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兵临城下:北平围城(1 / 2)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日,北平西郊。
第十战区的前沿观察所设在香山的一座寺庙内,从这里可以俯瞰整座北平城。林文澜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墙上的布防情况。与预想中不同,城墙上几乎看不到日军士兵,只有稀稀拉拉的伪军在巡逻。
"总座,情况已经查明。"周志宏低声报告,"日军主力全部收缩到内城,外城和各城门都由伪军驻守。据投降的伪军说,日军给他们下达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命令。"
林文澜放下望远镜,冷笑道:"日本人自己躲在城里,却让伪军来当炮灰。"
"还有一个情况。"周志宏继续报告,"今天早上又有两个伪军团主动请降,现在城外已经聚集了将近三万名愿意投降的伪军。他们都要求加入我军,参加光复北平的战斗。"
林文澜沉思片刻:"命令部队继续围城,但不主动进攻。所有投降伪军一律就地看管,不得收编。立即向重庆发电,请示处置方案。"
"总座,为什么不趁势收编这些伪军?"孙立人不解地问,"我们现在正需要兵力。"
林文澜摇头:"这些伪军成分复杂,很多人是墙头草。贸然收编,恐生变故。再说..."他顿了顿,"这些人曾经为虎作伥,必须经过审查才能决定如何处理。"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严格执行围而不打的策略。第十战区的官兵们在北平城外构筑了坚固的包围圈,但始终没有发起进攻。
这天下午,林文澜亲自巡视包围圈。在德胜门外,他看到了被看管的大批伪军。这些伪军士兵蹲坐在地上,脸上带着惶恐和期待。
"长官!让我们戴罪立功吧!"一个伪军军官突然站起来喊道,"我们熟悉城里的布防,可以带路!"
看守的士兵立即举枪呵斥:"蹲下!"
林文澜走过去,平静地看着那个伪军军官:"你叫什么名字?在伪军任何职?"
"报告长官!卑职赵德柱,原伪华北治安军第3师参谋长!"
"为什么现在才想起反正?"
赵德柱低下头:"以前...以前是糊涂。现在眼看日本人要完了,想为国立功,赎清罪过。"
林文澜环视在场的伪军士兵,提高声音:"你们想要戴罪立功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曾经背叛国家,帮助日寇欺压同胞。这件事,必须等重庆方面的指示。"
伪军们面面相觑,有人露出失望的表情,也有人羞愧地低下头。
巡视完包围圈,林文澜回到指挥部。史迪威将军正在那里等候。
"林将军,我刚刚收到华盛顿的指示。"史迪威说,"美国政府希望你们尽快光复北平,这将对整个太平洋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林文澜请史迪威坐下:"将军,我也希望早日光复北平。但是您看——"他指着地图,"北平是千年古都,城内有无数的文物古迹,更有上百万平民。如果强攻,造成的破坏将不可估量。"
史迪威皱眉:"但是时间不等人。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投降,但如果他们在北平等地还有立足点,可能会拖延投降时间。"
"我明白。"林文澜点头,"但是正因如此,我们更要谨慎。日军现在收缩在城内,实际上已经是瓮中之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围困迫使他们投降。"
五月十二日,重庆的回电终于到了。蒋介石在电报中明确指示:所有投降伪军一律就地看管,待光复后进行统一整编审查。同时要求第十战区"暂缓攻城,以待时局变化"。
"总座,委座的意思是不是要我们等日本投降?"周志宏问道。
林文澜仔细揣摩着电报的措辞:"看来重庆方面已经得到更高级的情报。传令各部队,继续围城,同时加强政治攻势。"
新的命令下达后,第十战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宣传队在城外架起大喇叭,日夜不停地向城内喊话:
"日军士兵们!德国已经投降,日本孤立无援!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伪军弟兄们!不要再为日本人卖命了!反正投诚才是出路!"
"北平市民们!再坚持一下!胜利就要到来!"
这些宣传产生了明显效果。五月十五日,驻守朝阳门的一个伪军营长杀死日军监军,打开城门投降。
"总座,朝阳门已经控制在我们手中,要不要趁机攻城?"前线指挥官请示。
林文澜摇头:"不要轻举妄动。命令部队守住朝阳门,但不准深入城内。"
这个决定在指挥部内引起了争议。黄伯韬直言不讳:"总座,机不可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