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郡守巡视 恩威並施(5k)(2 / 2)
木屑与碎裂的铁片四处纷飞,烟尘瀰漫。
“嘶——!”赵莽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首次露出骇然之色。
此等破甲威力已远超郡府制式强弩,这洪泽卫的军工水准—.—竟已至如斯地步!
周桐更是眼皮狂跳,心头飞速计算。
弩箭造价几何日常损耗几何
卫所財力.——恐深不可测。
校场中央,赵勇那枯槁身影踏前一步,沙哑低喝:“铁血战阵!起!”
轰—!
百名身披玄铁重甲、气息最为凶悍的亲卫瞬间结阵。
暗金色光罩骤然撑开,其上金刚符文流转不息,更有血色锋芒於光罩表面吞土不定。
一股混合了金刚不坏之防御与沙场凶煞之破灭气息的恐怖威势冲天而起!宛一头沉眠的凶兽,骤然甦醒!
“攻!”赵勇枯瘦如爪的手向前一挥。
“杀!”百人齐声怒吼,声浪滚滚。
重枪如毒龙出洞,整座暗金光罩裹挟著血色锋芒,狼狠撞向预设的十具包铁清钢人偶。
轰—!!!
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炸响。
气浪翻滚四溢,那十具足以抵挡链气巔峰攻击的精钢人偶,瞬间扭曲,继而崩裂。
碎片四射,地面被气浪刮去一层,显出龟裂痕跡。
静!
死一般的寂静落於校场之上。
柳明堂脸色微不可察地白了一分,袖中手指微微颤抖。
此阵凶威——若结阵人数再多些,恐怕足以硬撼筑基修士。
边军之中,何时有了此等可怕战阵
赵莽更是瞳孔骤缩,周身炼体九层的气血竟感到一丝压抑,难以自如运转。
他死死盯著那枯槁老者,心中骇浪滔天:这老傢伙——究竟是哪里来的区申!
卫司正堂,茶香裊裊,稍稍冲淡了方才校场带来的肃杀之气。
“洪泽卫上下,誓死效忠朝廷,戍守边陲,护佑黎庶。此心此志,天地可鑑!”
李铁柱声抱拳向天,忠勇之气勃发,令人心折。
“好!好!李指挥使忠勇无双!实乃朝廷栋樑,边关柱石!”柳明堂抚掌大突,言辞恳切。
心中那份忌惮在此等忠勇姿態前,不由稍减几分。
此等强军悍將,若能真正为朝廷所用,为郡守所用——
他笑容更盛,语气愈发和煦。
“將军放心,洪泽卫之功,郡守大人早已铭记於心。此番巡察,所见所闻,卯某定当如实稟报。必为將军,为洪泽卫全体將士,请功请赏!另——”
他话语微顿,声音压低些许,显得推心置腹。
“郡守体恤边军艰难,深知洪泽不易,已特允,洪泽县免税之期——再延两手!”
“谢郡守大人恩典!谢观察使!”李铁柱、三狗等人齐声谢恩,声震屋瓦。
“此乃朝廷恩典,郡守体恤。”
柳明堂正色道,隨即示意身后隨从恭敬捧上一卷礼单。
“此外,郡守另有赏赐,以嘉奖洪泽卫平魔安民之功!”
礼单缓缓展开:“《青元吐纳术》拓本一卷!(低阶通用链气法门)
“链气战技五本:《流风枪诀》、《厚土盾》、《燃木刀》、《寒冰指》、
《惊雷步》!”
“筑基心得(简略版)玉简一枚!”
“下品灵石千块!”
“中品灵石百块!”
赏赐不可谓不厚重。
尤其对於寻常边军势力而言,《青元吐纳术》虽通用,却也是正经链气法了,筑基心得更是珍贵无比,堪称笼络人心的至宝。
此乃明赏,亦是——安抚与拉拢!
“朝廷厚恩,郡守厚爱。洪泽卫——永世不忘!”李铁柱再次抱拳,声音激帚,情感饱满。
三狗小脸肃然,垂眸躬身。
《青元吐纳术》
比之父亲所得的《太阴链形法》,简直是萤火之於皓月!
