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如晦传 > 第98章 帝心倚重,权柄暗授

第98章 帝心倚重,权柄暗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萧珣轻笑,眼底漾起温柔笑意,抬手轻轻拂去她发间沾染的雪沫,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的耳廓,带着微凉的暖意:“若非你在陛此顺利。这些日子,你在宫中周旋,应对那些皇后旧部的试探,辛苦你了。”

沈如晦指尖微颤,下意识地避开他的触碰,垂眸道:“王爷言重了,我们是夫妻,本就该相互扶持,沈家的冤屈得以昭雪,也多谢王爷相助。”

萧珣眼中闪过一丝落寞,随即掩饰过去,语气恢复沉稳:“往后京郊防务便握在我们手中,这可是京畿重地,皇后旧部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想方设法破坏,你在宫中需多加小心,他们不敢明着对你动手,暗箭难防。”

“我明白。”沈如晦颔首,抬眸望他,眼中带着几分坚定,“皇后旧部若敢动手,我自有应对之法,你只需稳住京郊卫戍部队,别让他们有机可乘,那些潜藏的余孽,迟早要一一清除。”

萧珣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递给她:“这是我的影卫令牌,若在宫中遇到危险,捏碎令牌,影卫便会立刻现身护你周全,万不可逞强。”

沈如晦接过令牌,入手冰凉,沉甸甸的:“多谢王爷,你在京郊也需小心,皇后旧部说不定会派人暗中刺杀。”

萧珣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颔首:“我会的,你放心。”

次日清晨,靖王暂代京郊卫戍部队管辖权的圣旨传遍皇宫,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皇后旧部聚集在吏部尚书府中,面色凝重,吏部尚书狠狠拍了下桌子:“好一个沈如晦!好一个萧珣!竟敢联手借皇帝之手,谋夺京郊兵权!皇后娘娘虽不在了,我们也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一旁的御史大夫阴沉着脸:“萧珣那病秧子,向来装疯卖傻,如今掌了京郊兵权,日后必成大患,我们得想办法阻止他!”

吏部尚书冷笑一声,眼中闪过狠厉:“立刻传信给北狄皇子,就说皇后已死,让他加快动作,出兵逼近边境,给皇帝施压,同时派人去京郊卫戍部队,找到我们安插的人,让他们尽快策反,绝不能让萧珣安稳掌权!若敢不听话,就提他们的家人!”

御史大夫应声:“好,我这就去安排,定要让萧珣栽个大跟头!”

静澜居内,阿檀端着刚沏好的茶进来,轻声禀报:“娘娘,吏部尚书府那边动静不小,昨夜不少官员偷偷前去,想来是在商议如何针对王爷。还有,吏部尚书的亲信今早偷偷出宫,去了京郊方向,怕是给卫戍部队里的旧人传信。”

沈如晦端起茶盏,浅啜一口,茶水温热,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开来:“意料之中,皇后旧部贼心不死,若不做点什么,倒让人觉得奇怪了。”

她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一枚令牌,递给阿檀,“这是靖王的影卫令牌,你立刻让影卫持此令牌去见靖王,告诉他,密切关注京郊卫戍部队那几个与皇后旧部有牵扯的将领,尤其是张副将和李参将,若他们有策反动作,不必请示,立刻拿下,斩草除根,别留下后患。”

阿檀接过令牌,郑重颔首:“奴婢明白,这就去办,绝不让皇后旧部的阴谋得逞。”

当晚,皇帝再次驾临静澜居,一进门便面色凝重地说道:“淑妃,边境传来急报,北狄皇子率部逼近边境,连破两座小城,朝堂上皇后旧部趁机发难,说朕让萧珣掌兵权是错举,逼朕换将,你可有应对之策?”

沈如晦早已备好说辞——皆是萧珣午后通过影卫送来的密信内容,她从容起身,福了福身:“陛下,北狄来势汹汹,显然是早有预谋,皇后旧部此刻发难,分明是与北狄勾结,想扰乱朝局,此时若换将,正中他们下怀,绝不可换,需分兵应对,方能稳住局势。”

“你详细说说,朕听着。”皇帝在主位坐下,抬手示意她也坐,目光专注地望着她,此刻的他,早已没了帝王的威严,反倒多了几分依赖。

“其一,令兵部尚书率兵驰援边境,死守余下城池,不可再让北狄前进一步,同时传旨安抚边境百姓,稳定民心。”沈如晦道,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兵部尚书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且忠心耿耿,与皇后旧部无牵扯,定能守住防线。”

“其二,令靖王率京郊卫戍部队驻守京畿,加强京城防务,防止北狄内应作乱,同时密切关注京郊动向,若有异常,立刻镇压。”沈如晦补充道,“京郊卫戍部队掌控京畿防务,是京城的屏障,有靖王坐镇,可保京城安稳,陛下也能安心应对边境战事,无需分心后方,更能让皇后旧部无从下手。”

皇帝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就依你所言,明日朕便传旨,让兵部尚书即刻领兵出发,靖王加强京畿防务,谁敢再非议,朕定不饶他!”

