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3(2 / 2)
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知名的半兽人。他们一般被描写为粗野、狂暴和不讲道理。一般他们被作为野蛮的代表,半兽人马的形象也用于象征男人被自己的肉欲所困,是动物性冲动的陷阱。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好色的半兽人代表人性中未开化,无法无天和本能的一面。
在拉庇泰王的婚宴上,半人马人试图诱拐新娘,奸淫女宾,并用树干和石头袭击东道主。拉庇泰人最终战胜了半人马人,象征知识和理智战胜本能和动物情欲。
除了西方神话外,在埃及的神诋系统中也有很多半人半兽的怪物,其中也有一个半人半马的,只是地位不高,我已经记不住它叫什么。在中国早期的神也都是半人半兽,如女娲和伏羲兄妹就是人首蛇身,但是半人半鹿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我突然想起了我和龙随云在半路上所见的那具尸首,半截梅花鹿,半截女人,结合起来和这个雕像是那么的吻和,只是远没有雕像的雄壮强健,当时我还以为是两具不同尸体的残骸,并没往半人半兽方面想,现在看来,难道那一具是这个雕像的后代的尸体。
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世界有可能存在半人兽,我是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由于生物的天然隔绝,跨种的动物会产生生殖隔离。而人和动物之间的遗传密码差异非常大,人类的生育密码非常复杂,男性身上有一套,女性身上有一套,只有男女生育密码配对成功的前提下,精子才能与卵子顺利结合,才能成为一套完整人类发育密码。受精卵进而发育成胚胎,再发育成个体,好比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异类物种之间不可能互相开锁。
用一种动物的精子给另一种动物的卵子受精,受精卵中两种生物的基因各占一半,生出个和父辈、母辈都不一样的怪物来,目前的技术手段要做到这点的几率几乎是零。因为每个物种都有各自的生育遗传密码,而物种之间的密码千差万别,互不匹配,所以这道屏障很难突破。
事实上,科学家一直在进行物种细胞之间基因交换研究,比如将一段人的基因嫁接到动物细胞的基因上,或将动物部分基因接到人类细胞基因上,使这个细胞产生某种特性,医学将此叫做“生物材料”,以达到科学研究或治疗疾病的目的。比如把人的基因嫁接到猪体内,让猪体内长出含人类基因的器官,然后把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排斥反应就有可能减弱甚至避免。但这种研究目前仅限于细胞层面上,而细胞要发育成胚胎、器官乃至个体,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目前还无法做到。
但我在遗传学的一位导师却持不同的观点,他坚持认为在三万年至一万年时的时间里,半人半兽曾经出现过,他曾经仔细研究过澳大利亚、南非、欧洲的岩画,他认为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和半人半兽共同生活的经历。他甚至相信在希腊或者巴格达的某个古老神庙地下收藏有半人半兽的尸体。
但他的观点被国内一些学者批评为“神创论”找证据,他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好在现在不再是扣帽子打棒子的时代,他还是教他的学,做他的研究。
但是在1991年科学家们发掘到世界首具完整的美人鱼化石,证实了这种以往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动物的确曾在真实世界里存在过。化石是在南斯拉夫海岸发现的。这具动物是雌性的,大概生活在12万年前在附近海岸出现,这是一种上半身人下半身鱼的动物,美人鱼高160厘米,腰部以上像人类,头部发达,脑体积相当大,双手有利爪,眼睛跟其他鱼类一样,无有眼帘。化石保存得很完整,能够清楚见到这种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还有强壮的双颚,足以撕肉碎骨,将猎物杀死。
这是第一次有实证的化石出现,但这具化石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拼造而成的,随后南斯拉夫分崩离析,内战不止加上西方国家的武力打击,这一具骸骨化石下落不明,只留下几具照片供后人评说。
第八卷六十四章鸽子鱼
徐惠把我拉下祭坛,我还在胡思乱想,李大哥他们半躺在第二层台阶上,面色很难看,曾为说他们看到一个庞大的黑影在前面的金字塔下一晃而过,两只眼睛又圆又亮,让人不寒而栗。
我们四下巡视,并没有发现他说的那个庞然大物,空气中弥漫着腥臊的味道,众人又渴又饿又累,两眼发晕,徐惠又要下到下面看看水质怎么样,怎么好意思让一个女同志连续作战,这件事我就自告奋勇,一马当先了。
我和曾为带了水壶下到了底部,围绕在祭坛旁边到处有深浅不一的水沟,水质还很清澈,用手试度冰凉刺骨,这周围到处是燃烧的熊熊烈火,怎么水还是这么凉,打上一壶,闻了一下,并没有什么异味,放了一片饮水消毒片,带了上去。
我喝了一口水,有点腥,但没什么问题。曾为突然跳下去,连扑带抓,然后跳了起来,手中竟然有一条一尺多长的鱼,我大喜,在外面的洞穴里,我曾经观察过地下水,但没有见到明显的有生物生存的痕迹,再加上光线昏暗和忙着逃命,就没再仔细观察。
这条鱼,体扁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背古铜色,头小,口小且呈马蹄形,长须一对,头长为口宽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齿末端斜切,胸鳍末端不达腹鳍起点。猛一看有点象鲤鱼,还有点象鸽子。
这是一条北方铜鱼,硬骨鱼纲,鲤科,俗称鸽子鱼,因其形似鸽子而得名。鸽子鱼是黄河流域特有的珍贵鱼类,主要分布在甘肃靖远至宁夏中卫一带约200公里的黄河河段,在汾河、渭河也有分布。志书彩鱼所云:“山岩之上鸽子最多,涉入黄河即变鱼,味最美。”鸽子变鱼不堪信,但鸽子鱼肉细腻白嫩,具有提气补虚,滋阳补肾的功能,是老弱病残者的滋补佳品。
我脑子有些晕,这水里有鱼说明两点,第一,可以给洞穴里生物提供食物,这可能也是洞穴里有着这么复杂生物系统的一个原因;第二,陈世安他们用鱼往外递信息并非完全是杜撰,这里的水系和外面黄河水系相通。
曾为用最快的方法把鱼清理了一下,他本来还想再抓一条,我心里却有些发毛,周围的暗影里有多少未知的东西对我们正虎视眈眈,还是人多安全一些。
鱼不大,每个人也就二两左右,但异常的鲜美,只是吃了以后腹中更加饥饿难耐。看了看大家的体力都在恢复中。让人郁闷的是范教授的体力稍有恢复就激动的指着祭坛,他说祭坛和坟墓的关系很复杂,应该是先有祭坛后有坟墓,然后从埃及到中国,从美洲到欧洲地讲了一通,要不是徐惠转移他的注意力,估计他还要在跟我们讲上中国古代陵墓文化史。
李大哥看着范教授,眼里全是忧虑,我也明白他的忧虑是什么,范教授的状态过于亢奋,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但这种状态能支持多久,一旦亢奋过去,他的精力就会全部耗完,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徐惠在地面上用匕首上划出了周围的示意图,在我研究半兽人雕像的时候,徐惠已经仔细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