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4(2 / 2)
那不足观视其修,高挑身段,一脸笑意,遂低了头尾其而去。
道观后院洁净无垢,临后门处一室,侧门而处。若大户之门房一般。那女修道:
“此间便是汝宿处,毕竟男修,内廷中多有不便。”
“是小生晓得”
“咯咯咯,小生该是师弟呢”
那不足闻言亦是微微一笑。
“入此道观,当服吾管。不得高声语,不得与女修语。不得出道观,汝可记清”
“是”
“无召不得往中院去,只此间静修。汝可清楚”
“是”
那女修安排妥帖,便行去复命。不足定定儿瞧视其修身形转过一道辕门消失,乃回头入室中。
此已然密林幽深处,昏暗冷淡,无尘、无土、无人迹。不足收拾毕,于法袋中摄出一蒲团,静静儿坐地垂目入定。随后亦再无人来,那不足便自将自家收罗之典藏、真迹、竹木玉简、龟甲、兽皮之珍藏尽置案上,日日研读,乐在其中至于此观中所藏未及三载尽数为其浏览。那等寻常书目则早不在其目中矣。
道观中所藏有两卷兽本残卷。虽置秘阁中,然文字古旧。无人可以阅之。不足亦是无意中往查,见其凌乱在阁,尘土掩盖,信手取出,观之大惊,乃是上古符文。仙家所撰记也。遂成不释,日里研读,不稍释卷
此秘扎言及三界,道是三界之属为阴司、为物在、为灭界,三界同居而相杂,相生而相克阴司主往生,物在主造物,灭界主毁灭。万物居光明欣欣而向荣,黑暗缓缓而趋毁殁之,阴司收罗以六道而助其复生。至若凡、仙、神、圣之所属,无非物界之属地也。天地初成,有圣,其格致万物。后居生灵,后居相争,后居屠戮,后生三界。三界初定,万物有序,诸随其序生焉、灭焉。其后有大修、大仙、大神、大圣,皆能高而道行精深者,不受其律破三界,遂大乱生焉又无穷岁月,三界复立,而后又破如此凡无穷之变矣
不足深究此残卷,百读不舍亦不倦
一日,有道童来请,倒是一尘仙长有召。不足便出气居所来见。入得小楼,见那女修依然冷艳独居,品茶释卷。不足遂举手行礼,静立不动。大约盏茶之功夫,那女修道:
“步足是了汝好古卷”
“略略读得几本。”
“吾有古卷一本,早年得之古修秘府仙境,文字古朴不得其意,汝可一观。若有所得,告知即可。”
“是”
那不足颔首一礼,一道亮光闪动间,青色玉简飞来,不足将手一拿,轻轻巧巧取了此玉简而回。
其玉简皆太古之神文真言符箓所著,文笔较之不足之所识得久远甚矣,虽偶有所猜测,亦是难解其义。遂数年间闭门不出,潜心研读。
“七姑,那步姓之修尚在其居内不出”
“是。”
“真奇人也难道真识得其文么汝且去吧,紧紧儿盯紧斯修。“
“是“
九年初夏,不足掩卷而叹息。此书读罢,并无大用,唯三界之秘辛尔。道是物界中,众神修杀伐,无视天地玄机,强破宇宙律则,而终成圣境从此大自在,与天地同春也
不足独居处,其后院有一池塘,方可数十丈,水波不兴,静怡无声。唯水中游鱼数十尾,悄然戏水。不足围其水塘而行,直至天光昏黑。
次日午时,有道童复来相召,便随其见一尘。
“步足,可解的斯文”
“乃是记述太古时之神修杀伐者”
“闲暇时可否授我斯文”
“敢不从命”
“此变化腾挪之术,汝可一观。”
那一尘忽然将一玉简予不足,面上微红,上楼去了。不足观此微然一笑而去。
后五年,不足以今古文字对照之法,将那太古神文手书而出送一尘。那一尘间其译文墨飞扬,释义简而赅,大佩服知其非凡人,遂于一日亲临其舍。远观之,见其手抚一琴,坐潭边沉思,便信步而来。
“汝好琴瑟之术”
“不知仙长驾临,步足失礼了”
“可否奏一曲”
“此地幽静之雅居,一琴之音必破其雅,再无归他日于观外演一曲吧。”
一尘略一思衬道:
“善哉步足之心境过吾甚矣”
遂不语而归。
一尘心如明镜,自然明了此听雨观之雅在其幽也,若以琴言心,则门中诸弟子必感其义而生尘俗之心。则此地之幽,虽林幽、其居幽,然人心不幽,则幽必为琴破之,从此再无幽也
第四百一十八集
不老山外夏荷正盛时,山中却已然渐凉。烟雨迷蒙,静默悠远,此不足之心神也。其行重山之后,登临绝顶,俯察云海翻滚,遮蔽凡目。那大大小小峰峦如岛,风拂云海间流荡者非是云雾,倒似是那岛礁正移。忽然便是一块儿流云翻过,空出一座山峦,其上草木郁郁葱葱,似是绿云补上那雪白。谷中流云终是翻云而起,渐渐弥漫天地间,山峦复现,流云高起,那雨终是淅淅沥沥、幽幽怨怨飘零而下。
不足长声喟叹,将那一张古琴将出,凭空轻浮。其时其身独居大峰之巅,眼观天、地、幽谷,听细雨临峰,那琴音缓缓四散而去。
“山野林幽夜听雨,
竹林如裁叶如泣。
游子归来无觅处,
物非人非有可惧。
欲语欲诉难有问,
唯把一腔付琴音。
相逢相离皆是客,
同舟同行尽路人。”
和琴瑟渺茫之音,不足低声吟唱反复。
听雨观中诸修驻足而听,正是夜雨沙沙时,道观更幽,及闻得“相逢相离皆是客,同舟同行尽路人”两句时,那一尘不经太息落泪。
第二日,雨住天晴,淡雾缭绕,虹起林间,道观若隐仙境间。一尘早课静修毕,信步后庭之独舍,则数卷尽在,唯不足缈矣。案上之帛留不足手书之听雨一诗,其旁一玉简。一尘注目良久,取出玉简观视,乃是修行杂论之大圆满一篇,上附神文咒语遂收玉简,太息而去。
不足于此听雨观虽曰习文学仙术。然其悄然暗查史家灭门旧事。有数疑问不明,惧于因果,不敢动手。其疑者一曰三界棺之潴留凡间,其秘何人道出二曰灭族之祸,大方舟者家族准备久远,几历数千年何恨居然历万载而不灭
不足忆得往生老魔之旧事,遂决定往大门或古老宗门遍借典籍以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