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713章 情报部门的突破:截获密电

第713章 情报部门的突破:截获密电(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盾牌”总部深处,被称为“静默神殿”的密码分析中心,永远弥漫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压抑氛围。这里是联盟情报网络的大脑,无数信息流在此汇聚、过滤、分析,试图从敌人精心编织的迷雾中,剥离出真相的碎片。空气中仿佛凝结着无数未破译的密电和未解之谜的重量,压得人喘不过气。

负责主导针对妥协派通讯破解的,是密码学界的传奇人物,阿兰·图灵博士的直系后裔——伊莎贝尔·图灵。一位年仅三十出头,却已头发花白,眼神因长期凝视数据流而显得有些涣散,但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的舞动却依旧精准如机器般的女性。她和她领导的“锁匠”小组,已经对着那套源自帝国早期技术、经过埃卢手下高手多重魔改的非对称量子加密系统,攻坚了数月之久。

进展微乎其微。那种加密方式就像一层不断自我增殖、变化形态的迷雾,每当他们以为找到了一丝规律,下一秒它就会彻底扭曲,将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挫败感和日益紧迫的时间,如同两条毒蛇,啃噬着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神经。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深夜。伊莎贝尔·图灵已经连续工作了四十个小时,眼前跳动的加密字符开始出现重影。她强迫自己离开终端,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小憩。半梦半醒间,她脑中闪过的不是密码公式,而是童年时祖父书房里,那台古老机械密码机转动时发出的、富有节奏的“咔嗒”声。

“节奏……规律隐藏在看似随机的噪声之下……”她猛地坐起,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随即骤然亮起!

她冲回控制台,不顾同事劝阻,将之前标记为“无意义噪声数据包”的、伴随主要加密信号同时出现的一些极微弱的背景辐射波动数据重新调取出来。这些数据因为过于微弱和杂乱,此前一直被当作通讯信道固有的干扰而被过滤忽略。

“如果我们假设……他们的加密核心,那个量子密钥生成器,并非完美无瑕呢?”伊莎贝尔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如果它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极其微弱、但具有特定模式的……‘熵增涟漪’?就像那台老式密码机的齿轮摩擦声!”

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的猜想。量子设备理论上应该是完美且不可预测的。但伊莎贝尔的直觉告诉她,埃卢手下的人,或许在将帝国技术与地球现有硬件整合时,无意中引入了一个微不足道、却足以致命的“瑕疵”!

“锁匠”小组立刻围绕这个新思路展开了疯狂的工作。他们调动了“伏羲”AI近乎全部的剩余算力,不再试图强攻加密算法本身,而是专注于分析那些被忽略的“噪声”。

过程如同大海捞针,而且是捞一根会自己移动、会伪装的针。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失败。有人开始怀疑伊莎贝尔是不是因为过度疲劳而产生了幻觉。

直到七十二小时后,一位负责数据预处理的技术员,在比对不同时间段捕获的“噪声”频谱时,发现了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以近似黄金分割比例为周期重复出现的能量衰减微峰!

这个发现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燃了一盏微弱的烛火!小组士气大振。他们沿着这个线索深入挖掘,结合对已知的、被部分破译的帝国早期通讯协议的反向推导,终于构建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基于“硬件瑕疵侧信道分析”的破解模型。

这个模型并非直接解密密文,而是通过分析加密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极其细微的物理特征,来反推其内部量子态的瞬时变化,从而一点点地剥离覆盖在真实信息之上的密钥层!

这是一个笨拙、缓慢,却切实可行的方法!就像通过倾听保险柜转盘转动时极其微弱的摩擦声,来推测其密码组合。

在“新黎明”行动预定发动时间前仅仅四十八小时,“锁匠”小组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第一段被成功解密的电文,是一段从埃卢的某个安全屋发往近地轨道某叛变防御平台指挥官的确认指令。内容简短,却如同惊雷:

“‘新黎明’已确认。h时:火星标准时间第3周期,帝国‘毁灭者’主炮充能峰值同步。首要目标:总部、盾牌、元初。通讯锁喉优先级最高。成功后即刻广播‘丰收’信号。——‘园丁’”

“园丁”是埃卢在内部通讯中的代号!“新黎明”!h时!总部、盾牌、元初!通讯锁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