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的接引轻施一礼道:“师兄,准提有一事相求,还请师兄援手相助。”“师弟客气了,你我兄弟一体,何需如此俗礼,有事说出来即是。”接引一脸疾苦,语音较轻,淡金色的脸上毫无变化,略略一欠身,算是回了准提一礼。“师兄,定光自函谷关于人交战,却是碰上了对头,金身残损不全,受了重伤,修为也是所剩无几,我想定光即为大教出力颇重,又是我之门下弟子,逢此劫难,我等执掌大教却该相助一二,只是这修补他的金身却是最难,我想遍各种方法,却是唯有师兄的十二品金莲方可一用,是以,嗯,还请师兄大量,舍弃几叶金莲与我,好助定光修补真身,也好让他再为我之大教兴旺再作努力。”

准提也知道索要至宝金莲挺为难,有些不好开口,但不说还不行,是以犹犹豫豫的总算把目的说了出来。“这个,师弟,十二品金莲乃我之大教镇教之宝,能化莲台,可攻可守,若是有了缺失,怕是难守大教气运,如此,恐怕得不偿失呀。”准提的要求让接引感到一阵心疼,西方教的先天灵宝极少,而先天至宝就十二品莲台一件,准提张口就要这最重要的宝贝,接引哪能不心疼。

“师兄,千万年来,定光为大教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点于我大教之中有目共睹,另外,这次他金身残毁,受了重伤,也是在函谷关下,为了将我之大教向东方扩展而致,可是说定光即为你我策略的重要执行者,他之重伤,我等若不施以援手,怕是会冷了教中弟子的心,如此,当不利于我大教之兴旺发展,况且,我请师兄赐宝,也不是要使金莲残损,只是在其一品之中取出几叶金莲花瓣就足以将定光金身修复,是以,还请师兄三思。”

准提最大的强项是什么,绝对是舌灿莲花,最是擅长鼓惑之言,这个强项不但对外人强,就是对接引也是一样管用,是以准提的这一套说辞,直是有理有节有据,由不得接引不认真考虑。“如此,我自取三叶莲瓣与你,你可自去为定光修补受损的真身。”接引思索了半天,实在找不出不给金莲的理由,无奈之下,咬着牙取了三片莲花花瓣递与了准提,没来由的心口一阵紧缩,却是舍不得而心疼不已。

准提接了三瓣莲花,恐怕失了灵气,急忙放入一个葫芦之中涵养,心中一阵的窃喜,有了这三瓣莲花,定光金身即可修复,如此再经过一番调养,定可复转如常,当不失西方教之一大助力,在谢过了接引之后,准提也不再做停留,急急忙忙的回到了静室之中,准备赶快给定光修补金身,以防伤势再做恶化。参悟大道法则,修行玄功术法,从而避死延生,超脱五形之外是修士修行的根本目标,准提能够在领悟大道法则,证道成圣,那玄功术法自然是小不了,对于为定光修补金身自是不在话下,只见准提自静室之中将七宝妙树起手一抛,悬在半空中,手中印诀变幻,布下了禁闭空间的小菩提阵,以防灵气流失,接着自葫芦中取出三片莲花花瓣,置于定光身下,成天、地、人三才方位摆放,胸口用力一提气,“卟”的一声,一口真元自准提口中喷出,直落在三片莲花花瓣之上,而这三片莲花随着准提真元催动,自定光身下慢慢幻化成腰身及双腿,虽然补足了残损的金身,却是似虚非实,不甚真切,徒俱其形罢了。

圣人的手段当然不能这样算完了,准提一拍顶门,头顶之上升起三颗硕大的舍利子,放着万光茫射住这三片莲花花瓣后,又自葫芦中倒出一捧金光的汁液,慢慢洒在莲叶与定光接触之处,这汁液乃是元素之水,是准提亿万年来自浓郁的天地灵气中提炼出来的,亿万年也不过提炼出一葫芦,却是珍贵异常,这元素之水既为天地灵气精华,能使枯木逢春,故而在西方教内又称为净水,用来疗伤、修补伤痕却是最好不过了,得了元素之水的调和,三片莲花花瓣幻化而成的腰身双腿与定光残存的金身紧紧的连在一起,就连莲花瓣中的脉络也自成形,与定光体内的经脉合为一体,金色的佛陀血液得在循环于定光全身,无需催动即在自动吸取天地间的灵气,这样,定光欢喜佛的金身算是修补完毕了,只是受伤极重若想恢复到重前的法力,却是极为不易。