他望着沈如晦,语气里满是感慨,“淑妃,你不仅能打理后宫,肃清皇后余孽,让朕无后顾之忧,还能为朕分忧国事,提出如此中肯的见解,真是朕的得力助手,有你在,朕安心多了。”

沈如晦屈膝行礼,语气谦逊:“陛下谬赞,臣妾只是尽己所能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出力,不敢当‘得力助手’之称,倒是陛下英明,方能识破皇后旧部的奸计。”

夜深人静,静澜居内烛火摇曳,光影斑驳。

沈如晦望着窗外寒月,月色清冷,洒在积雪上,泛着银光,指尖再次抚上贴身藏着的梅花印,玉质温润,却让她心头泛起寒意——皇后虽死,旧部仍在,北狄未平,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萧珣的身影悄然出现,立于她身后,脚步声轻得几乎听不见:“在想什么?想得如此出神。”

沈如晦转身,见是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在想,皇后旧部与北狄勾结,绝不会就此罢手,京郊卫戍部队的兵权,他们定会想方设法夺回,我们接下来的路,不好走。”

萧珣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的掌心温热,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紧紧包裹着她微凉的指尖:“有我在,不会让他们得逞,也不会让你出事。”他的目光坚定,语气郑重,“往后,我会护着你,护着我们想护的一切,皇后旧部的余孽,我会帮你一一清除,北狄的威胁,我会帮你一同化解。”

沈如晦抬眸望进他眼底,那里面满是坚定与温柔,像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她心头的寒意,她轻轻点头,指尖微微用力,回握住他的手——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回应他的触碰,萧珣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握着她的手更紧了些,低头在她额上轻轻印下一吻,动作轻柔而珍重。

次日午时,京郊卫戍部队传来消息,张副将和李参将试图策反麾下士兵,被靖王当场拿下,两人拒不认罪,还试图煽动士兵哗变,靖王按“先斩后奏”的旨意,当场将二人斩首示众,稳住了军心,同时搜出他们与皇后旧部、北狄勾结的密信。

皇帝得知消息,震怒不已,拍案怒斥:“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外敌、煽动兵变,简直是罪该万死!传旨,彻查张、李二人的党羽,皇后旧部凡是与此事有牵扯的,一个都不许放过!”

吏部尚书府内,得知张、李二人被斩,吏部尚书气得浑身发抖,狠狠踹翻了身边的矮凳:“萧珣下手倒是快!看来,不动点真格的,他们是不知道我们的厉害!再传信给北狄皇子,让他明日一早,猛攻边境主城,给皇帝施加最大的压力,我们在朝中再发难,逼皇帝治萧珣的罪!”

静澜居内,阿檀兴奋地禀报:“娘娘,京郊传来消息,靖王殿下已然稳住京郊卫戍部队,张、李二贼被当场斩首,还搜出了他们与皇后旧部、北狄勾结的密信,陛下已经下旨彻查皇后旧部,这下他们插翅难飞了!”

沈如晦听闻消息,唇角勾起一抹淡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只是开始,皇后旧部与北狄勾结多年,根基深厚,绝不会就此罢手,我们需趁热打铁,彻底清除余孽,永绝后患。”

她取出梅花印,指尖摩挲着印纹,目光坚定——这枚玉印,是沈家的信物,更是扳倒皇后的见证,如今,她要带着这份念想,与萧珣携手,扫清朝堂阴霾,还大齐一片清明。

当晚,皇帝再次来到静澜居,殿内烛火通明,暖意融融,两人围坐在案前,一边看着边境奏报,一边商议应对之策。皇帝对沈如晦的依赖愈发深重,几乎每晚都会前来,有时甚至会聊到深夜,宫中之人都看得出,淑妃娘娘已然成为陛下最信任的人。

沈如晦则借着这份依赖,一步步为萧珣铺路,扩大他的势力,同时协助皇帝清除皇后旧部,一场关乎皇权与家国的博弈,在深宫的夜色中,悄然升温,而沈如晦与萧珣,正携手并肩,在这场波诡云谲的争斗中,稳步前行,誓要还这江山一片朗朗乾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