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禁军与“叛民”的对峙(下)(2 / 2)
接下来的时间,所有人都忙碌起来。禁军负责搭建临时的灶台,烧火煮药;百姓们则帮忙清洗药材、分装药汤;萧夭则指导大家如何搭配药材的比例,确保药效最佳。林风、阿恒、赵磊也没闲着,林风帮忙传递药材,阿恒闻着药材的气味,判断是否有变质,赵磊则负责将熬好的药汤送到附近的军营,给生病的将士们送去。
夕阳西下时,第一批药汤终于熬好了。淡褐色的药汤盛在陶碗里,散发着浓郁的药香。王大娘的丈夫李二,在两个将士的搀扶下,来到了临时灶台前——他已经喝了萧夭之前制作的简易解毒剂,拉肚子的症状减轻了不少,但还是有些虚弱。
萧夭给李二盛了一碗药汤,递到他手里:“趁热喝,这药汤能彻底清除你体内的腐毒,喝个两三天,就能完全康复了。”
李二接过药汤,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对着萧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小口喝了起来。药汤虽然有些苦,可他喝得很认真,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尝希望。
看着李二喝药的样子,萧夭心里突然有了很多感触。她想起在黑风林,雪灵狐被冤枉时的无助;想起在石洼村,村民们因冻疫和断粮陷入绝望;想起在驿站,青云观修士因门派偏见对她的敌意;再想起今天,百姓们因毒粮被迫成为“叛民”,与禁军对峙。
这些经历,让她渐渐明白,“善恶”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像今天的百姓们,他们拦劫军粮,看似是“叛乱”,可背后却是家人生病的无奈;像张都尉,他一开始对百姓强硬,看似是“恶”,可背后却是对军规的遵守和对职责的误解;甚至像李粮官,他虽然贪腐作恶,可萧夭也从副将口中得知,他家里有生病的母亲,需要大量的医药费——这不是为他辩解,而是让她明白,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只是有些隐情可以被理解,有些则不能被原谅。
“萧姑娘,在想什么呢?”林风走到萧夭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百姓们正围着灶台,有序地领取药汤,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
萧夭回过神,笑了笑:“我在想,之前我总觉得,正邪是黑白分明的,门派不同,立场就不同。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善恶,从来不是由身份或立场决定的。百姓们不是叛民,是被逼无奈;张都尉不是恶人,是一时糊涂;我们之前有门派偏见,也是被固有的观念束缚。”
林风点了点头,深有感触:“是啊,之前我总觉得青云观是正统,百里氏是旁门左道,可经过这一路的相处,我才明白,正统不是靠门派定义的,是靠行为定义的。像你这样,为了百姓,一次次出手相助,这才是真正的正统。”
“还有阿恒和赵磊。”萧夭看向不远处,阿恒正帮着一个老人吹凉药汤,赵磊则背着一个生病的小孩,准备送他回家,“他们一开始也对我有偏见,可现在却愿意为百姓做事,这就是善良的本质——只要放下偏见,每个人都能成为守护他人的力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雪地上点燃了火把,橘红色的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临时灶台前,药汤还在不停地熬着,袅袅的炊烟升向天空,与远处冰封山的轮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寒冷的邪祟之地,一边是温暖的人间烟火。
就在这时,阿恒突然指着远处的雪坡,语气兴奋:“萧姑娘,你们看!是干净的粮车!赵虎大人派来的粮车到了!”
所有人都朝着阿恒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雪坡后,出现了一队长长的粮车,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像一条希望的道路,朝着他们这边驶来。粮车周围,骑兵们护送着,铠甲在火把的光芒下泛着银色的光。
“粮车来了!我们有干净的粮了!”百姓们欢呼起来,激动地朝着粮车的方向跑去。张都尉也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对萧夭说:“萧姑娘,一切都好了!将士们有粮吃,百姓们也不用再担心了!”
萧夭看着越来越近的粮车,心里也充满了喜悦。她摸了摸怀里的雪灵狐毛,那缕泛着微光的白毛依旧暖着指尖,像是在为她高兴。她又摸了摸腰间的桃木剑,剑身上的“守正”二字在火把的光芒下,泛着淡淡的光。
她知道,“守正”不是守住固有的观念,不是守住门派的偏见,而是守住那颗愿意为无辜者着想的心,守住那份对正义的坚持。就像今天,她用玄门灵力的透视符和传声符,阻止了冲突,查明了真相;用现代毒医的银簪测试和解毒剂,证明了粮有毒,缓解了病情。这两种能力,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而是她辨明善恶、守护百姓的工具。
粮车终于到了眼前,骑兵们翻身下马,开始卸载粮食。饱满的麦粒从粮车里倒出来,泛着正常的黄色,没有霉斑,没有腐毒,只有淡淡的麦香。百姓们围在粮车周围,小心翼翼地捧着麦粒,像是捧着稀世珍宝,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王大娘抱着孩子,走到萧夭面前,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块烤得香喷喷的麦饼:“萧姑娘,这是我用家里仅剩的一点好麦种烤的饼,你尝尝。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萧夭接过麦饼,咬了一口,麦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温暖的味道。她看着王大娘脸上的笑容,看着周围百姓和禁军和谐相处的画面,看着林风、阿恒、赵磊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变得格外平静。
“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去冰封山了。”萧夭吃完麦饼,对林风、阿恒、赵磊说。冰封山的寒邪还在等着他们,那才是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
林风点了点头,看向萧夭:“萧姑娘,准备好了吗?冰封山的寒邪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可能会遇到危险。”
“准备好了。”萧夭翻身上马,目光坚定地看向冰封山的方向。虽然前路凶险,但她不再害怕——她有玄门圣女的灵力,有现代毒医的智慧,有青云观修士的陪伴,还有一颗懂得“善恶非绝对”的初心。
这颗初心,就像怀里的雪灵狐毛,像腰间的桃木剑,像眼前温暖的火光,永远泛着光。它会照亮她在冰封山的路,也会照亮她未来守护北疆的每一步路。
四匹马的蹄声再次响起,朝着冰封山的深处走去。火把的光芒渐渐远去,可那温暖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萧夭知道,这场因霉粮引发的对峙,不仅解决了百姓和将士的困境,更让她对“守护”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的守护,不是分清黑白,而是理解隐情,不是惩罚过错,而是化解矛盾,用一颗温暖的心,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