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好战的李氏族人(1 / 2)
苏定方有的时候很想和族人们说,仗不是这样打的。
几千年来,除了喜欢砍人的白起,所有的将帅干仗,都不会上来就硬碰硬的直接开干的。
打仗嘛,比的就是谁更能苟。
互相骚扰,切断敌人的粮道,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包围住敌人,等待敌人慢慢的衰弱,然后寻找突破点,从敌人的薄弱之处攻击。
这个时候敌人很容易就溃败,然后就围三阙一,让敌人逃跑,免得敌人明知必死,奋死反抗。
放敌人逃跑,然后就从背后掩杀,往往这个时候敌人只顾着逃跑,很难组织起来大规模,有效的反击。
这样打仗,就很棒。
战争从一开始双方互相骚扰,试探,从敌人每天起灶的数量,敌人吃多少,就能判断出敌人的实力。
如果是势均力敌,这个时候才会找个地方干一仗。
总之就是一句话:战场上比的就是谁更能苟,谁犯的错误少。
同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懿宁愿穿诸葛亮送的女装,也不直接干仗的原因。
因为苟道顶级大师司马懿知道,只要自己继续苟起来,最后的胜利就属于自己。
几千年来只有白起,李靖少数几个人,才喜欢和敌人直接莽。
苏定方转念一想:我了个去,白起的后人现在是陇西李氏的禁军,李靖又是陇西李氏下三房第五房旁枝,跟着三房禁军白姓上代大家长学兵法战策来的。
所以说来说去,几千年来喜欢一上战场就直接和敌人莽的将帅,全他妈的是和陇西李氏有关?
苏定方其实非常的讨厌骑兵,他在虎牢关下被李二率领的四千玄甲军气到了。
在诸葛亮发明铁蒺藜之前的很长时间,步兵几乎对速度快的骑兵没有任何办法。
对的,骑兵其实非常的讨厌,就速度快这一点,就非常的讨厌。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百战悍卒,正在愉快的左砍一个敌人,右捅一个敌人,后踢腿再踢飞一个敌人,杀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敌人的骑兵来了……
坐在马上三四米高的骑兵,尤其是人马俱甲的重骑兵,眨眼之间就到了你跟前,人家根本就不用砍杀,光战马就能撞飞三四层步兵。
就算是你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百战老兵,没有长枪的话,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够着人家,自己不是被捅,就是脑袋上挨了一锤子,这谁受得了?
好,就算是你组成了严密的军阵,然而骑兵,就算是重骑兵,也从来不会直接冲击军阵。
没有任何一个将领会命令骑兵直接冲阵的,这一点胡汉都一样。
骑兵只会绕着军阵放箭,口吐芬芳,时不时的敲你的头盔一下,努力的寻找军阵的薄弱点。
你想象一下,步兵穿着沉重的铠甲,拿着沉重的兵器,在大太阳底下站几个小时,又累又饿又渴,军阵外的骑兵不但扬起漫天的尘土,还夹杂着含妈量极高的问候,头顶上时不时的就会有箭矢落下来。
如果步兵军阵往前,想找骑兵接战,骑兵调转马头就走,边走还边放箭,这就是草原民族都拿手的“放风筝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