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744章 “伏羲”AI的监管角色加强

第744章 “伏羲”AI的监管角色加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心理压力指标:通过其在通讯中的语言特征、消费记录、甚至医疗数据的匿名化分析,识别出可能因战争压力而走向极端的高风险个体。

这些个体不会被直接定罪,但会被标记为“需要关注”,其后续行为数据会受到更密集的扫描,相关信息会加密提交给对应层级的安全官员进行人工研判。

权限的扩张需要落地的支撑。一套深度融合了“伏羲”AI的监管网络,开始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覆盖了整个联盟社会。

联盟工程部队在元初门阵法师的配合下,对全球以及火星基地的数据中心、网络节点和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新的量子中继器和灵能感应符文被嵌入网络硬件,使得“伏羲”的数据吞吐量和处理实时性得到质的飞跃。尤其是在偏远的前哨站和新建的殖民点,确保与“伏羲”主机的稳定连接成为了基建的优先事项。

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伏羲”为联盟内每一位公民构建了一个动态更新的“匿名化行为画像”。这个画像不记录“张三说了什么”,而是记录“某个具有xx特征的用户群体,在特定时间段内,言论倾向出现了YY变化”。这种宏观层面的群体画像,是“社会稳定度模型”的重要数据来源。

对于低级别的网络异常,如小范围的谣言传播、低烈度的煽动言论,“伏羲”被授权执行预设的“巡天”协议:

自动调动宣传资源,发布权威信息或正面案例,对冲负面信息的影响。

对识别出的有害信息进行传播限流,并打上“经核查信息存疑”的标签。

向信息发布者发送警示信息,或通知其所在社区的网络管理员进行沟通教育。

只有当中高级别的威胁被识别,或“巡天”协议无效时,才会升级至人工安全部门介入。

如此深度的监管,必然触及敏感的伦理与隐私边界。联盟高层对此心知肚明。在推行这一政策的同时,一套旨在平衡安全与自由、并争取民众理解的话语体系也随之建立。

联盟公开承认“伏羲”监管的存在,并将其必要性归结于“战争状态下的非常措施”。官方宣传巧妙地运用了“玻璃鱼缸”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在一个透明的鱼缸中,接受着守护者的注视,以确保没有害群之鱼毒害整个水体。但同时强调,守护者关注的是鱼群的健康和水质,而非某条鱼的具体鳞片花纹。

联盟暗示,贡献点越高、信用记录良好的公民,其受到“伏羲”日常扫描的“分辨率”越低,被视为潜在威胁的可能性也越小。这无形中将遵守联盟秩序、积极贡献力量与获得更多“数字隐私空间”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正向激励。

《特别法案》中明确规定,“伏羲”的核心算法逻辑、数据标记标准需接受由军事委员会、议会代表和伦理学家组成的“数据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定期审查。任何基于“伏羲”预警而采取的实质性限制人身自由的行动,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人工复核和司法程序批准。这些规定,尽管在战时环境下执行尺度可能存疑,但至少在法律层面为监管权力设定了笼子。

宣传部门毫不避讳地引用“新黎明”叛乱造成的惨痛损失,反复强调“若非‘伏羲’提前截获关键信息,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将监管与生存直接挂钩的叙事,在经历了内部背叛创伤的民众中,产生了显着的效果。对再次发生叛乱的恐惧,压倒了对数字隐私的担忧。

在木星轨道附近的一个大型氦-3采集平台,“伏羲”监测到数名工程师在内部通讯中,频繁使用特定隐晦词汇讨论“系统维护周期”,并与一个已被标记的、源自小行星带黑市的加密信号源存在短暂联络。同时,该平台的能源调度日志出现了难以用生产需求解释的微小异常。“伏羲”将此情况标记为“中级威胁”,预警发送至平台安全主管和轨道防御司令部。

安全主管起初认为只是工程师们的专业讨论,未予重视。但“伏羲”随附的分析报告指出,该隐晦词汇组合在历史数据中,与三起已确认的工业破坏事件前的通讯模式高度吻合。轨道防御司令部随即下令秘密增派了一支稽查队。稽查队抵达后,果然在其中一名工程师的个人终端加密分区中,发现了计划在核心萃取塔制造故障的详细方案,其目的是造成平台瘫痪,影响舰队燃料供应。涉案人员被迅速控制。事后,平台安全主管被追责,而“伏羲”的预警系统得到了军事委员会的通报表扬。

这次成功的预防性行动,被有选择地披露后,极大地强化了民众和官员对“伏羲”监管必要性的认同。“它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哨兵,能看见我们凡人看不见的阴影。”一位联盟官员在内部会议上如此评价。

“伏羲”AI监管角色的空前加强,是地球联盟在生存压力下做出的一个冷酷而现实的抉择。它意味着,为了文明的整体存续,个体让渡部分隐私与自由,接受一个更高维度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凝视”,已成为被制度化和广泛接受的代价。

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升社会稳定性、预防内部颠覆方面展现出巨大威力,如同为文明机体安装了一套高度敏感的免疫系统。但与此同时,这套系统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权力过于集中、算法可能存在的偏见、以及一旦被滥用或将导致的万马齐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