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39
虽然晋升后赵师傅再没见过那位领导,但此前没少借势摆谱。直到两年前领导去世,他才稍微收敛些。
张技术员回到工位,启动机床。先粗加工工件,再手工精细打磨。短短十几分钟,一个高精度零件已然成型。
全程他全神贯注,凭借武术大师级的肌肉控制力,将每个细节精准拿捏。
“人都到齐了。”张技术员抬头说道。
刚才他完全沉浸在工作中,此刻才发现王主任已带着刘工、孙工站在人群里。
“那我示范加工一个零件。”王建民说道:“顺便给大家分享几个提高精度的技巧。”
“按照传统方法能达到两道精度,用这些小技巧可以控制在一道以内。”
张明远心里很不服气,他的精度只能达到三道。此时他故作关心地问道:“王工,你还没检测过,怎么知道合不合格?”
王建民在加工过程中一次都没测量过精度,这与常规操作完全不同。即便是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也会边做边测量。
“张明远,你来用千分尺测一下。”王建民淡淡地说。
本想给王建民难堪的张明远,反倒让自己下不来台了。
张明远暗自窃喜,他根本不信不测量就能控制在一道以内。这可不是做电风扇那种容错率高的产品,差个三五道都无所谓。
精度达到五道很容易,但想要再提升一道,难度就要增加十倍。
众人注视着张明远测量,只见他的眼睛和嘴巴越张越大,急忙又反复测量起来。
“你一个八级技工,连个测量都搞不定?”车间主任皱眉道:“快说结果!”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张明远喃喃自语:“怎么会是零误差,怎么会是零误差!”
厂长一把抢过千分尺,仔细测量后欣喜道:“确实是零误差!王工,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还是有误差的,只是千分尺测不出来罢了。”王建民谦虚地说。
虽然嘴上谦虚,王建民心里却十分得意。凭借武术宗师的精细控制能力,加工零件简直得心应手。
“千分尺测不出来就是零误差。”车间主任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八级技工!”
张明远脸色由铁青涨得通红。
这话分明是在暗讽他是个水货。
“好了,我再加工一个,边做边讲解。”王建民说:“大家有问题随时提问。”
王建民开始操作,详细讲解提升精度的技巧,让在场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这个零件加工了约一小时。
“现在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了。”王建民问道:“厂长,这批五十个零件的合格率要求是多少?”
“一半就行,当然越多越好。”厂长连忙回答。
“好,你们开始加工吧。第一个慢些没关系。这批零件我来处理。”周建明说道。
车间主任赵志国和书记王振华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心里都松了口气。原本是个临时突击任务,现在有周建明坐镇,压力顿时减轻不少。
不仅如此,这还变成了一场现场教学。
如果周建明独自加工这批零件,二十五件对他来说也就是几小时的事。
……
周建明专注操作了一个小时,完成了五件成品。
这时其他工人也陆续完成了加工,不少人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唯独刘大奎脸色难看地站在一旁。
周工,统计结果出来了,大家都达到了您的要求,误差控制在一道以内。包括张工和李工两位老师傅。生产科长孙兴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汇报:
不过刘大奎的成品勉强卡在两道误差线上。
我再加工一小时。周建明点点头,期间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至于刘大奎,你先回吧。
刘大奎的脸色顿时像吞了只苍蝇般难看,却不得不低声下气道:周工,我想再试试,提高下技术......
这批零件很重要,材料也很珍贵。周建明头也不抬,平时干活多下点功夫,别总端着老师傅架子。
整天泡茶看报混日子,真当车间是你家客厅?
刘大奎感觉脸上**辣的,仿佛挨了两记耳光。
赵志国无奈打圆场:老刘你先回去,以后工作态度要端正些。
刘大奎涨红着脸离开车间,他觉得自己的尊严被周建明踩得粉碎。
......
刘大奎憋着满肚子火往回走,心里把周建明骂了千百遍。
非得想办法收拾这个**!他在心里发狠,再这么下去,我这张老脸往哪搁?这**分明是故意针对我!
至于周建东为何针对他,刘大奎心里跟明镜似的。
我算计他那点事,他能看得透?
读几年书还真成精了不成?
经过食堂拐角时,迎面撞见个熟面孔。
师傅您不是加班吗?怎么......马壮憨笑着凑过来。
别提了,周建明那孙子给我穿小鞋。刘大奎阴着脸,他再过个把钟头就下班,你要办事就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