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2 / 2)
毕竟,现在的郑芝龙集团如ri中天,前几个月才刚刚在泉州搞出了个“泉州事变”,挟持官府,驱逐锦衣卫,甚至是有了直接对抗官府的苗头。这些海贼们嗜钱如命,富可敌国,又都是一等一的亡命徒,什么不敢干。若是各地官府的手段用不好了彻底逼反了这帮家伙们,那可就真的是后悔莫及了,不管是崇祯还是中枢的各方势力的大佬们都是决不允许,现在的大明朝已经经不得这么一个乱局。
江南的经济安危。如今在大明朝的势如危卵的zhongyng财政压力下已经是到了一个走钢丝一般的临界点上,若是有一丝一毫的不谐,都有可能导致全盘的崩溃山陕之地的剿匪,辽东的战局,都依靠着江南之地的输血。这一块地方。可真的再经不起什么内乱了
而这四海钱庄的举措,虽然是有些不择手段,确实是改变了传统的势力格局,让一群宗室权贵们的利益大大受损。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并没有危及zhongyng的权威,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的。事实上这两个月的漕运量大大的上涨就很能说明问题,短时间内缓解了北方的物资不足,也确实给zhèngfu财政多了一块收入。大明朝还是有明白人的,这一点不会看不明白。
朝廷诸公。虽然在内斗上不遗余力,但是在涉及到了大明朝生死存亡的问题上,尤其是在江南这个要害之地,还是明智的保持了几分理智在听取了户部,漕运,以及织造府的太监们的奏折之后,朝廷各大佬之间达成了共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就十分的容易理解了。
苏州的这几个地方官员们。早就已经被上面给通了气,具体该怎么做,那就很明显是安抚了,掌控住局势,顺其自然。只要郑家不明地里做反,一切还是以稳定局势为第一要务现在,从大明中枢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地方上的利益博弈。都已经是旁枝末节了
就这样,诸葛亮主持的经济入侵顺利进行。几个月内其下辖的势力就已经成功的侵占了江南最繁华的地方苏杭太地区的地盘,其利益的触角,并很快的延伸向长江和运河,分别向西、向北继续进发,持久的在大明朝的经济社会扩大着影响力
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势力入侵的还有其他的工业势力,除了之前已经开始扩散的玻璃、钢铁器具以及火柴等商品在迅速的回收着流放出去的银子之外,三国时空制造的纺纱机、织布机等纺织机械成功登陆大明时空,在三国时空由于人口劳动力不足而得不到蓬勃发展的纺织工业革命开始在明末时空的江南小幅度的扩散
机器工业庞大的生产力,低廉的生产成本,再利用上大明朝本土的廉价生产资料和廉价劳动力,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原始的纺织工业迅速的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铺展开来,其爆发的强盛生命力很快的就对传统的丝织产业造成了冲击。
大明朝的社会面貌,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迅速而又深刻的改变
诸葛亮这样的棋手,天生的就是在天下这盘大局上下棋的国手级棋士芸芸众生,落后的社会局势,都不妨碍这种人借助已有条件,酣畅淋漓的挥洒着自己的才智,主动的去改变这整个时代
这一系列的手段,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充分了展示出了诸葛亮其人气势磅礴的大局观和极端高明的全局掌控能力为归来的李哲交出了一副满意的答卷,也成功的在郑成功和李华梅等人心目中塑造出了一个手段高明的无双国士的睿智形象为他今后在这个统治集团中的政治上的话语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许许多多的作为,对于大明朝整个的经济社会而言,金融,商品,以及海运和漕运的流通加快,货币、商品和流通三个环节同时被打通,就像练武功常说的人的任督二脉打通时的情况一样,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的趋势眼看着就ri渐形成,巨量的经济循环扩张终于开始全面启动
而所有的这些,对于李哲来说,最实惠的就是紧随着社会发展度提升而来的升级了
升级为四级时空开拓者,八百吨的载重空间终于可以一次xg的运载成型的风帆战船了这个改变无疑对二号明末时空的武力的发展具有决定xg的意义;其次还有新增加的两个高等生物传送的名额也是具有着战略xg意义。
要知道三国时空的jg英们,对时代的改变何其巨大,利用上李哲为其提供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后盾之后,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时空干扰源。
仅仅是诸葛亮一人,就彻底的掌控了明末的经济形势,使得李哲摆脱了以往的那种直接参与到底层具体co作的劳心劳力的局面,对明末时空造成了如此大的改变,更何况是其他的即将接踵而来的其他的三国时空的jg英们
现在的李哲越来越期待美好的未来了
第七十六章殖民时代
嬗变的三国卷第七十六章殖民时代
一号三国时空,现在是处于降临五年,神武三年的时间段,也就是现代时空使用的公历公元205年。自今年年初,太学的钦天监监正徐岳主持制定了奉天永立大明天道历简称天道历之后,这套历法就在大明帝国的国境内以及周边区域迅速的推行开来。
天道历,其实和公历一样,不过起始点有所不同,是以李哲降临的那一年即200年算起,为降临零年,之后的201年为降临元年,其后依次类推。
相对于大明帝国普遍应用的农历,公历的好处是充分考虑到了天文学上的意义,协调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但是在月相和cháo汐,以及地球的气候变化上,却又不及农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加有用了。两个历法,各有优劣,并行推行,而对于李哲来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费心去推算两个时空之间的历法差别了
这回回来,李哲简单的看顾了一下大明帝国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整体上基本还算是运转良好,当然细节之处,那就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了。
帝国疆域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苏港新加坡,帝国南海舰队的新锚地。
舰队司令甘宁正和自己的好友苏飞闲聊。
“嗨都在这里发霉了几个月了,枢密院那群高佬,到现在都不将咱们呈上去的西进计划批复下来,天天在这里没事干,只能给那些商船做护卫,真的是哎我都替我那可怜的手下们感到无聊啊”
甘宁的好友苏飞,同时也是南海舰队的将领,此刻听了甘宁的抱怨,不由得心中一乐,“我说老伙计你也太过分些了吧咱南海舰队都忙活了好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