重生洪荒之我是红云第172章相互试探

175、将计就计准提斩执念寄予大教之上,立掌中佛国,演说三乘道法,教化西方万千生灵,凭借立教功德得以证道成圣,超脱于大道法则之外,虽然准提对天道的体悟多有不足,致使其修为低下,但是准提即为圣人,就是不死不灭的存在,就是那些不为圣人的大小蝼蚁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一点,对于定光欢喜佛来说却是最有感触,特别是在准提为他调整好一身伤势,修复了残存的金身法相之后,定光欢喜佛有一种要向准提膜拜的感慨。

准提自接引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讨下了三片金莲花瓣,运用大法力为定光欢喜佛修复了残存的金身法相,这对于定光来说无异于恩同再创,在调理好一身的伤势之后,定光的心思便急切起来,想早日回到函谷关,定光认为只有替老师将牛魔王等人挫骨扬灰,彻底打败大唐国,攻下函谷关,将西方大法传到东方去,才能对得起老师的大恩,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一身伤痕和所承受的无尽痛楚,可是当定光将想回函谷关的想法说与准提时,准提却是沉默不语,久久不见回音,做为准提的亲传弟子,定光非常明白老师内心的想法,也知道老师巴不得让自己早日攻下函谷关,加快大教的发展,但是此时老师犹豫不做表态却是为何呢内心急切的定光虽然着急,却是不敢打断老师的思路,只得端坐在蒲团之上,静静等候,此时准提的心也如开了锅一般,对于定光的请求,准提感到很欣慰,觉得定光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而却步,果然是把教派发展放在了首位,但是定光的请求又让准提感到很犹豫,没有人比自己更希望攻下函谷关了,没有人比自己更希望早点将西方妙法传入东方,从而增加西方大教气运,抢占更多的功德。

然而,想是一回事,实施起来又是一回事,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西方教和东方道门向翠云山,向函谷关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大了,西方教下有七十位佛陀、三百余位菩萨,一千余罗汉到了印莲城,可谓是全力而出,而东方道门投入的力量也不小,除却阐教、截教门下不说,妖师宫鲲鹏门下的妖族,地仙之祖镇元大仙门下的注世地仙,幽冥血海的阿修罗族等等法力高深之人都有在大唐国效力,还有那风火岛红云门下,法力更是一个高过一个,如此强悍的实力,使得西方教对函谷关久攻不下,却是形势极其看忧,在这种情况下,定光欢喜佛去与不去区别并不大,不如将其留在身边好生调教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却是更好。

打定主意的准提轻轻一刷手中的七宝妙树,上边放出千朵青莲,自虚空中停的回旋,久久不曾散去,看的定光欢喜佛一阵眼热,却是不知老师为何无缘无故施展若大的法力,正要细问原由之时,只听准提轻轻一笑道:“定光你能有此心,为师甚慰,你虽然已修成丈二金身,结出舍利法相,但是你修行之时,多有取巧之处,致使根基不牢,如今东方道门大法力者齐聚于函谷关下,是以你之修为已不足已去独挡一面,所以我打算将你留在身边,一来传你些保命的法门,提升一下你的修为,二来,我有些想法,今后还需由你去实施,如此,你莫要再做他想,安心在教中修行就是。”

“老师既然早有安排,弟子当遵老师教诲。”定光虽然有些不愿意,却是不敢逆了准提的心思,只是不能到函谷关去,与那牛魔王和三霄的仇暂时是报不了了,遂自心中暗暗发狠:“早晚有一天,定将牛魔王挫骨扬灰,将三霄俱炼成七情姹女,日夜供其淫乐,以解心头之恨。”也许是定光欢喜佛的诅咒起了作用,牛魔王此时可谓是忙的焦头烂额,函谷关中有百万大军守护,致使西方教久攻不下,并且损失惨重,这对接替了定光指挥大军的宝幢王佛来说是绝对接受不了的,是以宝幢王佛果断的叫停了攻击,安下心来认真的谋划俱体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宝幢王佛是有大毅力、大智慧的,经过一番研究,宝幢王佛认为,既然在函谷关正面久攻不下,难道就不能再一条通路让兵士转到函谷关背后,隐藏起来,到时里外夹击,函谷关定然再难守住,这翠云山方圆二万余里,如此大的地方,他牛魔王就是把守的再严,也必将有漏洞,若能找到一处路径,将我西方军士运到关内,则大事无忧矣,于是宝幢王佛一边安排人手继续攻打函谷关,迷惑大唐国,一边亲自带人驾云而起,自半空中找寻合适的通路。

二万四千里翠云山到底是不能守的一丝不漏,功夫不负有心人,宝幢王佛经过认真的寻找,终于在翠云山与积雷山交界的一处山涧中找到了一条适合兵士通过的暗道,这下可把宝幢王佛乐坏了,急忙在此处留下了几人隐匿起来,小心的关注着周围的情况,而自己则回去调兵,让兵士自这条通道转入函谷关后埋伏起来,到时里外一齐攻击,打大唐国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一举将函谷关拿下,如此则大势定矣。

