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32章 我吃软不吃硬!

第232章 我吃软不吃硬!(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32章我吃软不吃硬!

厂里劳动模范的评选,看劳动时间和每天加工的工件的。

赵田栋和吴小军都是个勤奋吃苦的人,而且以前学技术十分认真,大发农机设备厂的毛师傅教他们的时候根本没有藏私。

两人也学的很快,现在一个四级工一个五级工,在第二工具机厂不说技术最好的,也算是生产的中坚力量了。

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十五或者十六个小时左右,生产合格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就这个成绩,绝对能参与车间内劳动模范的评选。

但是有人知道他们两人和周志强关系很好,所以私下说闲话挤兑他们,说他们要是参加,那厂长绝对会照顾他们,把劳动模范评选给他们。

劳动模范给的奖励还挺贵重的,有机会分到自行车或者缝纫机这种大件。

就算没分到,也能分到好几个水壶脸盆这些,家里都用得上的物件。

因为当时车间里有这种传言,所以赵田栋和吴小军两人便商量著,不参加劳动模范的评选了。

他们车间比他们更努力、加班时间更多的工人没几个,两人能排进车间前五。

但不想给周志强添麻烦,要不然流言传出去,影响的还是周志强。

听完后,周志强是没想到厂里还有这歪风邪气的,他在厂里的时候,一次都没听到过。

车间他也经常去,和工人们也经常聊,结果他离开一年后再回来,厂里的小毛病好像一堆。

周志强一边吃饭一边听,本来想今天下午就召开一次厂领导班子会议,说点要说的事。

但现在看来,在说事之前,他得在厂里好好考察一下,至少将厂里的这些『毛病』和『隐患』都揪出来切除。

吃完饭后,周志强便打电话跟部里要了配给他的专职司机和助理,参加重型工具机项目组前就说配的,不过那时候周志强马上出发,就延后了。

这么一延,就是一年多的时间,专职司机无所谓,但他得把张耀国的名字推荐到专职助理上。

让部里下令,他就不用在厂党委会再提人事变动了。

部里那边很快便答应下来,并且保证这两天就会跟第二工具机厂的党委沟通清楚。

这两天,周志强打算先在厂里转转,好好了解一下厂里的情况。

数日后。

第二工具机厂这几天都知道了,周志强这位厂长已经回来了。

而且没有像以前那样立刻忙著工作,而是在厂里各处转逛,就连几个副厂长找他汇报工作,周志强也只是留下文件,告知几天后再看。

紧急的事情,周志强当场便处理了并且给出判断决定;要是不怎么忙的话,那他就暂时延后。

值得一说的是,部里给他们这些重型工具机项目组的功臣奖励也送到家里了。

特供商店的票就一堆,还有补贴和奖金之类的,差不多相当于周志强两个月工资的钱。

部里这次保密很好,奖励都没让其他人知道,而且重型数控工具机项目组本来就是保密的,第二工具机厂的人都不知道周志强出差干什么去了。

到了他回来的第二周,周志强在收到吴副领导的电话后,便让张耀国通知厂里的主要领导干部开会。

真是凑巧了,吴副领导那边的消息刚好也来了,而且还是在他调查完厂里的事情后,就打电话来通知了。

他刚把更为数控分厂更为详细的计划交上去,还没两天的时间,吴副领导便回话说,副领导已经同意了。

并且还说服了四机部。

现在一机部和四机部这两个部委会合力支持第二工具机厂投资建立数控分厂。

可能也是看到周志强的保证,加上数控工具机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

小日子那边也准备大量出口数控工具机,并且还制定相关政策和补贴制度,国内的数控工具机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接下来更是迎头赶上的时候。

最主要的是,第二工具机厂每年虽然吃的投资多,但回报更大。

六一年投入两千多万,六二年创造两亿多的产值,抛去成本和各项开销,一机部里收了一亿出头的回报。

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也近了,现在就看第二工具机厂明年能收回多少。

今年的外贸订单要是多了,那肯定要分给第一工具机厂一些。

去年第一工具机厂学完后,也建起一些精密车间,不过他们生产的数控工具机大多供给国内工厂了。

产值虽然提升不少,但肯定没有第二工具机厂『吃得饱』。

今年要是数控工具机的外贸订单还这么多,第二工具机厂生产不完,肯定要分给第一工具机厂一些。

周志强肯定要留些给自家工厂,他不可能将生产出来的工具机全部卖了,总要留一些替换老旧工具机。

——————

张耀国通知完所有干部后,很快便到了开会的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