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 > 第152章

第152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辽东视角下,此次伐燕虽以失利收场,却在撤军途中给扶余与**两国亲身示范了何为背刺盟友的兵法奥义,更趁机吞并数万骁勇善战的辽西精锐。对公孙瓒而言,这场败仗反倒成了名利双收的好买卖——既扩充了数万精兵,又重创了扶余与**的国本。

按常理推断,元气大伤的扶余与**本该谨小慎微,对辽东惟命是从才是。奈何现实总爱扇人耳光——当两国**得知远征军全军覆没竟无一生还,当即遣使直抵平襄城,要向这位讨个说法,索赔阵亡将士抚恤金五万九千两。

两国使臣趾高气扬的做派,气得公孙度险些背过气去。虽说伐燕损兵折将,可辽东铁骑收拾这两个附庸国仍是绰绰有余。暴脾气的公孙度懒得废话,直接拿使臣祭了军旗,亲率十五万大军挥师北上——他誓要把两国国君塞进囚车,让辽东各族瞪大眼睛看明白,谁才是这片黑土地的**子。

(带着十五万雄师出征的公孙瓒,原以为收拾两个小弟不过探囊取物。谁知接踵而至的东北大混战,直教这位辽东霸主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眶来。那些蛮夷将士在沙场上的凶悍表现,简直闪瞎了辽东全军将士的眼睛......

两**军队展现出非凡的勇猛与胆识,不仅掌握了中原兵法的精髓,更在排兵布阵上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们对辽东军的动向洞若观火,凭借临时集结的十二万联军,竟与十五万辽东精锐打得难分高下。

战事陷入胶着时,公孙度内心懊悔不已——早该采纳幕僚的建议,休养生息、振兴民生,通过海外贸易积蓄力量,锻造更精良的兵器铠甲。

此刻他陷入两难境地:

其一,若不能彻底征服**与扶余,辽东统治权威将面临崩塌;

其二,辽东世家大族见战事失利,已暗中联络燕国官员,显露出投奔燕王的意向。

高显战场上,两军厮杀惨烈,尸骸堆积如山。初期联军凭借对辽东布防的透彻了解,一度压得守军节节败退,兵锋直指平襄城。

但公孙度毕竟雄踞辽东十余载,麾下士卒素质更胜一筹。凭借精良装备与训练优势,辽东军逐渐扭转颓势,反制联军攻势。

历经数月鏖战,辽东军终以综合实力碾压联军,再度迫使两国臣服。

这场胜利代价惨重:

既延误了原定的休整计划,又耗尽积攒的军备物资,使得辽东军力大幅衰退。

公孙度正欲休养生息,恢复民生商贸,不料燕军突袭渤海湾,屡次骚扰沿海城镇。

燕国公然发布讨伐檄文,传遍大汉疆土,公孙度案头亦见此文。

燕军频繁调动,令公孙度及幕僚顿感战事迫近。

永汉元年八月,辽东平襄城内,太守府中众臣齐聚,共商抵御燕国二十五万大军之策。

公孙度将檄文递给首席谋士:“诸位且观,此乃燕国战书。”

柳毅接过细阅,随即传阅众人。

待檄文传遍,堂上文武议论纷纷。

长史王烈上前谏言:“数月前,主公联合四十万大军趁燕王南下伐董,仍未能攻克燕都,反遭幽燕铁骑击溃。如今燕国吞并并州,收复辽西,坐拥十七郡,百姓逾五百万,兵锋之盛,天下莫敌。

而主公数月来征战**、扶余,虽再平叛乱,却错失扩军备械之机。以辽东现有兵力,实难抗衡燕军。

臣请遣使携重金往燕王帐前议和,或可免此兵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