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2 / 2)
“在车上说也行啊。”
李浩没好气道:“瞧你开车起劲的样子,在车上说,你还不把我的话当作耳边风了我先带你到一个地方看看。”说着,带她往一处山谷走去。
山谷口有两个士兵守着,他们见了李浩,齐齐立正敬了个军礼。
李浩回了个礼,带着莫诗筠往里面走去。莫诗筠听到远远“啪”的一声响,震得整个山谷都有回音,她好奇道:“这又不是节日,怎么还烧爆竹”
李浩笑道:“到里面看看,你就清楚了。”
顺着小路转了一个弯,莫诗筠就看到一群人穿着古怪衣服,这些衣服黄黄绿绿的色彩间杂在一起。最前面一排人趴在地上,手里拿着一根不规则的古怪铁棒,“啪啪”声的巨响似乎就是那铁条发出来的。
姜五郎见李浩到来,正想让士兵列队,李浩摆了摆手道:“继续训练”
姜五郎高声道:“统统打起精神来,团长来了,拿出你们训练的最好成绩,让团长看看。好不好”
“好”整齐嘹亮的回答,气势如虹。
莫诗筠微微一惊,想不到回答得如此整齐,如此响亮。
这些是夫君的士兵。莫诗筠一下子就明白了,上次去扫荡双驼峰山贼的,肯定是这支兵马。不用多看,单单是听士兵们回答这一个“好”字,就知道这支兵马的不凡。
这种精神面貌不是普通士兵能够拥有的。莫诗筠也曾看过厢兵从街上走过,大多士兵都是无精打采的,哪有眼前这群士兵的风采
士兵们正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李浩看了看,是200米靶。
由于对手用冷兵器,士兵们瞄准和射击的时间很充分,而且不怕对手攻击,所以训练很注重远距离射击的精准。200米只是起始训练的距离,以后会让他们打300米的靶,只是那么远距离,打靶的成绩肯定相当差。
不过,重要的是让士兵习惯在远距离开枪,至于准头嘛,实战中那么多人一起开枪那个,总会有人能够命中目标的。
莫诗筠看了片刻,终于看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她吃惊地指着200米外的射击靶,问道:“这是用机关暗器杀那么远的敌人”
李浩点点头:“再远几倍也能杀死,只是那么远的距离很难打中敌人了。”
莫诗筠瞪大水汪汪的眼睛,惊道:“这不可能的,这离得太远了吧。”
“不可能”李浩笑道,“在看见汽车、轮船、挖掘机之前,你认为这些是有可能的吗”
莫诗筠一时语塞,但她知道这东西跟汽车之类完全不同性质,她可以想象这东西的影响有多深远,她愣愣地看着士兵们射击,脑中有些乱。
直到士兵们训练完毕,莫诗筠还在出神。
李浩带了一支突击步枪,两个弹匣和两个耳机,和莫诗筠离开了军营。
两人开越野车来到一处山脚,李浩星元感应四周,三千米内没有其他人了。
“这叫步枪,士兵装备的制式武器。这是一种大宋从未出现过的新兵器,步枪跟其他兵器完全不同,威力非常大。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东西,记住,不论有没有子弹,上没上保险,枪口永远不能对着自己人”
李浩向莫诗筠解说了一下这支突击步枪,示意莫诗筠戴上耳机,刚才远远看士兵射击没事,这么近距离就要保护一下听力了。
李浩自己也戴上耳机,装上弹匣,对着一棵树来了个长点射,打得木屑纷飞。李浩取下弹匣,带莫诗筠去看看那棵树。
“这”莫诗筠惊呼了一声,合抱粗的树在连射之下被洞穿。这时,她才对步枪的威力有了一些认识。
“你想试一试吗”
“不,我不想。”
“那我们上车再说。”
李浩想纵横北宋已经不是难事,取代赵氏皇室也肯定可以成功,他准备提早让莫诗筠有些心理准备。
其他人的态度可以不在乎,但莫诗筠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北宋时空里对自己最重要的人,李浩自然很在乎她的态度。
两人回到了越野车上,为了便于谈话,他们坐在后座上。李浩问道:“知道我要跟你说什么了吗”
莫诗筠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后又点了点头。
李浩笑了,“你这是在做广播体操的头部运动。”
莫诗筠眨了眨水灵灵的眼睛,说道:“我娘亲说,男儿志在四方,女儿家不要妄图改变丈夫的主意,那是很愚蠢的。
“娘亲教导我的是:女怕嫁错郎,千万要仔细挑选合适的人,否则会悔恨一辈子。而一旦选定了心目中的男人,就要永远相信他,永远支持他。哪怕他失败了一千次,也要相信他下一次会成功,一直支持他走到成功。
“我觉得娘亲说的很有道理。我知道你的事业不仅仅是商业上的,但无论你想做什么,其实都可以跟我分享的。我知道我见识短,学识少,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会全心全意地支持你的,因为因为你是我一辈子要依靠的夫君。我一直在努力学习,除了我自己喜欢之外,就是希望将来能帮上一点忙,能分担一些你的困难。我可惜我太蠢了,总是学不好”
李浩一阵感动,“诗筠,”他双手抱着莫诗筠柔软的娇躯。
莫诗筠这次不像平时那样害羞得,没有闪避和挣扎,任由李浩抱着,头部也轻轻靠在李浩的肩膀上。
第八十三章回主世界过春节
李浩和莫诗筠依偎着,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刻。
过了良久,李浩慢慢道:“你见过了挖掘机,一个人开着挖掘机来挖土方,起码相当于几十个人用锄头挖吧。”
“嗯,可能还不止,开挖掘机的人不怎么累,用锄头挖不了多久就要休息一下了。”
“假如我教大家生产出各种机器来做事,比如种水稻,全部用机器来犁田、插秧、施肥、收割、打谷、舂米。几个人的种植的稻米,就相当现在一百个人的产量。比如生产出织布的机器,一个人每天可以织出上百匹布。比如生产出缝纫机,一天可以做十几件衣服。整个大宋可以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
莫诗筠张大嘴巴合不拢,本想问一问是否真有那种机器,但一想到汽车、轮船和挖掘机,想到自己学习的数理化教材,就知道生产出那些机器也不出奇,而且李浩不会糊弄自己的。
她愣了半晌道:“那大宋就成了桃源仙境了,天下大同也不过如此吧。”
李浩道:“但推行这种变革,很多地方会得罪官家。所以我要建私人军队,要装备步枪。如果没有实力就搞变革,你看看历史,商鞅变法,遭到车裂。吴起变法,被乱箭射死”
李浩正想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莫诗筠却轻声道:“嗯,你决定了就好,我论你做什么,我都希望能够和你一起承担的。其实看到那个叫步枪的兵器,我就放心了。之前我还有点担心会连累爹娘,但看到步枪,就不再担心了。”
李浩一时无语,他准备了很多说辞。希望能说服莫诗筠支持自己,结果这些说辞都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