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江奔流 > 第178章 太空的一小步,民族的一大步

第178章 太空的一小步,民族的一大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戈壁的黎明,是在一种近乎凝固的期待中到来的。当北京奥运的狂欢余韵尚未完全散去,当世界的目光还停留在中国展现的文明盛宴上时,西北航天城的每一个脉搏,都已被数百公里外那座发射塔架牢牢牵引。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5,4,3,2,1,点火!起飞!”

巨大的轰鸣声撕裂了戈壁的寂静,长征二号F遥七运载火箭尾部喷吐出炽烈的火焰,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如同一位挣脱了大地束缚的巨人,缓缓上升,随即加速,拖着耀眼的尾焰,义无反顾地刺向墨蓝色的天幕。

在基地飞行控制中心,以及在各个分系统监控室,所有人在火箭点火腾空的那一刹那,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林卫东紧握的双拳关节已然发白,目光死死锁定在代表飞船飞行轨迹和各项参数的大屏幕上。直到那一声声“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直至“太阳能帆板展开正常”的报告次第传来,最终,“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的确认声响起,控制中心里才爆发出第一阵压抑已久的、充满如释重负感的掌声和低呼。

“成功了!”

“入轨了!”

林卫东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衬衫已被汗水微微浸湿。这成功的第一步,为后续更关键的任务铺平了道路。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刘工,老人紧抿着嘴唇,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握着拐杖的手微微颤抖,但他坚持坐着,如同钉在了椅子上。

飞船在轨飞行数日,一切正常。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状态良好。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航天的人们,都在等待着那个预定在9月27日下午发生的、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的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27日下午,距离出舱活动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基地各关键岗位已然就位。气氛比发射时更加凝重。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活动中技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之一。舱外航天服的可靠性、气闸舱的操作、航天员在失重和极端环境下的适应与操作、天地协同的精准……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容有失。

林卫东所在的监控室,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他面前屏幕上,关乎舱外服材料性能的数据曲线平稳运行,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跳动的声音。刘工依旧坐在他身边,闭着眼睛,像是在养神,但那微微起伏的胸膛和不时轻叩拐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指令传来!

“神舟七号报告,舱外服气密性检查完成,各项指标正常!”

“开启轨道舱舱门!”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飞船轨道舱内的画面。航天员翟志刚在队友刘伯明的协助下,开始操作,准备开启那扇通往浩瀚太空的门户。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尝试开启舱门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阻力。地面控制大厅和各个监控室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卫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目光紧紧锁住相关系统的数据反馈。

“别慌,按预案操作。”地面指挥员冷静的声音通过天地通讯频道传去。

经过短暂的天地协同分析和航天员的冷静处置,故障被排除。

舱门,终于被缓缓打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