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2 / 2)
殷氏将自家亲自放于木板之上,推入洪江,目送木板飘走,只祈求老天保佑。
却不想此子到底来历非凡,或者是老天听到了殷氏的祈求,天见可怜。那木板载着陈光蕊之子径自漂到了洪州金山寺脚下。
那金山寺中长老法号“发明”,乃是修真悟道之人,已得无生妙诀。
这一日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一生小儿啼哭,心念一动,却是急到江边观看。只见那涯边一片木板上,睡着一个婴儿,长老见此慌忙救起。
又见的婴儿怀中血书,知晓其来历,却是抱回寺中。更为其取了个乳名,唤作“江流儿”。
可惜法明长老佛法精深,但却是出家之人,又是个男子,岂会抚养孩子没得法,只好报了“江流儿”下山,寻得好人家,托人抚养,更是将那血书紧紧收藏。
如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儿年长一十八岁。长老见其颇具慧根,又有向道之心,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有一日,暮春天气,金山寺一众僧人同在松阴之下,讲经参禅,谈说奥妙。
那酒肉和尚乃是玄奘之师兄,生性本就高傲,又不满自家师尊总是偏心玄奘,早已怨恨已久。恰巧此番被玄奘难倒,酒肉和尚抹不开情面,却是大怒,朝向玄奘骂道:“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什么鬼”
玄奘本与人和善,被他骂出这般言语,却是气之不过,当下便入寺跪在师父门前,眼泪双流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再三哀告,呼声惨烈,却是向那长老祈求,求问自家父母姓名。
长老闻言,却是走出房门,望着地上的玄奘,神色不变道:“你真个要寻找父母”
“身体发肤受诸父母,玄奘岂会不思报父母生身之恩德”
玄奘闻言,却是拜倒在长老跟前,言语恳切,情感真挚。
“痴儿”
法明长老见此,却是轻声叹息了一声,而后开口道:“可随我到大堂里来。”
玄奘见此,却是起身跟着长老进到大堂,见得长老到重梁之上,取下一个小匣儿。
打开来,取出血书一纸,汗衫一件,交给玄奘。玄奘心下好奇,将血书拆开读之,才生平第一次晓得了父母姓名,以及被那稍子刘洪加害的冤仇事迹。
玄奘读罢,心中凄楚非常,却是不觉哭倒在地,对着自家师尊道:“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十八年来,不识得生身父母,至今日方知有母亲。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长老闻言,摆了摆手道:“你要去寻母,可带上这血书与汗衫前去。只装做化缘僧人,径往江州私衙,或可与你母亲相见。”
玄奘依了师尊的嘱咐,就扮做化缘的和尚,径至江州。正好此时刘洪又有事出外,也是天教让他母子相会,玄奘就直至江州私衙门口化缘。
那殷氏前夜里却是做了一梦,梦见月缺再圆,不禁暗自想道,我婆婆不知音信,我丈夫被这贼谋杀,我的儿子抛在江中。倘若我儿有人收养,算起来也该长大成人了,此梦莫不是预兆近日我母子将会相认。
正沉吟间,忽闻得私衙前有人念经,更有呼声传来,像是“化缘”的和尚。
殷氏闻声,却是心念一动,赶忙起身行至大门外,果真见得一年轻和尚,眉清目秀,面容俊朗,开口问道:“你是哪个寺庙的和尚”
玄奘闻言,却是开口答道:“贫僧乃是金山寺法明长老的徒弟玄奘。”
殷氏闻言,却是神色微动,轻声道:“既然是得道高僧的弟子。”
心中却是不疑有他,便将其叫进衙来,吩咐下人坐好斋菜,拿来与玄奘吃。
更是细细勘察他的言行举止,眉目之间更是觉得与自家逝去的丈夫一般无二。却是心中暗惊不已,将一旁的婢女打发下去,关上门窗,对着玄奘问道:“你这小师父,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姓甚名谁可有父母否”
玄奘闻言,却是面露悲戚,对着殷氏答道:“我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说起来,冤有天来大,仇有海样深我父被人谋死,我母亲被贼人占了。我师父法明长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寻取母亲。”
殷氏闻言,心中大惊,但却面不改色,开口问道:“你母姓甚”
玄奘见此,却是轻微叹息一句,望了一眼殷氏道:“我母姓殷,名唤温娇,我父姓陈,名光蕊。我小名叫做江流,法名取为玄奘。”
殷温娇闻此吗,终是面色大变,望着玄奘道:“殷温娇便是我,也的确有个孩子,但你如今有何凭据”
那玄奘闻得眼前之人便是自己的母亲,当即双膝跪下,哀声大哭道:“我娘若是不信,见有血书汗衫为证”
殷温娇取过一看,果然是真,双目含泪,与玄奘母相拥而泣,小半晌却是回过神来,对着玄奘大叫道:“我儿快快离去”
玄奘闻言,面色疑惑道:“十八年来不曾识得生身父母,今朝才得见母亲,教孩儿如何割舍”
殷氏闻言,微微一笑,见得玄奘如此孝顺,却是对那法明长老感激非常,对着玄奘道:“我儿快火速抽身离去那刘贼若回,见你再次,恐怕认出你来,必害你性命待我明日假装一病,只说先年曾许舍百双僧鞋,来你金山寺中还愿。到那时节,我有许多话与你细细说言。”
玄奘见此,只要依言,对着殷氏三跪九叩,双目含泪,转身离去
却说自从那一日见得玄奘之后,殷氏却是心中忽喜忽悲,茶不思饭不想,备受煎熬,竟连身形也清瘦了许多。却是被刘洪知道,问其何故。
殷氏闻言,自然托言,说自家幼时曾于长安佛寺当中许愿,要施舍众僧众一百双僧鞋。而近日偶做噩梦,梦见一僧人手执利刃,索要僧鞋,因此惶恐。
刘洪闻言,却是轻笑一声,道:“些许小事,何不早说”
当下却是吩咐衙门当中左右衙役,下令让江州城内百姓,每家要置办僧鞋一双,期限五日。
须臾,江州百姓尽皆付缴僧鞋完毕。殷温娇见此,却是对那刘洪说道:“百双僧鞋已然足够,只是这江州偏远之地,有何寺庙好去还愿”
刘洪闻言,却是不以为然,轻声笑道:“这江州虽然不大,但却有金山寺、焦山寺两家佛院颇为有名,随娘子喜欢便去一个。”
殷温娇闻言,神色一动,却是露出些许讶然之色道:“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