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以一场胜利回应叛乱(1 / 2)
王也的现身如同一道温暖而强大的光,驱散了火星防线上的寒意与阴霾,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军心。然而,他深知,仅仅依靠个人威慑和治疗伤痛,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更无法彻底扑灭内部可能残存的、认为“抵抗只会带来更大损失”的失败主义余烬。帝国的攻势虽暂缓,但克拉肯伯爵和他的舰队依旧在虎视眈眈,联盟需要一场实实在在的、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证明自身的战斗力,宣告内乱影响的终结,并用敌人的鲜血与钢铁,为新的集权体制献上最有力的奠基礼。
因此,王也没有返回昆仑山,而是直接留在了火星前线指挥部。他没有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具体防务,而是召集了瓦西里耶夫元帅、李肃以及几位最富进攻精神和战术创造力的舰队指挥官,进行了一次绝密的战术推演。
在“伏羲”AI提供的海量数据和前线情报的支持下,王也的目光锁定了一支帝国舰队——代号“剃刀之翼”的快速突击分舰队。这支舰队是克拉肯伯爵手中的一把利刃,主要由高速轻巡洋舰和装备了新型干扰设备的电子战舰组成,在此前的攻势中异常活跃,多次利用速度和电子优势,穿插切割联盟防线,造成了大量损失和混乱。其指挥官以狡诈和残忍着称,是帝国此次“放血”战术的关键执行者。
更重要的是,根据多方情报分析和王也自身神念的隐约感知,这支舰队由于频繁执行高风险任务,其舰船损耗和人员疲劳度都已接近临界点,目前正撤至防线相对靠后的一个名为“风暴眼”的小行星带边缘区域进行休整和补给。“风暴眼”区域环境复杂,电磁干扰强烈,本是天然的隐蔽场所,但也意味着——一旦被抓住,援军难以快速抵达。
“打掉‘剃刀之翼’。”王也的声音在加密会议室中平静地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獠屡次犯境,屠戮我军民,当诛。此战,不仅要胜,还要全歼,以儆效尤。”
王也亲自参与了战术细节的制定,其思路清晰而致命,融合了经典的战术思想与修真手段的诡异莫测。
一支由老式驱逐舰和经过伪装、内部实则空舱的运输船组成的“后勤补给队”,将大张旗鼓地沿着一条靠近“风暴眼”区域的航线航行,其护航力量显得“恰到好处”的薄弱。这是故意喂到“剃刀之翼”嘴边的肥肉,赌的就是其指挥官贪婪且习惯于冒险的性格,以及其急需补给的现状。
由李肃亲自挑选的十名金丹期以上的元初门弟子,携带特制的“定空阵盘”和“扰灵幡”,提前利用小行星和复杂的电磁环境隐匿行踪,潜入“风暴眼”区域预设伏击点。他们的任务不是正面强攻,而是在敌人被诱饵吸引、进入伏击圈后,瞬间启动阵法,最大程度扰乱空间,瘫痪敌舰的短距离跃迁能力和部分电子系统,将其“钉”在原地,成为待宰的羔羊。
由联盟最新下水的三艘“长城级”战列舰为核心,辅以两个中队的精锐太空战机组成的快速打击群,在资深舰队指挥官赵罡少将的指挥下,早已在远离“风暴眼”但能通过短途跃迁快速抵达的预设阵地待命。一旦诱饵成功,铁砧发动,这支凝聚了联盟最新科技与怒火的力量,将如雷霆般砸下,给予被禁锢的敌人毁灭性打击。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对时机要求极高。王也坐镇中枢,以其超越雷达和传感器的神念,作为整个战场最敏锐的“眼睛”和最终时机的把握者。
战斗的进程几乎完全按照王也的剧本上演。
“剃刀之翼”的指挥官果然无法抗拒这支看似唾手可得的“补给队”的诱惑。在确认周围没有发现联盟主力舰队后,他指挥着麾下疲惫但依旧锋利的舰艇,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风暴眼”中猛扑而出。
就在他们即将进入最佳攻击位置,炮口已然亮起能量光芒,脸上露出狩猎般残忍笑容的时候——
“阵起!”
随着李肃一声低沉的法诀,十道无形的灵光从小行星的阴影中冲天而起,瞬间交织成一张覆盖数百万公里空域的巨网!空间仿佛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剧烈的涟漪。“剃刀之翼”舰队中的所有舰船,引擎喷射口的光芒骤然黯淡,舰身剧烈震动,警报声此起彼伏!
“怎么回事?!引擎出力下降70%!”
“导航系统失灵!我们被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