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评议的间隙与暗处的刀锋(1 / 2)
答辩结束后的四十八小时,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管委会的闭门评议没有传出任何风声,赫尔辛基的天空依旧阴沉,压抑的气氛笼罩着临湖小屋。
团队试图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部署前的最后准备,但不确定性像浓雾一样弥漫,让人难以完全集中精神。伊莎贝尔带领团队反复检查着硬件清单和部署流程,确保万无一失。埃罗则不断通过他的渠道打探消息,但回报总是“仍在激烈讨论中”。
林微光深知,苏氏最后时刻那番关于“技术主权”的阴险指控,必然在评委中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那些对地缘政治较为敏感的委员心中种下了疑虑的种子。技术上的优势,未必能完全抵消这种非技术层面的担忧。
就在等待结果的第二天下午,周景明的紧急通讯接了进来,他的全息投影在小屋客厅中显现,脸色比窗外的天气更加阴沉。
“林小姐,我们监测到苏氏正在调动资源,准备启动备用方案。”周景明语速很快,“他们通过其在欧盟的游说团体,正在接触芬兰国家技术安全审查局(tUKES)的几名官员,试图以‘潜在未知风险’为由,对我们即将进行的设备进口和部署发起一项‘特别安全审查’。一旦启动,流程可能长达数周甚至数月。”
屋内瞬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设备被卡在海关,或者部署被无限期推迟,那么即使赢得了答辩,也毫无意义。苏氏这是要在行政层面,直接将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动作好快!”埃罗脸色发白,“tUKES那边我有熟人,但恐怕难以影响这种级别的决策。”
“不能坐以待毙。”林微光眼神冰冷,立刻做出决断,“埃罗,请你动用所有可能的人脉,尽量了解tUKES内部的动向,拖延他们正式启动审查的时间,哪怕只有几天也好。”
她转向周景明:“周先生,我们需要更确凿的证据,证明苏氏是在滥用审查程序进行恶意竞争。能否找到他们与游说团体接触、意图影响tUKES的直接证据?”
“已经在尝试,但对方很谨慎,需要时间。”周景明回答。
“另外,”林微光沉吟片刻,“将我们‘数据信托联盟’的框架协议,以及我们承诺所有数据存储在欧盟境内、并由独立委员会监管的具结书,提前主动提交给tUKES和管委会。我们要用透明和合规,来对抗他们的模糊指控。”
这是一步险棋,主动将核心商业协议提交给审查机构,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但也是目前最能体现诚意和打破“黑箱”指控的方式。
指令迅速下达,团队再次高速运转起来。埃罗开始不停地打电话,周景明的网络在数字深渊中搜寻着线索,顾知行(远程)则紧急准备需要提交的法律和商业文件。
就在这边应对行政绞杀的同时,沈啸的通讯请求出乎意料地接了进来。
他的虚拟影像出现在客厅,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仿佛外界的纷扰与他无关。
「评议结果,预计明早公布。」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通告。
「鉴于外部干扰因素,及确保‘基石’测试顺利进行,现启动预备方案:提前进行单节点极端环境适应性验证。」
“提前验证?”林微光心中一凛,“如何验证?”
「目标节点:社区活动中心屋顶节点。验证内容:在现有严寒基础上,模拟遭遇强电磁干扰及人为物理遮挡情况下,节点核心功能稳定性与数据上传连续性。验证窗口:今夜开始,持续十二小时。」沈啸的语气不容置疑,「数据将同步至评估中心。这是机会,也是考验。」
机会在于,如果能在管委会结果公布前,用实实在在的野外运行数据证明其技术的极端韧性,无疑能增加胜算,甚至可能影响评议。考验在于,在对手虎视眈眈、且可能动用行政手段的关头,进行如此高风险的公开测试,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枪口下。
“我们接受。”林微光没有犹豫。沈啸提供了一条破局的路径,再危险也必须抓住。
「验证序列及监控接口已发送。祝顺利。」沈啸结束通讯,干脆利落。
团队立刻调整重心。伊莎贝尔带领技术小组,远程连接已在活动中心屋顶完成部分预安装的节点设备,加载沈啸提供的验证序列,并加强远程监控。周景明则调动资源,加强对活动中心周边的物理和电子监控,防范苏氏可能进行的实地破坏或干扰加强。
夜幕降临,赫尔辛基的气温进一步下降。社区活动中心屋顶的节点,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悄然启动了极端环境验证程序。
模拟的强电磁干扰(强度高于以往)如同狂暴的电子风暴,瞬间席卷了节点。同时,模拟的“物理遮挡”(通过参数设置模拟大型金属物体靠近)也周期性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