有了这条通道,宝幢王佛开始悄悄的向函谷关内调兵,由于兵士进入函谷关后,需要做为一路奇兵出奇不意的打击敌人,是以进入关内必须得隐藏起来,而宝幢王佛找到的藏兵的山谷容量实在有限,再加上怕牛魔王手下巡山的小妖发现,宝幢王佛不敢动作太大,调兵太多,每次都是几百人、几百人的偷偷的由翠云山进入函谷关,这样十几天后,计有三万精兵进入了关内,三万精兵,用来自背后发起突袭,却也是足够了,宝幢王佛恐怕迟则生变,不敢耽搁太多时间,只待在山谷中一准备好,便一声令下,在函谷关外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百万的军士便不要命的向城墙上冲,将大唐国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城墙上来,待打的着不多了,再发出讯号,让三万精兵自大唐国背后发起冲锋。

宝幢王佛的计划可谓是极其周祥稳妥,想双方大军自城墙之上相持不下的时候,突然有三万精兵自大唐军背后发起猛攻,生力军的加入,必然使大唐军阵脚大乱,这样不用想也能知道最终的结果该是如何,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宝幢王佛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始终没有逃过一个人的眼晴和耳朵,却是六耳,六耳为天地生成,分属混世弥猴,不入十类之中,最善聆听,并且六耳修行九转玄功,法力高深,这听墙角的能力随着修为的增长也是越来越强,是以若他有心,则四大部洲、山川社谡,洞天福地之中的话语都能听到,只是六耳认为自己是红云圣人亲传弟子,乃道门正宗,自持身份,不屑于去做那些霄小的听墙角之事,故而这听天探地的能耐一向不怎么用罢了。

这一次六耳在无意间听到了宝幢王佛的打算,事关函谷关防守,更关乎东方道门气运,老师派自己等人前来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守住函谷关吗,如此六耳可不敢大意,便在此事上留了心,将功力运到双眉正中的那抹姻红之处,将那只竖目打了开来,这只眼晴一开,极为神异,上可观三十三天之上老子炼丹,下可看九幽黄泉阎君审案,洪荒三界诸事莫不在眼中一一呈现,这还没完,六耳又将脑后的六只小圆耳完全立起来,时刻关注着宝幢王佛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样一来,宝幢王佛在六耳面前便再也不存在什么秘密可守了,在知道了宝幢王佛的所有计划之后,六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云霄和牛魔王,让牛魔王早做准备,以防到时乱了阵脚。

听到这个消息,牛魔王一阵阵的兴奋,一个大胆的计划自脑中成形,牛魔王要借宝幢王佛的偷袭来个将计就计,给西方教一个沉痛的教训,这下牛魔王可忙了起来,忙的焦头烂额,不停的往返于翠云山、函谷关和长安城中,在与李定邦等大唐将军细细商议之后,一个周密、大胆的计划出台了,首先是调兵,牛魔王知道宝幢王佛若是打算行偷袭抢关,则在偷袭之前的进攻必将是百万大军倾巢而出,一拥而上的,必将是最为猛烈的进攻,大唐军队若是抵挡不住,那么说什么都是白费心机,而函谷关中守军只有四十万,天仙、金仙以上修为者不过几百,虽然守城占据优势,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优势都是虚有其表的,是以牛魔王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调兵。

首先是翠云山中的妖兵,牛魔王将翠云山中收拢的四十万妖兵抽出二十万,分成四军,每军五万人,第一军由实力最为强劲的孔宣指挥,带着青毛狮王和苍狼等数十位妖王,埋伏在宝幢王佛藏兵的那个山谷通往函谷关的路上,势必将西方三万精锐佛兵斩杀一空,其余三军由罗刹女、金毛、通臂三人各领一军,至函谷关下集结,交由李定邦统一指挥,帮助其守关,而对于翠云山中的防守,牛魔王也不敢大意,二十万妖兵严阵以待,日夜查防,确保翠云山万无一失。

安排好翠云山上的妖兵之后,牛魔王又亲入长安城,面见唐皇李渊,二人在密室之中商议之后,牛魔王带着大唐国一百位金仙供奉,持着唐皇虎符,自禁卫军中抽调了二十万精锐虎贲,也是分成四军,交由三霄、杨戬、羽冀等人统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秘密向函谷关集结,到函谷关后交由大将军李定邦统一指挥,如此,函谷关中兵力达到了八十万,对付西方的进攻当可无虞,只是兵虽然有了,法力高深的战将却是多有不足,于是牛魔王自长安城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