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抗战:兵王的批量制造 > 第376章 无烟火药成了

第376章 无烟火药成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云龙得了方东明和吕志行的首肯,心头的巨石落地,走起路来都感觉脚下生风。

赵刚和吕志行的工作也进展得异常顺利,杨秀芹那边本就对李云龙心怀敬佩,加上组织出面,这桩婚事便算是板上钉钉了。

消息传出,整个晋西北支队都洋溢着一股喜庆的气氛,连紧张的训练和建设都仿佛轻快了几分。

然而,方东明并没有完全沉浸在喜悦中。

他深知,温馨的婚礼是战火中的慰藉,但强大的实力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他的重心,依旧牢牢钉在磐石谷那台刚刚开始轰鸣的机器和那充满危险与希望的无烟火药研制上。

隔天一早,他就来到了磐石谷的兵工厂。

“特种火药研制小组”在“火药李”的带领下,几乎是以一种搏命的姿态投入了工作。

方东明划拨给他们的试验工棚,设在距离主要车间和仓库最远的峡谷角落,背靠陡峭的崖壁,前方是一片相对开阔的碎石地,最大限度降低了意外爆炸可能造成的损失。

制备稀硫酸是第一道难关。

绿矾煅烧产生的三氧化硫气体刺鼻呛人,即使蒙着湿布,参与操作的工匠和学徒们也常常被呛得眼泪直流,咳嗽不止。

收集到的硫酸溶液浑浊不堪,带有大量杂质。

“支队长,这酸……太脏了,怕是会影响硝化反应。”年轻的学徒张满囤看着陶缸里的液体,有些气馁。

方东明仔细观察后,指示道:“尝试用多层细布过滤,或者想办法搞点活性炭来吸附杂质。

实在不行,我们就用这粗酸,但必须在后续的反应中,把杂质的影响考虑进去,调整配比和工艺!”

随后硝酸的制备更是险象环生。

使用土硝(硝酸钾)与宝贵的浓硫酸反应时,虽然采用了水浴加热,但一次因为温度计读数偏差,反应过于剧烈,混合液瞬间沸腾,险些冲破容器。

幸亏“火药李”经验丰富,眼疾手快用湿麻布盖住罐口并迅速撤离,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此事之后,方东明严令,所有涉及加热的危险操作,必须双人以上在场,并准备了充足的沙土和湿棉被作为应急措施。

获取合格的硝化原料同样步履维艰。

精制棉絮稀缺,他们尝试了旧棉布、麻、甚至捣碎蒸煮过的树皮。每一次改变原料,都意味着整个硝化工艺参数需要重新摸索。

失败是家常便饭,得到的往往是燃烧不充分、残渣过多或者极不稳定的硝化产物。

方东明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来到试验工棚。

他不直接插手具体操作,而是与“火药李”和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失败原因,探讨改进方案。

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思路,更是一种沉稳如山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告诉我们哪条路走不通,我们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方东明拿起一块燃烧后留下大量黑色残渣的硝化棉样品,仔细看了看,“看来这批旧棉布里的杂质太多了,预处理还是不到位。试试用更稀的碱水多煮几遍,尽量去除油脂和杂质。”

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小组的士气始终高昂。

张满囤和另一个学徒王铮,凭借着认字的优势,开始尝试用简陋的符号记录每一次试验的原料、配比、温度、时间和结果,虽然粗糙,却是在向科学实验迈出的重要一步。

………

与此同时,就在磐石谷内进行着无声科技攻坚的同时,李云龙和杨秀芹的婚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按照当时的条件,婚礼极其简朴。

新房就是李云龙在新一团驻地的那间土坯房,稍微打扫了一下,贴上了吕志行亲笔写的大红“囍”字。

酒席更是没有,只是支队部拿出了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白面,让炊事班蒸了些馒头,又煮了一大锅加了肉罐头的杂烩菜,算是招待前来道贺的战友和乡亲。

李云龙这辈子指挥过无数次冲锋,面对过无数强敌,从未怯场,可在这自己的婚礼上,却显得手足无措。

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胸前别扭地戴着一朵吕志行不知从哪弄来的红纸花,看着同样穿着干净旧衣、辫子梳得油光水滑、脸颊绯红的杨秀芹,只会咧着嘴傻笑,平日里那滔滔不绝的粗话一句也憋不出来了。

赵刚作为主婚人,看着李云龙那窘迫的样子,忍着笑,用他那清朗的声音说道:

“同志们,乡亲们!今天,是我们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同志,和赵家峪妇救会主任杨秀芹同志的大喜日子!

他们是革命的伴侣,将在未来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战斗!让我们祝福他们!”

人都来了,纷纷起哄让李云龙“表示表示”。

李云龙憋了半天,脸涨得通红,终于憋出一句:“我李云龙……是个粗人!不会说漂亮话!以后……以后我一定对秀芹好!打鬼子……更狠!”

这独特的“誓言”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杨秀芹倒是落落大方,她看着身边这个紧张得像个小伙子似的男人,眼中满是柔情和坚定:

“李团长是打鬼子的英雄,俺……俺以后一定照顾好他的生活,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方东明和吕志行作为支队领导,也出席了这简单的仪式。

方东明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他悄悄对吕志行说:“看到没,这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意义之一。让我们的战士,也能拥有普通人的幸福。”

吕志行深有同感:“是啊,这婚事办得好,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婚礼结束后,李云龙仿佛一下子成熟了不少。

虽然训练场上依旧骂骂咧咧,但眉宇间的戾气似乎柔和了些,偶尔还会看着手腕上秀芹偷偷给他编的红绳手链傻笑。

赵刚打趣他:“老李,这成了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啊。”李云龙这次没反驳,只是嘿嘿一笑。

………

如此,时间便又过去了一个月,婚礼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磐石谷终于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失败和改进,“特种火药研制小组”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他们利用反复提纯后的土法硫酸和硝酸,对经过精心碱煮、漂洗、干燥的旧棉布纤维素进行硝化,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得到了一批性状相对稳定的硝化纤维素。

随后,他们又用根据地土法蒸馏得到的高度白酒(替代难以获取的酒精)进行初步的胶化处理,虽然没有乙醚无法达到最佳胶化效果,但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一种压制、切条、再缓慢晾干的工艺。

当方东明再次赶到试验工棚时,“火药李”双手微微颤抖着,将几根略显粗糙、颜色也不甚均匀的淡黄色火药条捧到他面前。

“支队长……您……您看!这是我们最新一批做出来的!用复装好的子弹试过了……能……能打响!烟很小,比黑火药小太多了!就是……就是劲儿好像还有点不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