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 第239章 国内第一重工厂

第239章 国内第一重工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39章国内第一重工厂

「书记,就是这里,其实食堂最合适,又空又大,不像会议室那么挤.」

田文国带著周志强来到三个食堂转了一圈,现在就修好了一个食堂,另外两个还在修。

不过这三个食堂都差不多,地方足够大,而且能容纳几百个人一块吃饭。

对于几十人的教学,那肯定合适。

「行,就这里吧,月底我就去要人进厂,先在这里开理论课。」

周志强吩咐说道:「三个车间必须尽快整改好,优先整改验收,下个月月底前要弄好,不然年前就来不及培训了。

要是有些工程晚上可以加班弄,那就加会班;田厂长,你辛苦多盯著一下。」

理论传授归理论传授,两个月内不可能只教理论,要培训的六个技术工序,得教一个实操培训一个。

结果因为半导体车间要重新改建,只能暂时拖一段时间。

改装的那点钱还是其次的,但打乱了周志强规划的时间,以及他接下来的生产规划,这是让周志强最生气的。

生产延期会造成多少损失?晚一天生产,就有可能少生产出一台数控工具机所需要的半导体元件。

晚十五天让他们少生产了十台数控工具机,这就不是那几千上万的改装费用了。

周志强看完数控分厂后,很快便打算回到工具机厂忙活,不过在离开前还是叮嘱道:「田厂长,食堂前期给我准备一下,我很快就要用。

还有今天改建的额外开支,也写一份报告上来,四机部要是不把那个人处理了,岂不是让咱们厂额外损失这么多钱。」

他就把这件事汇报上去,处不处理看那边怎么看的吧。

就算那技术员背景大,周志强也要让他背个处分。.

弄这么大的麻烦,想拍拍屁股什么事都没有,那根本不可能

就算是谁谁谁的儿子都不行,说起来周志强也是二代的身份呢,他还不是老老实实的为国家建设干活,一点松懈都没有。

除了这件事外,周志强还跟田厂长说了一些分给交道口街道办要招工名额的事。

二十个后勤岗,十个技术生产岗。

算下来厂内自主招工的一大半名额被周志强分给交道口街道办了。

不过要是给贫困家庭的话,那分给谁都一样。

周志强那点让妻子在街道办的工作更顺利的私心,实在是微不足道。.

该说的事都说完后,周志强很快便坐车回到厂里

当周志强刚刚坐到办公室的时候,李书记便派人来喊他了,说是有重要的事,要周志强去他的办公室一趟

周志强闻言后只好起身向李书记的办公室走去,好在厂长和书记的办公室都在同一层,他走几步便来到书记办公室的门口。

敲了两下门,听到屋内李书记的声音后,周志强便推门走了进去。

周志强进屋后便开口问道:「书记,找我有什么事吗?」

「志强同志来了,正好,刘副厂长打电话回来了,说有件重要的事一定要和咱们俩说。」

李书记见到周志强后便笑著招手说道,指了指电话说示意他赶紧坐下,听刘副厂长的好消息。

「好消息?广交会那边出结果了吧,现在都快十月底了。」

周志强坐下后笑著说道,他看到办公桌上的电话还没挂断,很快便猜到是广交会的事。

这会刘副厂长还在粤东那呢,除了广交会之外,也没有其他能汇报的事情了。

「周厂长吗?我是刘文洲,广交会第一批的展览订单已经谈完,咱们厂今年的外贸订单报表也出来了。

我刚从外贸部那边拿到报表,就著急忙慌的回到招待所给你们打电话通知好消息.」

电话另一边的刘文洲激动极了,好像碰到了人生四大喜一样,还是一次性碰上三喜。

之前走出办公室的招待所主任,看到刘文洲一脸激动的找他借电话,都被吓了一跳。

好像遇到什么大事一样,就连忙将电话借给刘文洲,然后本人离开办公室了。

周志强开口问道:「刘副厂长,现在就别卖关子了,咱们厂今年的成绩怎么样?一共有多少订单?」

「厂长,外贸部那边给我的订单报表上,一共是四千一百台,是四千一百台啊!」

刘文洲激动的舌头都有些打颤,不过在说出四千一百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很努力的说清楚了。

「四千一百台?好!好!很好!」

周志强闻言后也有些激动,不过他很快便将心情平复下来,他心里对第二年的数控工具机大卖,已经提前想到了。

性能不比阿美的数控工具机差,而且价格还更便宜许多。

第一年是因为来的人少,有一些对数控工具机有需求的工业发展国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没有。

不过在去年过后,他们华夏成为工业研发强国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不少。

现在能研发制造出数控工具机的国家,满打满算不超过五个,而华夏就是其中之一。

这还有谁敢嘲讽华夏是农业国?

虽然他们在工农结构上确实是农业大国,但工业实力在某些方面,已经完全跟上第一梯队了。

而且数控工具机这东西操作简单,只需要更改加工方式和加工程序,就能制造很多工业零部件。

能大大降低对高级工人的需求,让工业结构从『人为主、机械为辅』变成『人为辅,机械为主』的时代。

就算东南亚一些国家内的小工厂,只需要一台数控工具机,就完全能发展起来。

「四千一百台?志强同志,这是多少钱的外贸订单?」

李书记闻言后连忙问道,他知道去年第二工具机厂是创下了两千四百三十台外贸订单的好成绩,现在已经快出口完了。

让他们厂里赚了不少,属于是部里和中海院都挂名的那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