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如晦传 > 第80章 登闻鼓破九重天

第80章 登闻鼓破九重天(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子时三刻的梆子声在巷陌间悠远回荡,京郊别院的烛火却亮如白昼,将窗棂投下的阴影切割得棱角分明。

案几上,北狄国书摊开的页面泛着陈旧的黄,朱红印鉴与梅花主印并排相叠,在摇曳的烛光下晕开暗红的氤氲,宛若凝固的血泪交融,触目惊心。

萧珣斜倚在湘竹榻上,肩头的镖伤已重新敷上青黛色药膏,泛着淡淡的草药清香。玄色中衣的领口微敞,心口处那枚淡金色的玄鸟图腾赫然显露——线条流畅的图腾在光线下隐隐流转,彻底褪去了他往日里病弱苍白的伪装,只余下一双深眸,锐利得如同寒刃出鞘,沉凝地锁着案前的身影。

“丞相在坊间散播那些谣言,绝非无的放矢。”

他忽然低咳几声,苍白的指节抵在唇畔,咳声压抑却牵动了伤口,眉峰微蹙间,袖口上绣着的暗纹竟似有风拂过般轻轻颤动,

“他就是要逼我们乱了阵脚,仓促入宫自证。”

沈如晦正俯身整理案上的证据,闻言后直起身,指尖捻起一枚铜质令牌。令牌边缘刻着细密的梅枝纹路,触手冰凉,正是阿梨临终前拼尽最后力气塞入她袖中的暗桩信物。她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眼底寒意渐浓。

“登闻鼓一响,便是与整个外戚势力撕破脸皮,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萧珣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对局势的清醒认知,

“朝堂之上,丞相党羽遍布,我们胜算几何,尚未可知。”

“王爷可还记得冷宫西墙那尊獬豸兽首?”

沈如晦抬眸看向他,眼尾掠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语气笃定得不容置疑。

萧珣微怔,顺着她的话回想片刻,眸色微动:

“你是说当年镇守冷宫的那尊石兽?”

“正是。”

沈如晦点头,指尖划过令牌上的梅枝,

“幼时我被抛弃在冷宫中,因思念母亲时常哭闹,宫人看管松懈时,我便会攀着那獬豸的犄角,偷偷窥探宫外的景象。”

“有一次,我等到深夜,竟看见丞相的心腹鬼鬼祟祟地潜入坤宁宫偏殿,全程避过了所有巡逻的侍卫。”

她顿了顿,补充道,

“那人身形佝偻,左手虎口处有一道明显的疤痕,后来我才认出,是丞相最信任的管家魏忠。”

萧珣听到“坤宁宫”与“丞相心腹”同时出现,骤然撑着榻沿坐起身,动作太大牵动了肩头的伤口,忍不住闷哼一声。他顾不上按压伤口渗出的血迹,急切地追问:

“此事发生在何时?可有旁人知晓?”

“先帝驾崩前夜。”

沈如晦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之力,

“当时只有我一人看见,我怕惹祸上身,便一直藏在心里,直到阿梨送来了这枚令牌,我才想起其中关联。”

她将令牌掷入萧珣掌心,令牌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落进他的手心:

“那尊獬豸的眼睛里藏着机关,转动兽瞳便能取出暗格,里面有我母亲手绘的宫城密道图——这些年皇后与北狄往来的密信,全都是通过这条密道转运,从未被人发现。”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鸦啼,声音尖锐刺耳,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萧珣低头,指腹轻轻摩挲着令牌上的凹痕,忽然伸手一握,将沈如晦冰凉的腕子紧紧攥在掌心。他的掌心带着体温,却没能驱散她腕间的寒意。

“明日若事败,我会安排影一护送你出城,去江南投奔我早年结识的旧部。”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沈氏的冤屈,我会尽力洗刷,但你不能有事。”

“没有败局。”

沈如晦轻轻抽回手,语气坚定得没有一丝犹豫。她转身走向妆匣,弯腰从底层取出一支赤金衔珠凤簪,簪头雕刻着精致的雀首,栩栩如生。她轻轻旋动雀首,只听“咔嗒”一声,簪身从中裂开,露出半张泛黄的绢帛。

“母亲留此物时曾说过,梅花印的真正杀招,从来不在沙场之上,而在人心与朝局。”

她将绢帛展开,递到萧珣面前,

“这是她临终前托付给静观师太的。”

