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祈福大典的辟谣高招(2 / 2)
她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力:
“必叫我沈如晦,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后堕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毒誓!竟是如此狠绝的毒誓!
全场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誓言震住了!在这个笃信鬼神的时代,发下如此重誓,需要何等的决心与底气!
安王脸色瞬间煞白,手指颤抖,佛珠几乎脱手。
然而,沈如晦的反击并未结束。她放下手,目光转向台下某个方向:
“太医院院判,李太医。”
李太医连忙出列,躬身:“臣在。”
“李太医,本宫且问你,自本宫协理朝政以来,但凡与摄政王商议要事,召你前来诊脉定省之时,可有一次,是仅有本宫与摄政王二人在场?”
李太医抬起头,声音洪亮,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回皇贵妃娘娘!绝无一次!臣每次奉召前往东暖阁或淑宁宫,但凡摄政王在场,必有臣,或阿檀姑娘,或其他宫人内侍至少三人在场!娘娘与摄政王所议,皆是国事政务,臣可作证!”
沈如晦目光又转向阿檀:“阿檀。”
阿檀立刻上前,跪倒在地,声音清脆而坚定:“奴婢阿檀,以性命担保!娘娘每次与摄政王见面,奴婢或李太医,或其他宫人必定在侧伺候,从未有片刻独处!那些污蔑娘娘与摄政王有私情的谣言,纯属子虚乌有,恶意中伤!”
接着,沈如晦又点了尚衣局副掌事青黛,以及另外几名曾在东暖阁当值的太监宫女,他们无一例外,全都证实,皇贵妃与摄政王的所有会面,皆在“众目睽睽”之下,合乎礼制,绝无苟且可能!
人证俱在,言之凿凿!与那空穴来风的谣言形成了鲜明对比!
沈如晦立于高台之上,衣袂在秋风中微微飘动,她环视全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面色惨白、身形微晃的安王身上,声音带着无尽的冰冷与嘲讽:
“安王皇叔,您也听到了,看到了。本宫行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却不知是哪些宵小之徒,躲在暗处,编造此等恶毒谣言,不仅欲置本宫于死地,更是要离间天家骨肉,祸乱朝纲!其行可鄙,其心当诛!”
她虽未直接点名安王,但那锐利的目光和意有所指的话语,几乎已将矛头指向了他!在场众人谁不知安王与皇贵妃早有龃龉?此刻再看安王那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皆如明镜一般。
安王只觉得无数道目光如同芒刺在背,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沈如晦竟如此刚烈决绝,更没算到她竟能当众拿出如此多的人证!他这造谣中伤之计,不仅未能伤其分毫,反而让她借机立威,将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沈如晦不再看他,转而面向众人,声音恢复庄重:
“本宫今日于此立誓、澄清,非为私怨,实为肃清朝野风气,以正视听!望诸位臣工、宗亲,明辨是非,勿信谣,勿传谣,同心协力,辅佐陛下,稳固我大胤江山!”
说完,她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在司礼官的唱喏和百官命妇复杂的目光中,缓步走下祭台。背影挺直,如同风雨中傲然独立的青竹。
这场精心策划的祈福大典,成了沈如晦最有力的辟谣宣言。她那狠绝的毒誓和无可辩驳的人证,如同最锋利的武器,将安王散布的谣言击得粉碎。经此一事,她的形象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因这坦荡刚烈之举,更添了几分令人敬畏的气度。而安王,则彻底沦为了笑柄,其险恶用心,也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萧珣并未出现在大典上,但他必然已知晓一切。沈如晦此举,既是自救,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谣言已破,裂痕却更深。前路,依旧迷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