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 / 2)
王:如果能,我宁愿做这样的人。但我目前还不相信我能。
白:看看,人家罗宾说“相信你能你就能”还是有道理的,你不相信你就不会去做,一切都不可能了。
王:我不相信是我还有理智,知道我一个人是万万无法做到的。我还是会去做,但我会发动大家一起做。这一件事成功一半,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白:理想主义者。
王: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游走,精英与“愚民”的比较,我已经对生存之外的一切看的很淡。我其实很贪图享受,曾经连续两个月每天下馆子吃饭,增重差不多十公斤。但我也可以很快地瘦下来。当我能够用我的理智说服自己去实践内心的想法时,我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我开始了。我一直害怕大家误解我,因为我从小就发现一种可怕的现象,人们对崇高很鄙视,真的,这实在太可怕了。即便大学生活很堕落,非典时期窝在宿舍狂看电影,看了许多大家不愿承认看过的,但我仍然相信,这只是表象。我们仍然渴望美好。我们只是被这个商业化的社会蒙蔽了。克服对自己力量有限的恐惧,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深藏着美好,不要害怕被伤害,其实,大多的伤害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白:这回真的要被尿憋死了,五个小时啊,你速度太慢了
王:对,的确很慢。这就是一种有限的情况。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周其仁教授说,人一辈子能够做成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很好了,的确如此。你一个小时可以背多少单词如果这个量少的让你心惊,你能够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去背单词吗你的意志足够你将那些成功学的理论方法付诸实践吗这都是个人的有限的表现。我们需要合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的勉励劝进。哈贝马斯的理论值得称赞。
白:死了死了。
王:自己的潜能可以激发,比如海明威站着写稿子,速度快且凝练。完全依赖他人是不行的,完全不依靠他人也是不行的。辩证法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应该加大对大脑以及神经科学的研究。我们应该学会用理智指导自己制定计划。我们应该学会热爱生活并去让生活更加美好。我们应该学会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
白:完了晚了完了。
王:不说了,免得出人命。没说清楚的地方下回讲。
由经验和体验谈终极哲学
第三讲完结篇,价值、意义、存在、爱、工作及人类的未来
背单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词思义看义思词,人却往往做不到,大学时期是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因为没有监督而浪费的时间太多,不妨结成兴趣小组。依靠个人的力量,怎么励志都是白费。
白:这么快就结束,很让我伤感。
王:的确,让我很伤感。
白:这两个句子有差异吗
王:这种语序上的差异自小就伴随着我,我经常说一些似乎语序被颠倒了的句子。我不明白为什么。后来研究成功学发现“气死我了”和“我气死了”的比较还是可以用在我身上的。
白:差别是什么
王:气死我了,潜台词是生气不是由我控制的;我气死了,潜台词是说我这个主体对某件事很不满。类比一下,很让我伤感,“很”修饰“让”,虽然大多人都不使用这种方法,却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一种被动、消极的人生态度。这种用法和河南某地的方言有关系,如“很让俺干这干那”,其语法功能在于指称某个“不在场”的主体。另一个句子,虽然仍旧是某个“不在场”的主体担任句子主语,但“伤感”这种情绪却是“我”发出的,程度词“很”也是我所能控制的,就是说,我觉得我很伤感,究竟有多伤感,并没有客观性可言,也许,我嘻嘻哈哈地说这句话,也许,我痛哭流涕地说这句话,都可以。
白:似乎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语言这东西很神秘啊。
王:相关的一些材料太多,我会将其放到“科普”卷里,这次要讲的主要是价值、意义、存在、爱、工作及人类的未来。
白:这么多空泛的概念我们怎么能讲明白呢
王:我们从经验和体验出发很容易讲明白的。我昨天晚上,不,今天早上,感到非常的空虚和伤感,我回想我这25年所作的事情,发现我一直在寻找某些东西,但我一直没有发现自己在寻找什么,也很少能够意识到我要寻找某些东西。
白:你要寻找什么
王:价值和意义。
白:好笑。你是不是觉得你特别与众不同
王:没有。我觉得我和每个人都有相似之处。我小时候有个外号叫作“打破砂锅”,因为我常常把人问得无法回答。现在,那些问题是什么我都忘记了,但我知道有一个方面的问题我没有问过。
白:奇怪,怎么会什么都不记得却能知道有哪些没问过呢
王:关于“性”的问题我是绝对不会去问的。但现在想象一下,弗洛伊德还真的是非常厉害。可以说,人一旦非常认真地说起实话来,真理就在不远处。
白:你是指人类文明依靠“性”作推动力吗你那种拿着一种说法随便往每个人身上套的做法很危险啊。
王:这是没有学会马克思哲学的人才会产生的想法。马克思的风流事我们不说。伟人的事我们也不提。个性是存在的。我们要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