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课堂辩证(2 / 2)
“陈青同学的这番反思,在我看来,比许多标榜成功的案例,更有价值,更贴近‘现代化治理’的核心精神——实事求是,勇于革新。”
这几句评价,分量极重。
学员们看陈青的眼神,彻底变了。
这可是党校的教授,没有官职的官,研修班结束的一句评语就能让一个人的前程是光明还是灰暗。
之前的失落、庆幸情绪转换,此刻几乎话全都化成了羡慕和嫉妒。
少部分人即便心性沉稳,此刻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
祁爽脸上的那点玩味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阴沉。
穆元臻的视线一直停留在陈青脸上,微微点了点头。
在自己的笔记本最后一页上匆匆的写上了几笔。
秦风第一课,就让在座的学员们有了重新的认识。
这秦教授与之前的所见的老师大不同,果然不愧是能写出让领导都重视的书的教授。
陈青的回答对应,更像是激活了大家心中平静的湖水。
一阵涟漪荡过,谁也不敢再把这三个月的短训抱有轻视的态度。
之后的讲授,课堂上安静得只有秦教授的声音,这些最少都是副处级别的人,个个都严谨如同初学的孩童。
陈青心里对秦教授的教学方式,由衷的佩服。
能用这么简单的一个方法,让这些地方领导全都专注,可没这么简单。
也印证了他最初所说: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能指导实践。
上午的授课,秦教授再没有点任何一个学员的名字,完全是用一个个通报的实例,来分析和提炼教材当中的主要内容。
到中午下课,这些早就习惯端坐办公室的人,很多都在锤腰伸展有些僵硬的身体。
午餐时间,食堂的氛围比往日更微妙几分。
当陈青端着餐盘寻找座位时,他清晰地感受到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多了许多。
几位之前点头之交的学员,此时主动招呼他同桌,言语间多了几分热络和试探。
陈青的回应,言语却非常谨慎,不敢有任何倨傲,特别是前来一桌的还有穆元臻。
祁爽却坐在稍远处,与省发改委和交通厅的两位学员同桌,谈笑风生,声音比平时更响亮几分,似乎想用这种刻意的喧闹来冲淡上午课堂发言被陈青光芒掩盖的尴尬,并重新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与人脉。
他偶尔瞥向陈青这边的眼神,复杂难明,既有几分难以掩饰的酸意。
孙力低声笑道:“小陈,秦教授那番评价,分量不轻。”
陈青只是淡淡一笑,“老孙别取笑了,这才第一堂课。秦教授应该也是鼓励为主。”
他此刻心里想的却是下午的课,因为这堂课是省党校的一位副院长亲自授课。
而课程的内容,居然是曾经包丁君对自己的提问。
这绝对不是偶然,领导讲话被放在了课堂上作为正式的课程,而且还是副院长来讲课。
意图和作用简直不需要太明显。
他并不清楚包书记有没有把这个问题问过别的人,而其他人又是如何回应的。
短暂的午休之后,下午的课程,由干部学院蔡军副院长亲自讲授《深化改革中的“破”与“立”》。
蔡副院长学术底蕴深厚,引经据典,阐述“破”与“立”的辩证关系。
陈青在当时被包丁君书记提问的时候,他并没有对陈青的回应做任何评价。
但他从蔡副院长的讲授中有了一些感受,似乎有些明白包书记的“破”与“立”是基于形势,而不是基于某种关系和不可说的派系。
而“形势”一词关键,按照他的理解就是审时度势。
蔡副院长在讲解完之后,拍了拍手,“
话音刚落,祁爽几乎是立刻举起了手。
“这位学员,你叫什么名字?”祁爽对这个很配合的学员,看上去很满意,声音带着鼓励。
“我叫祁爽!”祁爽很自信的回应,眼神看了窗边的陈青,“来自江南市金禾县。”
蔡副院长似乎知道金禾县,点点头,“嗯,是个好地方。”
说完,伸了伸手,示意他可以开始说了。
得到允许,祁爽整理了一下西装扣子,开始引经据典,大谈“破旧立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