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擎旌授衔:上将旌旗耀日月(2 / 2)
"但是,"林文澜话锋一转,"华北情况复杂,不仅要面对日军,还要应对八路军。需要一位能够统筹全局的指挥官。"
"你觉得谁合适?"
"学生不敢妄议。"
蒋介石站起身,在地图前踱步:"第十战区马上就要成立,负责河北、山东方向的作战。这个担子,你敢不敢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林文澜心中还是一震。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这个职位意味着他将指挥二十万大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学生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委座重托。"
"好!"蒋介石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先把第11集团军整编完成。四个美械师,我要看到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是!"
下午,林文澜在军委会议室召开了就任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与会的除了第11集团军的主要将领外,还有军政部的相关官员。
"诸位,"林文澜开门见山,"委座已经批准了我部的整编方案。即日起,第11集团军开始全面换装。"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他示意参谋展开整编方案图:"整编后的第11集团军,下辖四个美械师,每个师满编一万五千人。首批装备将在月底前运抵昆明。"
会场上响起一阵压抑的兴奋声。美械整编师,这是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编制。
"但是,"林文澜提高声调,"我要的不仅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更是一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铁军。各师主官必须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要形成战斗力。"
"总座,"第1师师长陈刚起身,"部队现在严重缺编,恐怕..."
"兵员问题已经解决。"林文澜打断他,"军政部将从其他战区抽调八个团的基干兵力补充给我们。另外,允许我们在云南就地征召新兵。"
这个决定引起了一阵骚动。从其他战区抽调部队,这势必会引起不小的反弹。
"总座,"周志宏低声说,"这样做会不会树敌太多?"
"顾不了那么多了。"林文澜斩钉截铁,"抗战大局为重。如果有人不服,让他们来找我。"
接下来的会议讨论了具体的整编细节。从武器装备的配发到训练计划的制定,从后勤补给的建设到军官的选拔培训,林文澜事无巨细地参与讨论。
"美军顾问团将派出教官组,协助我们进行训练。"林文澜最后总结,"但是,我们要有自己的训练特色。缅北战役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军的战术。"
会议持续到晚上八点。散会后,林文澜独自留在会议室,对着地图沉思。
"总座,该用晚饭了。"副官轻声提醒。
林文澜恍若未闻,手中的红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华北。
"通知各部队主官,明天一早飞回昆明。整编工作必须立即开始。"
"是!"
当晚,林文澜官邸的电话响个不停。各方人物的祝贺、试探、请托接踵而至。他让副官一律挡驾,只接了一个从昆明打来的电话。
"总座,"电话那头是留守昆明的王承业,"各部已经做好接收新装备的准备。不过..."
"不过什么?"
"其他战区对我们抽调部队的事情反应很激烈。特别是第九战区,已经向军政部提出抗议。"
"不必理会。"林文澜冷冷道,"按计划进行。"
挂断电话,他走到窗前。重庆的夜景璀璨夺目,但他的心已经飞回了昆明,飞到了即将整编的部队中间。
特级上将的荣耀固然耀眼,但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二十万大军的命运,抗战大局的重担,此刻都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拿起电话,要通了昆明的指挥部:
"我是林文澜。传令各部,即日起进入一级战备。整编期间,训练照常,防务照常。告诉弟兄们,更大的仗,还在后面。"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