尘封蛛结。

一老僧衣衫褪色,枯瘦如柴。

他蜷伏角隅,唇裂流血,双手攥着破陶碗,气息若有若无。

乾隆脸上笑意尽褪,眉峰陡锁,怀表“咔嗒”停摆。

他倏然坐直,金袍拂动案上万国来朝图,绢页微颤。

“萧衍此人,把帝王尊严真是踩在地上!”

乾隆冷声斥道,将怀表砸回案上,银壳与紫檀撞击,声若碎玉。

“自太祖定鼎以来,我朝历代皆以勤政为宗!”

“唯此萧衍,握梁朝山河,却迷恋佛堂,朝政委奸,国库空虚!”

他步至墙前,怒视天幕中那枯槁身影,声如霹雳:

“四度舍身,每次耗亿金赎回!那金银原为百姓赋税,为军粮赈恤之资!”

“他却付诸虚礼!”

“被囚之时,若能隐忍一息,招旧部、稳人心,尚可一战续命!”

“偏要以死示节,口称‘天子岂受胁’,徒留笑柄!”

“他或许留了尊严,百姓却遭劫。”

“叛军掠人,洛阳、建康尸满街巷——皆因其妄行!”

和珅低首立侧,蟒袍曳地,语调恰当:

“陛下英断!萧衍丢实逐虚,失帝之责,终饿死城中,不值哀怜。”

“我大清规制严明,其场所所皆受官府稽察!”

“每季须报财产人员。”

“若有敛财,地方自可即惩,没产、流放,绝无梁朝‘寺专政乱’之患!”

乾隆冷哼一声,转向案前,抚着一只珐琅彩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