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2(2 / 2)
这样的飞机可以进行垂直起降,又可以用比直升机高两倍多的速度前进,同时它的机舱容量更大,可以同时乘坐三十二人,并携带不少重装备。有了这种更好的登陆利器,铁血军的机降部队虽然晚于帝国海军的直升机出发,却以更快的速度最先抵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落在地面上,铁血军拿出了各式单兵导弹,这些导弹是专门为轻步兵准备的,它们分为反战车导弹、防低空导弹等类型,可以有效的补充轻步兵所缺少的重型武器。铁血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机降兵联合作战,他们很快就控制了方圆数公里的地区,并截断了轴心国海岸防守部队的归路,在并不激烈的战斗之后,海岸部队集体投降了。
海峡两岸的大片土地很快被占领,那些被炸毁的军用机场被优先修复,铁血军空军的大批金雕6型战斗机很快进驻这些地区,有力保障了中华帝国舰队的制空权,在占据了足够落脚之地以后,大军并未深入内陆。
这一次运输舰带来的陆军部队不多,只有二十多万人,他们防守有余进取不足,何况彭德超的目标并非大陆,而是轴心国最后一支海上中坚力量,如果因为攻击内陆而耽误了战机,那就得不偿失了。
越过海峡,舰队继续向地中海深处驶去,沿岸的轴心国空军企图进行拦截,但在与他们明显有代差的舰载机,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地区的陆基飞机掩护下,舰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知道此次海战关系重大,蔡廷元也开始了新的进攻。在高弘将两个集团军转移到南方次大陆之后,蔡廷元有了足够的兵力,他立刻发动了新的攻势。大军从亚历山德拉港出发,沿着海岸线向西进攻。
铁血军舰队进入地中海,将轴心国集团西大陆与南方次大陆之间的联系切断了,大量给南方次大陆提供的补给由于海空的被封锁而无法运过去,南方次大陆殖民地出产的大量粮食同样无法运到西大陆去,两个战场的作战物资顿时紧张起来。
借着对方补给严重不足的机会,蔡廷元调集一个机械化集团军的兵力,向突尼斯港发起了进攻,而在附近担任封锁任务的帝国舰队两个中华级战列舰分舰队也加入了进攻的行列。
亚历山德拉港距离突尼斯港有近两千公里的距离,但在铁血军舰队推进到巴尔干地区南端的时候,大半个地中海的制海权已经落入了铁血军舰队的手中,不但将哈尔西的舰队被困在爱琴海中,还让北约盟军的运输舰可以自由穿梭于地中海的南岸,将必要的补给物资通过海运快捷的补充到前线。
第七百三十三章爱琴海战上
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蔡廷元的部队以猛烈的火力炮击突尼斯港,将轴心国的戍守部队打得损失惨重。制海权的丢失让陆战打得相当被动,哈尔西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他们将要面对的注定是失败的结果。
在与轴心国空军部队交流之后,他们决定联合出击,与铁血军舰队决一死战,以夺回地中海的制海权,否则哈尔西的舰队将只有被毁灭。
经过充分的准备,轴心国集团开始了全面的反攻。哈尔西率领着由轴心国最后的四十五艘航母组成的混合舰队驶出爱琴海,向着铁血军舰队驻扎的班加西港驶去,他们将以自身为诱饵攻击对方舰队,以便将对方舰队吸引到靠近北部的海岸附近来,让陆基飞机实行绝杀。
早在数天前,彭德超就注意到了卫星照片上的异常,在西大陆南岸,轴心国所控制的各个军用机场都忙碌了起来,大量飞机被从北方抽调到南方,仿佛要有什么大的行动一般。
果然在几天之后,哈尔西的舰队就出航了,他们刚一出港,在高空中进行侦察的黑羽式战略侦察机就发现了他们,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照射下,那么庞大的海军舰队根本无所遁形。
在得知对方主力舰队已经出航之后,彭德超还重新调阅了最新的卫星图片,他发现在爱琴海西岸的诸多港口已经变得相当空旷,而这些地方一直都驻扎哈尔西舰队的港口。
在确信对方的主力舰队已经全部出港之后,彭德超也命令铁血军舰队出港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有要求冯钜的舰队出港迎战,而是让他们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准备进行增援。
冯钜也察觉到这次行动非同小可,他立刻通过无线电通知了位于南部军区的蔡廷元和地中海军区的高弘,让他们严加戒备。两人接到消息之后,也知道情况严重,他们立刻起飞了自己的侦察机,对当面敌人进行严密监视,同时命令所以机场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带领着庞大的舰队行驶在无垠的大海上,此时刚刚晋升为海军元帅的哈尔西也满手是汗,他的心中完全没有必胜把握。当初意气风发,被他认为是不可战胜的航母舰队,现在看起来却是那么弱小。
哈尔西与尼米兹是好友,在大战之前,他们也是最为坚决反对开战的将领,实际上尽管在战前海军的优势最为明显,但以尼米兹和哈尔西为首的海军将领们,却是最激烈反对开战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很清楚海上的作战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陆战或许可以利用崎岖的地形,利用各种特殊气候以弱胜强。但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战斗就是硬碰硬的对决,任何一点技术上的优势都有可能被无限的扩大,转化为超越数量优势的胜势,而技术优势却恰恰是中华帝国最为擅长的地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着绝对的数量优势,他们依然很清楚轴心国集团的舰队是无法战胜中华帝国的,尤其是在这个制空权决定制海权的时代,有着密布于东大洋上的海岛机场,中华帝国已经先立于不败之地了。
尽管两人反对开战,但他们并非不识大体的人,在政府宣布开战之后,他们还是全身心的投入了战争之中。尼米兹在袭击珍珠港的战斗中一战成名,但随后他却被海军部的官僚们束之高阁。由于他的正确意见没有被接受,造成了波士顿帝国整个远洋舰队的覆灭,现在哈尔西面临着同样一个艰难的选择。
如果退守爱琴海,将地中海的制海权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