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 / 2)
周幽王道:“爱卿一笑,百媚俱生,这都是虢石父的功劳啊”遂以千金赏之。从此世间便流传起“千金买笑”的故事来。
后来,褒姒为了斩草除根,寻机让周幽王讨伐申侯,想顺便把原太子姬宜臼铲除。结果消息走漏,被申侯联合犬戎先下手为强。联军攻破镐京,斩杀周幽王、伯服和三公一党,只有褒姒下落不明。
然后,申侯又联系各方诸侯,里应外合将犬戎大王赶走。尘埃落定之后,众诸侯将原太子姬宜臼迎回镐京,立为大王,始称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嫌镐京被战争搞得残破不堪,又有犬戎时常侵袭,便下令秦襄公镇压犬戎之乱,同时向东迁都至洛邑。
自此,西周灭亡,东周时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未完待续
第五章:缘起-春游受挫1
创世更新时间2013060106:06:500字数:2659
周平王东迁之后,秦襄公历时数年终于将犬戎打败,收复了西周失地。不过秦襄公并没有享受多久,便因病去世。公元前755年,秦襄公的儿子继位,史称秦文公。
有一天,秦文公做了一个怪梦。
在骊城郊外,有一条黄蛇从天而降。这条黄蛇头如车轮一样大,它伏在地上,尾巴尚能连着天空。眨眼间,黄蛇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他对秦文公道:“我是玉帝的儿子。玉帝降旨命你为白帝,主持西方的祭祀。希望你好自为之。”说完小孩就不见了。
第二天,秦文公传召太史敦占卜推算这个梦预示着什么。
太史敦奏道:“白色,即代表西方的颜色。大王现在雄踞西方,正应了白帝的称号。既然现在有玉帝的圣旨,干脆立祠供奉,以便获得上天的赐福。”
秦文公大喜,遂下令在鄜邑筑高台,立白帝庙,然后杀了一头罕见的白牛来祭祠。
过了几天,陈仓县有人捕猎抓到一头怪兽。怪兽外形长得像猪,浑身生满了尖刺。猎人用木棒敲打怪兽,却怎么也打不死。猎人觉得这头怪兽很神奇,就准备将它献给秦文公。
在进城的路上,猎人遇到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指着怪兽道:“此兽名字叫做刺猬。它经常躲藏在地下,啃死人的脑袋。如果击打它的头部,就可以置其死地。”
此时,刺猬也开口说人话道:“这两个小孩是野鸡精,名字叫陈宝。谁要是抓到雄鸡,就能成就王业。如果得到雌鸡,则可开创霸业。”
两个小孩被说破来历,马上化为野鸡飞去。那只可成就霸业的雌鸡,飞到陈仓山的北边停下,落地便化为石鸡。雄鸡则飞到远处消失不见。猎人回头再看刺猬,发现刺猬也消失了。猎人惊异不已,跑去禀告秦文公此事。秦文公便在陈仓山又修立了一座陈宝祠。
没过多久,秦文公派人到终南山砍大梓树来修宫殿,结果又遇上了怪事。大梓树竟然刀枪不入。砍了半天未果,天空又突然下起了暴雨,伐木工人只好收工走人。
其中有一个人不想赶路,就睡在了山脚下。半夜时分,这个工人依稀见到一群鬼魂在向大梓树贺喜。一鬼问道:“秦王如果叫人披头散发,拿红色丝带绕树,你怎么办”树神沉默无语。
第二天,这个人将昨夜所见上报给秦文公。秦文公便命人按鬼魂的办法去砍树,结果一下子就把树锯断了。大梓树倒下的时候,一头青牛从树中跑了出来。青牛一骑绝尘,直接跳进了雍水。后来据当地居民称,时而能看到青牛在雍水中出没。于是秦文公又在雍水岸边修立怒特祠,以祭大梓之神。
鲁惠公听说秦国公然立祠祭祀玉帝,就派臣相去拜见周平王,恳请平王颁旨允许鲁国也祭祀上天。自古以来,祭天都只是周王室的权力,其他诸侯均不能越权。因此周平王自然不肯答应。
鲁惠公心想:“我的祖上周公屡立功劳于王室,并且礼乐都是我的祖上制作,我作为周公的子孙用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而且周天子不禁秦国,那又凭什么禁我鲁国”
于是鲁惠公不理会周平王的意见,也像周王室一样开始祭天。周平王知道后,心里愤怒,可惜自忖国力衰微,不是鲁国的对手,只好装作不知道。从此以后,周王室更加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陷入了多事之秋。史官有诗叹曰:
自古王侯礼数悬,未闻侯国可祭天。
一从秦鲁开端僭,列国纷纷窃大权。
就在各诸侯国逐步陷入战乱的时候,远在中原之外的蜀国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蜀国位于神州西南,四周被群山环抱,地势险峻,难于通行。除了当初响应周武王伐纣以外,蜀国基本上不怎么与中原各国来往。
蜀国境内风景秀美,多灵山异水。如青城山、峨嵋山都曾有仙佛在此修炼。只是经过武王伐纣之后,神州仙佛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所幸的是,不少仙佛在离开之前留下了道统。因此蜀国百姓偶尔还能见识到斩妖驱邪的道人佛徒。
在蜀国的东南方,有一座雄伟绵长的宝山,叫做华蓥山。华蓥山雪积巅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山上有著名的八景四绝。八景为:华银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同树、九子灵泉、石境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河、玉璧浮光。四绝为: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端的是:
名山灵气育万物,丽水琼浆泽苍生。
华蓥山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但是却很少进入大众的视线。之所以会有这种结果,一切皆缘于蜀道之艰险。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因为道路难行,华蓥山上的美景和物藏都不是寻常人能够所见所获。大多数人,依然生活在山下平原地区。华蓥山下最繁华的小镇名叫双河镇,是因为清溪河和漩溪河两条大河绕镇经过而得名。在离双河镇中心五六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做庙坝村。庙坝村里有一片地区叫程家院子。顾名思义,这里居住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姓程。程家院子是整个庙坝村最富裕的地方。算上佃户贫农的话,大约有七十多户,三百多人。这些人都在程家家主程世能的统领下,管理着周边无数良田、湖泊的经营。
程世能原本是庶出于士族,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没有分到多少土地。但是程世能却有超前的眼光,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早在蜀国随周灭商的时候,许多商朝有技术的匠人都被贬为世袭奴隶。程世能家中也分得有那么几个。不过与其他家族成员不同,程世能发觉了商奴的潜力。于是他没有让商奴穿戴枷锁下地干活,而是让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发展工商。成就突出的,便解除奴籍,成为平民。如此一来,程世能的财富便急速增加。有了更多可支配财产,程世能又雇人开发滩涂荒地,发展农桑。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双河镇数一数二的大地主。
因为出身并不很高贵,所以成为大地主后,程世能也没有瞧不起平头百姓。他时常捐钱铺路搭桥,还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因为这些善举,落得了一个程大善人的美誉。按道理说,在这种交通不便利,文化不发达的小地方,有这种成就,已经是很让人心满意足的事情了。但是程大善人最近却经常叹气发愁。原因无它,只因为程家世能一脉开枝散叶出了问题。程大善人有三个儿子,却只有一个孙子。孙女虽然有一大堆,却不能承担起传宗接代的责任。他的这个宝贝孙子名叫程子渊。
程子渊于公元前770年出生,正是周平王迁都那年。到如今他已是16岁年纪。长得倒是眉清目秀,一双眼睛转啊转的,透着股机灵劲儿。或许是从小被宠爱过了头,程子渊现在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