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设立“人类文明勋章”(2 / 2)
原则上,非战争时期,每十年授勋不超过三枚;战争时期,视贡献程度,但宁缺毋滥。其稀缺性本身,就是其价值的一部分。
对于已牺牲或逝世,但其贡献符合标准者,可予以追授,其直系后代或指定继承人可代领勋章,并享受相应的永久性荣誉待遇。
在勋章设立后的第一次授勋提名中,经过激烈而审慎的讨论,并最终获得王也批准的名单,成为了联盟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代表了在不同领域,为文明存续立下不朽功勋的典范:
王也道君:授勋理由:于文明危亡之际,以无上伟力屡次扭转战局,奠定修真文明与科技融合之基,肃清内乱,稳定人心,实为文明存续之最高守护神。此为特例,旨在确立勋章至高地位,并昭示王也之于文明的核心意义。
赵罡少将(追授):授勋理由:指挥“长城级”战列舰编队,于“风暴眼”伏击战中,沉着果决,一举全歼帝国“剃刀之翼”分舰队,极大提振军心士气,是以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回应内部投降论调的关键执行者,其战术指挥艺术成为典范。赵罡在后续一次帝国报复性袭击中,为掩护友舰撤退,与座舰同沉。
李悦博士团队(集体):授勋理由:在外星能量护盾逆向工程中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新一代联盟战舰,显着提升了舰队生存能力,为科技抗衡奠定了坚实基础,代表了联盟科研力量的最高成就。
“卡戎”三号要塞守备团(集体,追授大部):授勋理由:在孤立无援、装备劣势的情况下,面对帝国主力舰队猛攻及内部渗透,浴血奋战,寸土不让,以巨大牺牲坚守阵地直至王也来援,其英勇与忠诚体现了联盟军人最崇高的气节,是防线不倒的精神象征。
陈秀兰(平民):授勋理由:一位普通的火星农业穹顶管理员。在帝国突袭其所在穹顶,试图破坏粮食生产时,她以超凡的勇气和智慧,启动紧急防护程序,保住了核心作物种子库,并在后续救援到达前,组织幸存者自救,挽救了数以万计人未来的口粮。她代表了无数在平凡岗位上,以非凡勇气守护文明根基的普通人。
授勋仪式选在了昆仑山主峰之下,新落成的“人类文明英烈广场”上举行。这里背靠巍巍昆仑,面向浩瀚星空,寓意着文明扎根于厚土,志向在于星辰。
当日,天空澄澈,阳光普照。联盟所有高层、各界代表、以及通过直播观看的无数民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广场上肃穆无声,只有联盟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王也亲自为首批受勋者佩戴上了那枚沉甸甸的“人类文明勋章”。当冰凉的金属贴上胸膛,无论是生还的英雄,还是捧着父亲遗像的少年,眼中都闪烁着无比复杂而崇高的光芒——那是牺牲被铭记、价值被肯定的无上荣光。
王也并未发表长篇大论,他只是环视众人,声音平静却传遍四方:“此勋章,非为个人之荣耀,乃为文明之脊梁。望诸位,承此荣光,砥砺前行,护我人族,星火永存。”
仪式结束后,受勋者的事迹通过所有渠道,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宣传。他们的画像被悬挂在学校、工厂和军营,他们的故事被编入教材,他们的精神被奉为楷模。
“人类文明勋章”的设立,如同一座突然矗立起来的道德与价值高峰,清晰地指明了联盟所倡导和推崇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人们意识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除了贡献点,还有一种更为崇高的追求;除了个人与家庭的安危,还有一种更为宏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