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2 / 2)
“老于将那枚袁大头贴身揣好,再次摸了摸坑底儿的棺材,发现里面的骸骨都给清理干净了以后才爬了出来。
爬出来的老于,先是扛着铁锹回到自己父母的坟前,好一顿哭啊,反正就是自己不孝啊、没后啊那一套嗑儿,随后分几次用草篓将自己爹妈的骨头移到李财主家的坟坑内,根据自己的感觉,将爹妈的骨头排列好并妥善的放到李财主他爹的棺材内,随后把土填满。但那块墓碑,老于至始至终都没动,他不傻,知道要是连碑都换了,那就真是找死咯。
老于扛着锹,看了看李财主他爹的骨头在坟地外面散落了一地,未免有些于心不忍,这特么做人要厚道啊,于是就将李财主他爹的骨头拾掇拾掇又特么给放到自己家的坟坑里去了,当然,中途可能掉了几根骨头,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人,掉就掉吧。等将李财主他爹的骸骨埋好之后,这才放心的回家睡觉去了。
当初我姥爷只是让老于把自己家祖坟内的尸骨移动到李财主家的坟坑内,并没有要求老于将两家的坟墓对调。结果老于自认为发了善心,让李财主他爹的尸骨入土为安,给丫埋到阴面的坟地里去了,这反倒是害了李财主,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谁让李财主平日里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呢。
老于回到家以后,辗转反侧的睡不着啊。为嘛啊你要是认为是兴奋的就错咯,老弟,还特么是饿的。贾树啊,你是没挨过饿啊。”曹哥还打算往下说,就被我打断了。
“曹哥,刚到北京那天,我去掉当年的学费,兜里就剩三十元钱,我怎么活到现在的我说这话曹哥你可能都不信,老北京地道的炸酱面我一顿饭可以吃四大碗,外加一只油乎乎的北京烤鸭,吃完以后我还能一个人消灭一个大西瓜外加十几个香瓜;同样,我也可以连续一个星期只吃三个馒头就方便面的调料兑成的汤。所以别跟我诉苦,我能活到今天,吃过的苦不比你少。”曹哥总以为年纪比我大一些,经历的事情就会多一些,却不知道有些事情跟年纪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说句不好听的,曹哥这辈子也去不了北京的天上人间,甚至连东莞那些高级的桑拿房都去不了,而我是真不想去前者,因为里面有我不想看到的人,至于后者,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真想见识见识。
曹哥摆了摆手,“我继续,我继续。”
“我没别的意思,曹哥,你就专心给我讲讲关于你们家看风水的故事吧,对,就讲你们祖传的那个隐龙诀”既然曹哥都给我台阶了,我要是不下,那就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老于掐着那枚袁大头,反复合计都买些什么。这一想不要紧,肚子就更饿了。无奈之下,老于来到厨房喝了几瓢凉水,本想垫垫饥,结果却害的肚子疼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老于就掐着那枚袁大头去米店买了两大袋白面,进口的美国富强粉啊。就这样,还剩了几分钱呢。用这几分钱,老于吃了几根油条,喝了碗豆浆,心里这个美,然后扛着面粉回到家中。
回到家的老于就开始和面蒸馍馍,估计老于是害怕面粉被人偷走,一次蒸了一袋面的馍馍啊,这不是要疯嘛,整整装了几大笸箩类似筐的一种工具。
看着笸箩里的白面馍馍,老于心中这个美。哎呀,这么多年了,可算能吃饱了。要是按照我姥爷的说法,只要将自己家的祖坟移到阳面那个地方,将来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富裕,一想到这,老于恨不得跳起来喊上几嗓子,来抒发内心的激动之情。
老于这边正高兴呢,就听外面的邻居嚷嚷日本人要打过来了,老于心想,这面粉虽然好背,但逃荒的时候,上哪儿找地方生火做饭啊还是都做成馍馍安全。
反正自家的柴火有的是,自己也吃饱喝足了,有得是力气,趁现在赶紧把剩下那袋面粉给做咯。
说做就做,老于得得瑟瑟的再次来到厨房,开始生火做饭。周围邻居都很诧异啊,这老于今天是抽什么疯了,烟筒冒了一天的烟,这是打算把自己熏饱啊
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黄河决口
“老于这是要疯啊,这一天下来除了和面就是蒸馍馍,自家的几个笸箩装满了以后,就用当初扛大个的时候拿回来的麻袋装,一副不将面粉用了誓不罢休的劲头。
那是整整忙活了一天半了,老于总算是将面粉都蒸成馍馍了。装了三大麻袋外加几大笸箩,老于看着眼前的劳动成果,心里那个美,这尼玛能吃上一个多月了,太过瘾了。
在说李财主,自从卖了祖产搬出来以后,总是心神不宁,就是害怕自己的金银细软被人偷走,于是几天一挪窝,那就跟地道战似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他这群姨太太折腾的,就差骂娘了。
打两家的坟地换完能过了不到一个月,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黄河决口了。
那特么就是发洪水啊,老百姓也不知道啊,一下子就给干蒙圈了,李财主和老于也不例外,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都傻逼了。
老于看到洪水来了,抓起袋馍馍就往外跑啊;李财主更是没人性,那些姨太太和子女,全特么爱哪儿去哪儿去,自己背着那箱子金银珠宝就开始逃命。
我寻思吧,李财主的想法一定是老子只要有钱,老婆可以再娶,孩子可以再要,钱要没了,那就啥都没了,你说是不是这个想法”老曹瞅着我的眼睛问道,“继续,继续”我能说啥,主要就是听老曹讲风水的故事嘛,赶紧讲得了,一个劲儿的问我烦不烦啊。
老曹点了根烟,继续说道:“可人跑的再快也快不过洪水的速度啊,俩人没跑出去多远就被洪水给困住了,于是一人找一棵比较高的树爬了上去,等待洪水退去。
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呢,老于爬上去的那棵树离李财主爬上去的那颗树相距也就两米左右,这俩人一个抱一袋子馍馍,另一个背一箱子金银珠宝,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生怕对方抢走自己的宝贝。
要说老于是认识李财主的,因为他在打短工的时候也给李财主家干过活儿,可李财主的抠门老于也领教过,那是干了一天的活儿,连口水都不给喝的主儿啊,所以这次老于索性装作不认识;而李财主上哪儿能记住老于啊,人家身份多金贵啊。
俩人在树上的第一天,可以说相安无事,老于饿了就掰半拉馍馍就水吃,李财主则一个劲的盯着老于,生怕对方抢走自己身后的小木箱。
第二天洪水依然没有退,而且又涨高了几尺。老于抱着树杈在那无聊的看着水面飘过去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