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文圣天下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苏文大叫一声,随即死死地转头盯住了那奇异的琥珀,然而这一次,却再无任何发现。

“难道我刚才看错了”苏文暗道一声,皱着眉头,有些不甘心。

“走吧。”李白叹了一口气,知道苏文是心中压力太大,所以很可能产生了幻听和幻觉,于是拉着他从禁地外离开。

谁曾想,便在三人离开不久之后,那琥珀竟然再度轻轻摇晃起来,就像是其中的那团黑色之物,正要从中脱困而出

又在这片兽冢当中寻觅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直到众人手中的火把即将燃烧殆尽,苏文才无奈地跟着李白又回到了木屋之前。

“只能等到天亮之后再去找了,不过恕我直言,你那位朋友,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听着李白的这番话,苏文就感觉心脏被人狠狠捏紧了一般,他沉吟了片刻。却坚定地说道:“他会活下来的”

李白眼中异彩连连,也随之开口道:“我也相信,他不会就这么死掉的”

两个人。分别说了两个“他”,却代表的是不同的人。

苏文说的是唐吉。

而李白,却是说的断岳

苏文心中一动,发现自从得到断岳殒落的消息之后,除了一开始李白表现得比较激动之外,便再也没有了太大的情绪波动,悲恸、绝望、失落、哀伤等一系列情绪。都从未在李白的脸上表现出来。

原来,李白心中的信念比苏文更加坚定,他根本就不曾相信断岳真的殒落了

苏文为之释然。当下坐在地上,对李白说道:“今夜便打扰大人了。”

李白摆了摆手,从屋中拿来了一些吃食,竟然是各种各样的菌菇。看起来。这二十多年以来,他都是靠着吃这些东西度日的

也就是李白已经位及翰林,其身体前后遭受才气五次洗伐,较之常人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再加上他留存于体内的才气可以随时补充生命力,否则的话,长时间只吃如此单一的食物,恐怕他的身体早就扛不住了。

晚饭比较简单。苏文和叶瑶依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对他们来说。能填报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他们二人带的食物都放在了唐吉身上,如果不是遇到李白的话,他们今夜连菌菇都吃不上。

晚饭之后,李白非常慷慨地让叶瑶依睡进了木屋当中,而他跟苏文则围在篝火前,准备在地上将就一夜。

“看来等天亮之后,我们得去找些木材来,不然我这小屋子,还真不够我们三人睡的。”

苏文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李大人,你太悲观了,难道你就不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够从这里脱困出去吗”

李白轻轻一笑:“如果我也是刚到这里的话,一定会赞同你的观点,事实上,在之前遇到你们二人的时候,我也曾生出一丝希望,只可惜,你们的文位还不如我”

对此,苏文无可辩驳,毕竟李白已经用了自己整整二十七年的时间来证明,如果不是更高文位之人,是几乎不可能从这里逃出去的,可是即便如此,苏文也没有放弃,他怔怔地看着李白脸上的自嘲之意,突然心中一动开口诵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大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文突然开口诵诗,顿时让李白一愣,但很快,他便沉浸在了苏文这首诗的意境当中,竟无端自心中生出了一种破除困境,勇往直前的信念和决心

“好诗好诗啊尤其是最后两句,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

良久之后,李白回过神来,顿时惊喜一叹。

而与此同时,苏文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松了下来,原来,这个世界的李白,还尚未写出过这首行路难

赞叹过后,李白又有些迷惘地看向苏文,犹豫着问道:“可是杜小兄弟,你这首诗,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应该算是什么体裁难道是这二十多年期间,大陆新生的某种诗词形式吗”

苏文轻咳了一声,随即硬着头皮答道:“这个,其实这首诗是我偶然所得,我将这种诗的体裁命名为歌行体,或者您也可以称其为新乐府诗,其实也就是个游戏之作而已,哈哈哈哈”

谁料,李白竟然突然从地上跳了起来,一把抓住苏文的胳膊,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开口道:“原来杜公子竟有如此大才,先前是李某唐突了,如此新颖体裁,绝对值得广为宣扬啊只是不知”

李白犹豫了半晌,终于还是开口问道:“不知杜公子,可否教我如何作得此诗”

苏文彻底傻了。

s:感谢为你千百世轮回600大赏轮回兄威武

话说这一章的情节,可是苏文在州考写出行路难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毕竟让主角教李白写诗,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那么作为交换,李白又会教主角什么呢嘿嘿

第一百七十章一袭白衣

李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在被困兽冢27年之后,首次见到活生生的人类,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会有如此诗道大才,竟然给自己展现了一条从未见过的圣途大道

是的,李白只是从苏文的一首行路难中,便看到了成圣的希望

就像白剑秋能够从苏文的一幅牡丹图中,看到即将到来的画道革命一般,李白竟也从苏文的一诗一言中,看到了这种新乐府诗歌的诞生,将会给整个文道世界,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

然而,单以文位来比较,白剑秋贵为堂堂丹青半圣,而李白呢却只是一介翰林

当初苏文在州考当中作出这首行路难的时候,因为其才气不显,故谢漓谢院士申请复审,可哪怕是在复审当中,三位主考官大人都未曾看到这首诗歌的真正价值

其中不论是州主大人,还是圣裁院院君,乃至力挺苏文的谢院士,都与李白文位相仿,可是,他们怎么就看不到苏文这首诗将带给世人的震撼之意呢

无他,因为此刻苏文所面对的,乃是李白。

李白终究是李白,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苏文听闻或见过的所有人当中,对诗歌有着最强洞察力的大师

他的眼光之毒辣,对诗歌的感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