“李校尉何在”柳明堂话锋一转,目光温和地扫视堂內,“听闻李校尉年少有为,乃平魔首功之人,英杰之名,柳某——早已神交已久。”
堂外廊下,李长山青衫磊落,缓步而入。
他目光平静如水,与柳明堂含笑的目光坦然相对。
“末將李长山,见过观察使大人。”声音清朗平和,不卑不亢。
嗡——!
就在两人目光交匯的剎那。
柳明堂只觉一股神意,如同初春微风般拂面而过,却於瞬息间穿透了他所有清心维持的从容,仿佛將他里外看了个通透。
一种赤身裸体立於冰天雪地般的寒意与骇然瞬间攫住他的心神。
此子——神意竟已通玄至此!绝非寻常修士!
“好!好一个少年英杰,果然名不虚传。”
柳明堂强压下心头悸动,笑容愈发灿烂热络,“李校尉如此风采,实乃朝廷之幸,边军之幸!幸甚!幸甚!”
李长山微微頷首,目光掠过那捲礼单,在《青元吐纳术》几个字上略作停留,隨即淡然移开。
那眼神,平静无波,深不见底。
却让柳明堂无端感到一丝——被居高临下俯视的寒意。
仿佛自己竭力拿出的这些赏赐,在对方眼中,不过寻常。
当夜,郡府仪仗宿於卫司精心准备的別院。
柳明堂独坐灯下,微微摇头。
“大人,这李家——”
周桐躬身低语,声音压得极低,“军备之强,远超预期!那李铁柱,分明是见神不坏之境!李长山,更是深不可测!还有那凶悍战阵、那枯槁凶人——若无人掣肘,任其发展,恐非郡府之福,有成尾大不掉之势啊!”
“尾大不掉”
柳明堂冷笑一声,放下玉简,“那又如何朝廷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能守住青嵐山、挡住煞魔的锋利战刀!只要这把刀,刀柄还牢牢握在朝廷手里,握在郡守手里——”
他目光转向窗外,望向卫司衙门方向,那里灯火通明。
“李铁柱忠勇,几十年前便是我朝廷边关战將,其心可鑑。那李长山——看以年少,却更懂分寸。今日他直至最后方才现身,便是表態。那《青元吐纳术》——他未必看得上眼。”
“那我们的奏报——”
“如实稟报!”
“洪泽卫,忠勇可用,军备精良,民生渐復。当重赏,以安其心,以励其志,方显朝廷与郡守恩德。”
他顿了顿,语气转深。
“至於其他——自有郡守大人,乃至朝廷袞袞诸公——去权衡掌控。”
卫司顶楼。
李长山独立窗前,夜空如墨,星河低垂。
腰间山河鼎温热依旧,鼎口清光流转,幽幽映照著案头那捲《青元吐纳术》
石本。
神识扫过其上字句。
“青元吐纳——导气归元,法门倒也算中正平和——可惜,失之锋锐,过於求稳了。”他低声自语,隨手將拓本拂落案角,不再多看一眼。
目光落在那枚记载筑基心得的玉简上。
神识微微一探,內中信息便瞭然於胸。
“——筑基者,凝液成丹,脱胎换骨——需灵力精纯,神识凝练——破境之过,引天地灵气灌体,冲关拓脉,凶险万分——有心魔劫扰——”
信息粗陋,泛泛而谈。
对於早已拥有更精深传承的李长山而言,无异於鸡肋,食之无味。
“朝廷的刀——既要足够锋利,能斩妖除魔,又不可过於锋利,伤了握刀之手。”
李长山望向郡府方向的沉沉夜空,眼中一抹紫金锋芒一闪而逝,“这些灵石——倒是实在之物。”
他袍袖轻轻一挥。
案上那千块下品灵石、百块中品灵石,顿时化作道道流光,如百川归海,尽数没入山河鼎口之中。
鼎身之上,那些金色纹路微微一亮,清辉较之前更盛了几分。
鼎內那方小天地中,在如此精纯灵气的滋养灌注下,似乎也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丝。
“刀柄”李长山微微摇头。
“我李氏——只做执刀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