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史前十万年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非洲大草原并不是万里平川,沙漠当然也不是一目千里,大大小小的丘陵、小山也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大多数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都在一百米以下,最高也不过接近两百米。

这次目击地点约二十公里远的地方就有一座曾斜梯形的山峰,高约有一百二三十米高,这已经算是高山了,而且面积大,敦厚雄实。从独木桥过去约有十五六公里,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昨天他们只进入了三公里然后就返回来休整了,今天大家都饱含热情登上那座高山。

路线越走张凡虎越觉得越不对劲,他们已经在缓缓登山了,这是山脚的缓坡,光这片缓坡长度就在一公里以上,所以不注意还不知道已经在上山了。但是在他们上山的时候那条河流居然还是在据他们二十余米远,现在倒像是河在跟着他们走了,而且这河已经被十余公里长的河流过滤了,但是清澈度居然与上游一样让人看不透河流在变深。

张凡虎让人停下,然后单独走近河,劈开眼前茂密的灌木丛,张凡虎蹲下向河面平视过去,这才发现河已经变窄了许多,只有八十余米了,而且居然有很明显的河沿,也就是说张凡虎他们已经比河面高了不少。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凡虎脑海中诞生,这让他以此为点继续深入猜测,越来越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却很有可能。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张凡虎决定暂时不登山,而且向河边靠近,因为他觉得他找到河流的终点了。

众人在倾斜的山脚沿着河流慢慢前进,他们离河面也越来越高,现在距河面已经有两米上下了。

“轰”一阵轰鸣声渐渐传入众人耳朵,并随着继续前进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巨大。族人们对这种声音很陌生,虽然能猜测出一点,但是却没有张凡虎知道的清楚,这明显就是瀑布

这不是一般的瀑布,因为瀑布都是从高处向低处,而不是向着山脚,除非有洞

这轰鸣声明显与一般瀑布那种震耳欲聋的霸气轰鸣不一样,如果说一般瀑布的轰鸣就像一个壮汉的爽朗大笑,现在的就像一个被捂住嘴了的笑声。

十余分钟之后,众人来到距河面二十余米高的一座小悬崖上,下面数米就是一个二十余米宽的洞穴,高也达十余米,奔腾的污浊河流就源源不断流入这个座小山的巨口。

“啪”张凡虎蹲下来,小心地拨开树叶,然后撬起一块石块,这块石头下边上赫然有一条虫,一条灭绝与两亿八千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第二卷:跨越的文明第四十四章:入古洞第一更

三叶虫这的确只是一种虫,但却是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

如果问任何一个人知道史前什么动物,一般的人会说灭绝于一万年前的美洲猛犸象、剑齿虎;数十上百万年前人的猿人祖先;灭绝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

但殊不知如果没有距今五亿六七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初期与最早小壳动物群一同出现的三叶虫,那绝对没有现在这个绚丽多姿的世界。

当时的小壳动物群主要是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喙壳类、低等的软体动物等等低级海洋生物,这些动物给三叶虫带来了丰富的食源,让它们自由进化,最后化为高级的脊椎动物鱼,然后进化为两栖、爬行,以致最高的哺乳类。

在那时的海洋中,三叶虫还没有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它们横行霸道,迅速发展,整个寒武纪成了三叶虫的世界。五到四点三亿年前发展到高峰,那时它们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就是海蝎子,甚至有可能海蝎子就是它们在长达一亿年的进化时间中进化出来的一个分支。

与海蝎子一样,有的人认为它神秘灭绝于两亿八千万年前,有的认为它们在那之后四千万年的二叠纪才完全灭绝,前后在地球上生存了三亿两千万年,这是一类生命力极强的生物。

“啪啪啪”张凡虎接过智灵手中的军刀,小心翼翼地挑开多余的岩石,最后露出一个长达半米的三叶虫化石张凡虎张大嘴巴,看着三叶虫吞了吞唾沫震惊。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三叶虫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样都会向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向进化,也可以说它们是随即进化、变异,只不过剩下的就是适合环境的种类。

三叶虫演化出了繁多的种类,有的长达七十厘米,如一条十公斤重的鱼;有的只有两毫米,芝麻粒大小。但是一般的三叶虫都只有数厘米长,二十厘米以上的就算大的了,如在我国昆明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曾经发现过长度为三十厘米的三叶虫最早形态,那就算是三叶虫中的巨人了,但是在张凡虎手中出现的三叶虫化石却远远超过它。

三叶虫背壳纵分为三部分,因此名为三叶虫。生活在三亿六千万到两亿五千万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的代表性三叶虫背部看去三叶虫为卵形或椭圆形,现在一般说的三叶虫即是说的那时候的三叶虫。

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之后,三叶虫很多分支都繁衍得相当兴盛。但是泥盆纪后期的大灭绝,使除了蚜头虫目之外的三叶虫全部灭绝,剩余的成了三叶虫的代表。逃过劫难的蚜头虫分支进化出了拥有流线型的身体,但身上没有刺和装饰。

张凡虎用手磨砂着这一大块化石,感到一种难以置信:这只三叶虫的样子明显就是三亿年前大灭绝前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自己的血统流传下来,但是这块化石形成年代大概就数百万年,绝对不超过一千万年由于三叶虫的背壳坚硬,所以容易被保存成为化石,数百万年的时间足够了。

另外,人类自从两百年前发现三叶虫以来,只在南美的哥伦比亚、北美的美国纽约、亚洲的我国云南和欧洲的德国发现有三叶虫化石,从来没人在非洲发现过,而数百万年前的非洲也不适合三叶虫生存。

它们从何而来

张凡虎摇摇头,暗自苦笑,又只有用“史前十万年的世界与现代人推测的大不一样、大自然很神奇有很多现代人类未了解的隐秘”来搪塞自己。

入洞张凡虎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