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越红楼,我是天可汗 > 第171章 新政砥柱

第171章 新政砥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科举舞弊案的鲜血尚未被秋风彻底吹散,菜市口的血腥气却仿佛凝成了一道无形的界碑。朝堂之上,风气为之一肃。

往日那些倚仗门荫而高谈阔论却于实务一窍不通的官员,如今行走宫闱间,也不自觉地收敛了姿态,眼神中多了几分谨慎,甚至惶恐。

赵钰要的便是这个效果。他深知,破而后立,不破不立。用几颗人头和一场流放,彻底砸烂了旧有科举利益集团的铁幕,为他新政的推行,扫清了最顽固的意识形态障碍。

明德殿,朝议。

赵钰端坐御座,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新补入的二十八名寒门贡士身上。他们穿着崭新略显宽大的官袍,站在队列末尾,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与不安,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激动与坚毅。

“李璟。”赵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身着翰林院典籍从七品官袍的李璟,虽面色仍有些苍白,喉部裹着细布,但步伐沉稳地出列,深深一揖。他无法高声回应,只能用行动表示恭敬。

“你伤势未愈,便急着入翰林院观政,这份心,朕知道了。”赵钰语气平和,

“朕让你整理前朝关于漕运改革的旧档,可有心得?”

李璟再次躬身,从袖中取出一份用工整小楷写就的条陈,由内侍接过,呈递御前。

赵钰翻开,只见条陈上不仅梳理了历代漕运利弊,更针对当前漕运冗员、耗损巨大、扰民甚重之弊,提出了“分段运输”、“官督商运”、“改良漕船”数条具体建议,虽略显稚嫩,却切中时弊,可见是用了心的。

“很好。”赵钰合上条陈,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不尚空谈,直指实务,这便是朕需要的人才!”他看向其他新科寒门官员,

“尔等皆当以李璟为榜样!翰林院不是养清谈客的地方,是储才之所!朕要你们观政、学习、建言,将来放出去,是要为朕牧民一方,解决实际问题的!”

“臣等谨遵殿下教诲!”新晋官员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干劲。他们深知,自己的前程已与太子殿下的新政牢牢绑定。

赵钰又看向林如海等老臣:“林爱卿,科举新制,即日起颁行天下。着礼部、国子监即刻组织人手,编纂新版实务策问纲要,发至各州府县学。明年春闱,便依新制而行!”

“臣,领旨!”林如海躬身应命。经过此番风波,他已明白太子改革决心之坚,不再多言,只思如何将事情办好。

**退朝后,东宫书房。**

赵钰召见了刚刚从东瀛都护府卸任,风尘仆仆赶回京师的周勃。

周勃黑瘦了许多,但眼神锐利如鹰,周身带着来自战场和海外疆土的杀伐与海风混杂的气息。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周勃,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

“平身,看座。”赵钰亲自扶起他,打量一番,笑道,“好!跨海东征,灭国擒王,为我大周开疆拓土,周将军辛苦了!东瀛之事,办得漂亮!”

“全赖殿下运筹帷幄,将士用命,末将不敢居功!”周勃恭敬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