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德妃的虚伪示好(2 / 2)
沈如晦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目光在梅林中转了一圈,故意将头上的玉簪摘了下来,假装不慎,让它落在了梅树下,
“听闻青鸾公主生前有一本《梅魄典》,上面不仅记载着各种梅花的培育之法,还藏着前朝藏宝之地的秘密。姐姐久在宫中,可有听过这回事?”
德妃的瞳孔骤然微缩,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迅速掩饰过去。她看着地上的玉簪,假意俯身去拾,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片湿润的泥土。
“妹妹的簪子真好看,水头十足。”
德妃拾起玉簪,递到沈如晦面前,笑容有些勉强,
“《梅魄典》之事,我倒是略有耳闻,只是传闻终究是传闻,当不得真。妹妹初入宫,还是不要轻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为好。”
沈如晦接过簪子,重新插回发髻,淡淡道:
“姐姐说得是。只是闲来无事,听闻些前朝轶事,权当解闷罢了。”
“天色渐暗,又下着雨,妹妹还是早些回宫吧,仔细着凉。”
德妃说着,便率先转身,
“我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
她的脚步有些匆忙,似乎急于离开这个地方。
沈如晦看着她的背影,眼神幽深。德妃的反应,更加印证了她的猜测。看来今夜,必须再来一趟梅林。
子夜钟声荡过宫墙,悠远而深沉。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沉睡,唯有巡夜侍卫的脚步声偶尔响起,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沈如晦换上一身黑色夜行衣,用黑布蒙住口鼻,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她按照事先打探好的路线,避开巡逻的侍卫,沿着宫中一条废弃的密道,悄然潜至梅林附近的枯井旁。
白日里德妃古怪的举动,让她确信:玉玺就藏在梅林附近的密道中,而这口枯井,多半就是密道的入口。
枯井四周杂草丛生,井口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落叶,显然许久无人问津。沈如晦拨开杂草,借着淡淡的月光,看清了井壁上湿漉漉的青苔。她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绳梯,一端牢牢系在旁边的梅树上,另一端垂入井中。
井壁湿滑,她抓着绳梯,小心翼翼地向下攀爬。越往下,光线越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爬了约莫三丈深处,她忽然感觉到指尖触到了一处异样——井壁上有一块砖石,触感新鲜,显然是近期才被人凿动过的。
沈如晦心中一喜,取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顺着砖石的缝隙撬动。“咔嚓”一声轻响,那块松动的砖石被她撬了下来,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缝。
她收起匕首,侧身钻进狭缝。狭缝内漆黑一片,只能凭着触觉摸索着前进。走了约莫十几步,前方忽然开阔起来,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
沈如晦取出火折子,吹亮。昏黄的火光中,她看清了眼前的景象——这是一间不大的石室,积满了灰尘,显然许久未曾有人来过。石室正中,供奉着一座白玉观音像,佛像通体洁白,雕琢得栩栩如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像眉心镶嵌的那颗红宝石,在火光的映照下,竟泛着诡异的血光。
沈如晦心中一震——这是北狄王室供奉的“血观音”!母亲的手札中曾记载,这尊观音像并非凡物,而是北狄用来祭祀的圣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妹妹果然找来了。”
一个幽幽的声音忽然自背后响起,带着几分阴鸷,与白日里的温婉判若两人。沈如晦猛地转身,只见德妃举着一盏烛台立在石室入口,烛火摇曳,映得她的脸庞忽明忽暗。她脸上的温婉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狰狞的疯狂。
“这玉玺,我找了整整二十年,终于要到手了。”
德妃缓缓走进石室,目光死死盯着观音像,语气带着几分痴迷,
“可惜,它终究是要用来换我儿性命的。”
她说着,猛地伸手,掀开了观音像的底座。底座之下,赫然藏着一个鎏金木匣。德妃一把将木匣抱了出来,打开。
火光中,一方玉玺静静躺在匣中。玉玺通体呈温润的青白色,上面雕刻的蟠龙栩栩如生,只是龙爪处缺了一爪——正是二十年前失踪的传国玉玺真品!
“你儿子?”
沈如晦眉头紧锁,忽然想起了什么,
“北狄王庭中,那个被囚禁了十年的质子,便是你的儿子?”
德妃抬眸看她,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不错。当年我奉北狄王之命,潜伏在大胤皇宫,本是为了窃取玉玺。可谁知,青鸾公主竟也在寻找玉玺,还发现了我的身份。”
“所以,你就杀了她?”
沈如晦的声音冰冷,握着匕首的手紧了紧。
“是她自寻死路!”
德妃的情绪激动起来,声音拔高,
“她不仅识破了我的身份,还想用‘同心蛊’控制我!可她万万没想到,我竟能反过来,在她中毒最深时,将蛊虫渡到自己身上!”
她说着,突然扯开自己的衣襟。沈如晦定睛看去,只见她的心口处,趴着一只通体晶莹的冰蚕,蚕身泛着淡淡的蓝光,正缓缓蠕动着。
“这就是‘同心蛊’,”
德妃抚摸着冰蚕,语气带着几分疯狂,
“母蛊在我身上,子蛊在我儿体内。这些年,我儿受尽折磨,唯有传国玉玺中的‘龙气’,才能解开这蛊毒!”
就在这时,石室忽然剧烈震动起来,头顶的石块纷纷掉落。沈如晦脸色一变,刚想提醒德妃,便见四周的墙壁上,突然射出无数支弩箭,密密麻麻,朝着两人射来!
“不好!”
沈如晦反应极快,猛地旋身,躲到了白玉观音像后。
“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绝于耳,弩箭纷纷砸在玉座上,迸出火星。
沈如晦借着观音像的遮挡,目光迅速扫过石室,忽然想起母亲手札中的记载——这尊血观音,实则是一个机关枢纽,而机关的启动点,就在观音的左眼。
她毫不犹豫,抬手便朝着观音像的左眼拍去。
“没用的!”
德妃癫狂大笑,手中紧紧抱着装有玉玺的木匣,
“这机关是青鸾公主当年设下的,需得青鸾血脉才能关闭!你一个靖王府出来的女子,怎么可能……”
话音戛然而止。
就在沈如晦的手掌触碰到观音左眼的瞬间,石室的震动忽然停止了,那些射向两人的弩箭也戛然而止。紧接着,观音像的右臂缓缓抬起,露出了臂弯处的一个暗格。暗格中,放着一卷泛黄的羊皮卷。
沈如晦伸手取出羊皮卷,展开。只见卷首赫然写着《梅魄典》三字,字迹清丽,正是青鸾公主的亲笔!
德妃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不可能!你明明是沈如懿,是靖王的王妃,怎么会……”
沈如晦没有理会她的震惊,指尖划过羊皮卷上的字迹。她割破自己的指尖,将鲜血滴在玉玺缺爪的位置。鲜血渗入玉质的刹那,奇迹发生了——那缺了一爪的蟠龙,竟缓缓生出新的龙爪,整方玉玺泛起温润的青光,龙气凛然。
“德妃姐姐,你可知,青鸾公主当年诞下的,是双生女?”
沈如晦抬眸看向德妃,眼神冰冷,
“姐姐口中的沈如懿,不过是我的乳母之女。我,沈如晦,才是青鸾公主的亲生女儿,是真正的大胤公主!”
她抖开羊皮卷,只见末尾处,绘着两个襁褓中的女婴,一个襁褓上绣着梅花,一个绣着青鸾。
“当年母亲遭遇埋伏,自知难逃一死,便将我托付给了忠心的乳母,让我以沈氏之女的身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