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空间传送 > 分节阅读 426

分节阅读 4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百官多是持谨慎保守的意见,他们认为,首要任务应该侧重于安稳民心上。并且强调要防备明国的乱兵,冲入汉国云州。”管政说道,“而议会的议员,意见则偏向于武官的意见,认为出兵最为恰当。”

杜乐点点头,当下心中有数了,稍稍停顿一下,才接着对管政说道:“通知都城内的百官,一个时辰之后,在皇宫里举行朝会。”

管政应道:“好的,我现在派人通知值班的大臣,再由大臣去通知百官。”

杜乐还想要再说些什么,这时,书房的门口却传来了侍卫的禀告,打断了杜乐的话题。侍卫进言,贵妃求见陛下。

他口中的贵妃,原名白玉兰,是杜乐在异域汉国唯一册封的女子。因此,在杜乐没有像古代的华国君王一般,后宫拥有三千佳丽的情况下,这白玉兰便可算是杜乐的后宫主人了。这白玉兰也是个标致人儿,仪态万千,风情万种,虽未及母仪天下的位份,但也不缺这般气质。

每次,杜乐传送到异域,回到汉国皇宫时。只要不是急着走。基本上都会抽出些许时间,陪伴她。

然而,尽管两人相见的次数不算少,但是实际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臣妾。见过陛下。”白玉兰贵妃一进门。就朝杜乐行宫廷礼。连带其后跟随着的宫女们也一并跪拜在地上。

“贵妃,免礼。”杜乐说道。

“这是臣妾亲手熬制的桂花莲子汤,请陛下品尝。一解困乏。”白玉兰轻声说罢,便悠然转身,从宫女手中的盘子里,双手捧起一碗莲子汤,正想送到杜乐跟前。

“你先放下,我还有事情,与管丞相商议。”杜乐心中正牵扯着正事,不想在这会被打断,便挥挥手向白玉兰示意,而后就没再理会她。

但白玉兰倒也是知情识趣的女子,便不再多言,只把莲子汤轻轻放下在书桌上,就静静待在一旁不作声响。

“陛下,我现在就去通知百官,稍后朝会的事情。”管政说道。

杜乐闻言一愣,想一想,点点头,微笑挥挥手说道:“去吧。

管政一离开,杜乐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然后朝白玉兰笑了笑,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白玉兰羞涩不已,千娇百媚地坐入杜乐的怀中

一个时辰后,杜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软肉温香,身上还带着一阵阵与美人温存的韵味,却能庄严地端坐在王座之上,俯视百官。

杜乐仔细端详面前一众汉国文臣武将们的面容。

汉国的励精图治,国盛兵强,使得在下面百官的行列里,又增添了不少新面孔,杜乐这一望过去,却多少感觉有些陌生不少。

不过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杜乐参与大朝会的次数,本就不是很多。就算是在最需要杜乐定夺国家大事的时候,杜乐最多也仅能保证,一周内至少举行一次小朝会,面见主要的大臣而已。

尽管杜乐时常不在汉国这里坐镇,但在智能管家管政的管理之下,汉国的政府机构设置也相对完善,国主其实可有可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杜乐不再掌握汉国统治大权。其实,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杜乐只需要掌握住管政一人便可。

因为,管政掌握统计局,而统计局则负责统筹规划官员的入职考核、升迁考核、官员任期内评价以及财政收支计算等全部事物。所以,只要管政始终在杜乐的掌握之下,就等同于,整个汉国始终是掌握在杜乐的手里,不需要担心有任何叛变的可能。

“陛下,臣以为,明国大乱,正是汉国进军中原的大好时机。”一名武将率先走出队列,双手抱拳在前,向杜乐进言道。

杜乐看了一眼眼前这位雄心勃勃,勇猛十足的大将军,若不是出于朝政稳定的考虑,杜乐都差点想要开口责备他的鲁莽和冲动了。

平一平气,杜乐还是忍住了责怪之意,耐心地向这位武将,乃至庭下一众文武百官,缓缓地解释道:“当然,从强盛国土的角度来说,我一直是鼓励扩张政策的,也不反对,如果情况允许,汉国出兵攻打明国并占领其河山。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们,我绝对不允许过于急促的、准备不足的攻伐,你们要明白,汉国今时今日的和平安稳,是来之不易的,是绝对容不下半点急功近利。除非你们对此一战已经胸有成竹,并且确定可以凯旋而归,才可以出兵进犯。”杜乐说道。

“陛下此言有理,微臣深表赞同。明国幅员辽阔,兵强马壮,就算爆发内乱,也不可小觑。”一名文官站出来应道。

杜乐闻言只是挥挥手,似乎也不接受文官的附和。这自然是有道理,既然要注重平衡之道,就不可能在刚刚批评完武官,就反过来对文官表示赞许。更何况,这名文官的进言也没有特别实质性的建议。

杜乐接着说道:“明国是大国,但汉国也不是一个小国。我所说的。只是不想徒招麻烦罢了。此事必须从长计议。我将成立一个军部,专门负责军中事务。这个军部将由丞相负责选取军中老将组成,可以负责制订军事计划。而制订出来的军事计划,必须经过我同意,才能施行。好了,明国的事情,就交给新成立的军部处理吧。稍后,丞相会拟定一份详细的名单,确定军部主要成员,然后在朝中公告。”

杜乐不会因为明国的内乱。而改变既定的发展计划。本来这就是别国的事情。可管可不管的,当然不能因此耽搁重要的事情。

杜乐既定的发展计划,是要在军城,再建立一个智能工厂的分厂。所以。大朝会一结束。他就会前往军城。选址建厂,这些事情,就留给这些朝官去忙碌。

不待百官发言。杜乐继续说道:“另外,我听闻,朝中有不少官员,希望我能努力造人。”

杜乐此话一出,不少官员脸面不由一燥。不过,也有脸皮厚的。

“臣等乃是希望汉国千秋万代,皇室血脉长存。”一名老臣说道。

杜乐不置可否,说道:“我会制订了一部皇家继承人法,规定皇家继承人的权利与义务。关于汉国国祚的延续问题,各位不用再有所操心。稍后,管政会就此颁发相关法案。此事就此议罢。”

百官闻言,尽管没有从杜乐这得到确切的答案,但听出杜乐语气的朝官,都不敢再纠缠杜乐,挑战他的权威。毕竟,就算关于朝室和天下,也总不能在这种事情上逼着杜乐,让其马上造出一个后代来。

提醒一下,便已经尽了职责。

除非杜乐的后宫,久久未有龙子,他们才会继续要求杜乐,扩大后宫的规模。

也许是因为杜乐难得举行一次大朝会,百官很少见到他这一位国君,百官们仿佛吃了春药似,一本一本奏折,一件一件事情地向杜乐的上书禀报。

什么芝麻蒜皮的事情,比如某个人说了某句话,写了某部大不敬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