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5(2 / 2)
运足法眼观去,却见无量功德金光在洪荒天外混沌当中凝聚。即将落下。
“看来,西游就要结束了。”
轻声嘀咕了一句,红孩儿却是站起身。而后朝向大殿之外,而去。
半日之后,红孩儿却是来到了西梁女国,微微望了一眼皇宫大殿当中紫霞三人。而后摇了摇头。朝向毒敌山中而去。
“你来了”
刚到琵琶洞门口,便见得洞门轰然打开,一身红装的琵琶仙一脸笑意浅浅的迎了出来。
“我来了”
微微一笑,红孩儿却是随着琵琶仙走进洞中。
“眼看西游大劫就要结束,我等也算是功行圆满。”
伸手从一旁的丫鬟手中个接过香茶,亲手奉给自家爱郎,琵琶仙眼中,却是满心的欢喜神色。
“结束”
见得琵琶仙那般小女儿作态。红孩儿却是微微一喜,心中一荡。开口笑道:“天地大劫难以预料,况且我道门西游才刚开始。不过我却是要带你前往灵山,去了结些许因果。”
“这”
闻得这话,琵琶仙却是面色微变。圣婴口中之因果,自然是当初琵琶仙与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之间的因果。
当初佛祖如来化身比丘到天竺舍卫国中,为那国中赵员外一家诵经祈福,引得无数妖魔修士前来听法。期间琵琶仙刚刚成道,亦是偷偷前往。
哪想,释迦牟尼见得琵琶仙如此资质,却是欣然,欲出手降服作为手下,说不一定以后当可为佛门添上一尊佛陀。便广开方便之门,传了琵琶仙佛门镇教神通玄功与舍利金身。
琵琶仙也是果然资质卓绝,生具慧根,那佛门却是被其轻易领悟参习。释迦牟尼见此,更是欢喜,便要出手施展雷霆手段降服。
哪像那琵琶仙生性高傲,岂会轻易被人度化,便用自家至毒尾针,倒马毒桩蛰了如来佛祖,从容退去。
那佛祖化身毕竟只是化身,竟然在中毒之后难以自愈,颜面大失,亦是没有追赶,但二人之间的因果却是因此结下。
那多宝如来释迦牟尼生性最喜算计,睚眦必报,所以才说谤佛会遭报应。便是谤佛亦有罪,又何况蛰了佛陀
更何况那琵琶仙还从多宝之处学了佛门至高神通而去,“法不可轻传”,如此天大因果,琵琶仙却并不欲皈依佛门。所以原著当中会身陨在猪八戒的钉耙之下,变成一滩烂肉。
而如今,她既是红孩儿的女人,虽然因为红孩儿之诸般算计得以幸免遭劫,但那般与多宝之间的因果却是还在,所以却是还需要了结。
况且佛门二圣有意借用红孩儿手中散魄葫芦参悟轮回至道,红孩儿也早已答应,在大劫过后亲上灵山一趟,更有那小白龙敖烈、天蓬与佛门的因果,如此却是正好趁得此次一并了结。
“可是,那灵山乃是佛门二圣经营无数载的地盘,更有无数强者隐匿其中,乃是龙潭虎穴,这般贸然前往”
沉默良久,琵琶仙终是叹息了一声,露出微微担忧神色。
“嘿嘿”
闻得这话,红孩儿却是微微一笑,有些丝毫不在意,颇为自负的笑道:“难道还不相信我”
“我信”
见得红孩儿这般神色,琵琶仙却是微微一笑,而后笑道:“你这般说,我自然信,便是刀山火海,有你在,便什么都不怕了。”
“呃。”
闻得琵琶仙之言,红孩儿微微一愣,转头望向琵琶仙,感受到其眼中的满满情意,却是心中一暖,伸手将其拥入怀中未完待续。。
s:第二更,求支持,求票
第二百八十七章,传经东土,龙马小玉
“嗡”
洪荒三界,一道莫名的气机忽而生出,如同点燃了洪荒的夜空一般。
但见那漫天星辉大作,无量金光从洪荒各处冲天而起,朝向洪荒天庭与西牛贺洲灵山方向而去。道道强横的气息,如同一道道璀璨的流星一般,逆天而上,融入了洪荒寂静的星空当中。
令得那星空似乎也更加生动起来,如同有了神韵一般,将会整个洪荒三界照得透亮,如同白日。
“诸天星辰归位了么”
琵琶洞中,躺在云床之上,与琵琶仙相拥而卧,感受着伊人柔软的身躯,闻着那漂浮在空气当中的淡淡体香与暧昧气息,红孩儿心中涌出些许满足感。
那外界的异变自然难以逃过红孩儿之耳目,但在其眼中,便是那整个西游大劫功德又算得了什么唯有自己的家人,自己最亲近的人平安无事,方才是最重要的。
“怎么了”
感受到圣婴的异样,琵琶仙却是微微抬头,睁开慵懒的双眼,面上还带着些许未曾消散的红晕,目光迷离的望着红孩儿。
“佛门西游马上便要结束了,待得天一亮,我们便去灵山。”
轻轻摇了摇头,红孩儿却是微微一笑,低头轻轻在琵琶仙额头吻了一口。
“嗯”
琵琶仙闻言,乖巧的微微点头。此刻,她不是往日叱咤风云,名震三界,便是诸佛亦要退避的毒敌山琵琶仙子。
而只是作为一个小女人,乖巧的伸手揽住红孩儿的脖子,将头埋进了爱郎的胸膛,而后面带笑意的甜甜睡去
灵山之上。
却说那取经一行人到得西天灵山。拜见佛祖,却是蒙得佛祖赐下宝斋,使得佛祖跟前阿傩迦叶二位尊者跟随五人前往藏经阁取那大乘真经。
怎知到得藏经阁后,阿傩迦叶竟然示意五人,要想取得真经,须得奉上人事。这般作为。自是受了如来暗示,也是为了彰显佛门不可轻传,不可轻慢。
奈何那取经五人尽皆是身无分文之士,呃,就算有,谁又愿意花钱去买那劳什子真经还是替他人付账。
所以五人却是感到不悦,特别是那猴子竟然嚷嚷要带阿傩迦叶去面见佛祖,告这二人轻慢之罪。二位尊者见此,却是并不着恼。依旧将真经予了五人。
可惜,五人怎知,那所谓大乘佛法三藏,乃是虚数,真正著成典故的不过一藏而已。所谓“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