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新帝登基的摄政皇后(2 / 2)
这一次,珠帘之后,传出了沈如晦清越而平稳的声音:
“漕运税收,关乎国计民生,亦关系南北货殖畅通。税率调整,需谨慎,当派遣专员实地核查,综合各方情形,再行定夺。此事,由户部与漕运司共同拟定章程,呈报上来。”
她并未直接否决或同意,而是提出了更稳妥的调查程序,将决策权牢牢抓在手中,同时展现了她处理政务的老练。
萧珣站在下方,听着她条理分明的处理,面色无波,只是搭在剑柄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敲击了一下。
接下来,关于流民后续安置、女官选拔制度推行情况等奏报,沈如晦均一一过问,提出指导意见。她的声音透过珠帘,清晰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她不再仅仅是“参与朝政”的皇贵妃,而是真正与辅政王并列、执掌帝国权柄的摄政皇后!
朝会在一片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
新帝被嬷嬷们带下朝堂,百官依次退出。
萧珣并未立刻离开,他站在原地,目光穿透那晃动的珠帘,试图看清其后之人的神情。
沈如晦在阿檀的搀扶下,自凤座上缓缓起身。她隔着珠帘,与萧珣遥遥相对。
“辅政王还有何事?”她开口,声音平淡,带着疏离的礼数。
萧珣沉默片刻,方才开口,声音低沉:“皇后娘娘今日临朝,气度非凡。”
沈如晦唇角微勾,似笑非笑:“皆是先帝托付,本宫与王爷,共担重任罢了。”
“共担……”萧珣重复着这两个字,目光深邃,“但愿娘娘,始终记得这‘共担’二字,以江山社稷为重。”
沈如晦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让:“本宫之心,日月可鉴。倒是王爷,手握天下兵马,更当谨记‘辅政’之责,莫要……辜负先帝期望。”
两人言语之间,机锋暗藏,那因权力并立而生的裂痕与警惕,在这新朝伊始,便已显露无遗。
“臣,告退。”萧珣最终微微躬身,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去。玄色王袍的背影,在空旷的大殿内显得格外挺拔而孤冷。
沈如晦看着他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她抬手,指尖轻轻拂过凤冠上冰凉的珠翠,又落在那支依旧簪在发间的羊脂玉簪上。玉簪温润,与这身代表极致尊荣与权力的凤袍格格不入,却又仿佛是她一路走来的唯一见证。
从今日起,她是摄政皇后,与他,萧珣,辅政王,共同立于这帝国之巅。
前路是携手共治,还是分崩离析?是匡扶社稷,还是权欲倾轧?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她已无路可退。
这双重巅峰之上的风景,是孤寒,亦是……她凭借自己双手,一步步争来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