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8(2 / 2)
游子清乘机抽身退出包围圈,站在小山坡上,冷冷看着今晚的三个敌人。
月华洒落,在巫祝、龙尊、玄阴眼中,镇南王游子清似乎被一道光华笼盖,破碎不堪的铠甲,裸露在外的鲜血,强健的肌肉。取下破损的头盔,露出一张俊美、含有刚毅的脸庞。黑色长发飘散,红色的、金色的、黑色的、莹白色的血液缓缓滴落,游子清看着龙尊已经碎掉许多龙鳞的躯体,巫祝已经黯淡许多的黑影还有玄阴有些萎靡、低垂着柳枝的本体,朗声说道:“这待客之道,真够野蛮的了”声音中有着浓浓的讥讽神色。
巫祝漂浮在空中深深看着这个人类,就是他,十年间让三族战士损失增加三倍的屠夫。抛去敌人这个身份不谈,巫祝还是很欣赏这个据说不到而立之年的镇南王的。
“三十年,能达到什么程度呢游子清,藏虚境巅峰,而我巫祝,已经修行千年了,却只是藏虚境上阶我灵族却总是喜欢以寿命悠久著称,寿命悠久和人类的修行速度比起来,还真是足够羞愧的了”巫祝摒弃神思,抛掉杂念,漂浮着来到柳树的右侧,巨龙婉转着鲜血淋淋的躯体在柳树的左侧,而柳树已经扎根在地面。
“镇南王,莫非你还有力量看你刚才尽全力舞出的两次枪花,恐怕已经耗掉大半力量,再加上之前攻击巫祝,你现在只剩下不到一成了吧”龙尊发出宏大的声音揶揄道,看向游子清的眼神也含有毫不掩饰的森然杀意。就是它肆意践踏龙的尊严,也是他,让一个七爪金龙在刚刚成熟的时候受到重伤疼痛的感觉,好久没有了呢龙尊是龙族最年轻的长老,在龙族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能够在五百岁的时候迈入藏虚境巅峰的强者。这也是让龙尊感到愤怒的地方,同是藏虚境巅峰,为什么游子清能够以一敌三,还让三者在战斗中举步维艰呢
游子清将长枪插在身旁,看着三个交战十年却是第一次相见的敌人,突然笑道:“今晚,谁都阻止不了我当初与你们约战,只要我赢,在我离开三个月时间里,你们不准有丝毫动静。如果没有信心,我会这样选择”现在开始是游子清玩味的看着他们了。
龙尊凛然,忽然想到人族是天底下最为狡诈的种族,心中大为警惕,巨大龙身开始缓缓摆动,不顾鲜血的滴落,注视着游子清的神情。
此时,妖族玄阴妖王开口说道:“镇南王,口说无凭,要不你就拿出让我们认输的实力,要不然就学着把性命在今晚交代在这里”
游子清讥讽道:“当初与你们约战,以为我在耍你们,会布下埋伏,迟迟不曾给我答复,后来把地点定在无南山脉脉口,你们怯懦的心才松动一丝。怎样三人伏击一人的结果很舒服吧”
游子清不顾三人愤怒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双手伸至胸前,结出一个诡异的手势,然后慢慢的变化,直至最后几乎看不到手影了。
然后在三人惊讶乃至惊恐的眼睛里,从身后缓缓浮现一缕青色气体。青色气体里像是潜藏着巨大的力量,让人神魂悸动。青气落在游子清身旁的长枪上,慢慢凝聚出一个和他本人几乎一摸一样的化身。
“现在呢”游子清质问道。
玄阴喃喃道:“身外化身”
就是这时,龙尊也开始认真审视眼前这个敌人了。身外化身,并不是任何一个藏虚境强者能够拥有的。而能够拥有的,无一例外的都是绝代天才。据说只有通神境的强者才会有很大几率凝聚身外化身,而身外化身中有一种化身,叫做“天地”,很简单的名字,但却是人人都要梦寐以求的。有一句佛偈详细的描述了这一法身:“山河及大地,金露法王身。”。天地化身,只有藏虚境凝聚化身的天才才能够拥有,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成为了更高层次的强者。而他龙尊,在藏虚境凝聚身外化身,还很艰难,至今没有看到希望。
游子清没有说话,坦然一笑,抬头看着天空的明月。然后低头轻轻挥手,化身消散,变成青气落入自己身后。
拔枪,转身,不顾三位异族强者阴晴不定的眼神,径直离开。
巫祝转过身体,看向身后刚刚浮现的一道人影,黑色中隐隐有金光流动,怀有疑问道:“师尊,为什么不留下他呢”
这道黑影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游子清的身影一会,然后慢慢消失。
而此时游子清刚刚关注的小山坡上,一位身穿白色道服的老者一闪而没,似乎从未来过。
“千琴,我来了。”
对于华夏国度所有人来说,镇南王游子清是一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十五岁时负笈游学,懵懵懂懂,十足的书生形态。据说老师是一个授业敬心程度远远大于自身学识的酸朽老儒生。也许这样并不能说明游子清的传奇色调,但是他在京华城听心斋外读了三月书,然后和里面诸位儒家大儒辩论七天,以儒家大儒们齐齐哑口无言,并且大为赞赏的结果扬名整座京华城。后又在龙济寺内扫了七月的寺院门口大道,得住持跟云大师亲自带往讲经大殿,为众僧说法。再后来,京华城众人等待他前往有众多道家老仙师修炼的天门,以完成一人为释儒道三门的壮举。游子清做了一件令大家瞠目结舌的事情,在京华城西面的青云山天门山脚下写了一句佛偈:“心不明,点什么灯;意不平,诵什么经”天门内的老仙师并未因为游子清这样用佛门的言语挑衅而生气,而是天门大开,迎游子清入天门。出来迎接游子清的九位老仙师却只有两位回门,剩下七个从此云游天下,施法救济芸芸众生,至今许多事迹还为世人常常称道。
有人说,游子清第一次与儒门诸位大儒辩论,以自身老师学识并非渊博的鲜明对比赢得胜利,告知世人,儒门其实也修心,不仅正心,还有专心,人人可成大儒,游子清老师死后,还被天下儒生追封为山羊圣人;第二次用七个月静心扫地的方式启示天下人,佛门乃清净地,并非人人可为僧,闭上了佛门诸弟子滥收门徒的荒唐行径以及世人自甘堕落的心态;第三次以佛语暗讽道门太过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