绢帛之上,用朱砂写就八个小字,字迹力透纸背,带着决绝的意味:

“鼓鸣则鳞动,血染即花开”

萧珣凝视着那八个字,沉默良久,忽然轻笑一声:

“好一个‘鼓鸣则鳞动’,看来你母亲早有谋划。”

“她只是不想沈家的冤屈永远石沉大海。”

沈如晦将绢帛收回簪中,重新插回妆匣,

“明日登闻鼓一响,便是鳞动之时,至于‘血染花开’,我想,该让那些亏欠沈家、亏欠大胤的人,付出代价了。”

寅时未至,天色依旧暗沉如墨,皇城根下的雾气尚未散尽,却已聚集着看不见的暗流。

沈如晦身着素色衣裙,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额间缀着一枚银丝梅花钿,衬得她脸色愈发苍白,却也多了几分清冷的决绝。

她双手高捧着一只玄铁匣子,稳稳地立于登闻鼓前,匣身冰冷的触感透过掌心传来,让她的神智愈发清醒。匣中盛放着北狄国书、双生印,还有刘月媚的临终血书,每一件都是足以颠覆朝局的铁证。

刘宸被两名影卫挟制在身后,少年浑身战栗如秋风中的落叶,双手被反绑在身后,眼神里满是恐惧与茫然。他望着眼前巍峨的宫门,嘴唇嗫嚅着,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影卫冷冷一瞥,又咽了回去。

“靖王妃沈氏,身负血海深仇,手握叛国铁证,叩请天听,恳请陛下为民做主!”

沈如晦的声音清亮高亢,穿透了清晨的薄雾,在空旷的宫门前回荡。她双手执槌,用尽全身力气击向登闻鼓。

“咚——”

第一声鼓声厚重沉闷,瞬间裂开晨雾,惊起了宫檐角落栖息的宿鸟,鸟儿扑棱着翅膀,在灰暗的天空中盘旋哀鸣。

“咚!咚!咚!”

她接连击鼓,鼓声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响亮,震得地面仿佛都在微微颤抖,也震得宫墙内的人心惶惶。

鼓声未落,宫门忽然轰然洞开,数百名身着金甲的侍卫蜂拥而出,手中长剑泛着冷光,瞬间将沈如晦等人团团围住。

为首的将领手持鎏金令箭,目光凶狠地盯着沈如晦,厉声喝道:

“奉丞相令,此女妖言惑众,惑乱朝纲,意图谋反,就地格杀!”

剑光即将落在沈如晦身上的刹那,一道玄色大氅从巷陌深处翻飞而出,如同暗夜中的雄鹰,迅速挡在她身前。

萧珣袖口一动,九支袖箭破空而出,箭尖带着凌厉的风声,精准地钉入将领甲胄的接缝处,让他瞬间动弹不得,长剑“哐当”落地。

“陈指挥使,别来无恙?”

萧珣缓步踏过地上的血泊,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他唇畔噙着一抹寒凉的笑意,眼神里满是嘲讽,

“三年前你私吞陇西军饷,导致三千边关将士冻饿而死,那时你可想过,今日会死在旧主的箭下?”

陈指挥使脸色骤变,额间冷汗直流:

“靖王殿下,你……你血口喷人!我何时私吞过军饷?”

“是不是血口喷人,你心里清楚。”

萧珣抬手,身后影一立刻上前,将一卷账本掷到陈指挥使面前,

“这是当年你与军需官勾结的账目,上面有你的亲笔签名,你还要狡辩吗?”

陈指挥使看着账本上的字迹,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瘫坐在地上:

“殿下饶命!是丞相逼我的!他说若是我不照做,便要杀我全家!”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萧珣语气冰冷,没有丝毫怜悯。

话音未落,四周的屋脊上骤然现出无数弩手,他们身着玄色铠甲,手持强弩,箭尖直指下方——这些人,竟全是本该戍守边关的玄甲军!

“靖王殿下,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名领头的弩手高声喊道,

“丞相大人已掌控京城防务,你今日插翅难飞,不如束手就擒,尚可留全尸!”

“掌控京城防务?”

萧珣轻笑一声,抬手挥了挥。刹那间,巷陌两侧涌出无数身着黑衣的影卫,他们手持盾牌与长刀,迅速形成防御阵型,与玄甲军对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