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重生之征战三国 > 分节阅读 525

分节阅读 52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袁绍等闻言都是大惊,只听曹操续道:“济北处在济水与黄河之间,土地湿润,易发洪灾,吾等只需如此如此,便能将黄河之水倒灌入济北,到时不费一兵一卒,冀州军主力便尽成鱼虾矣”

吕布等人皆听曹操细说,越听越觉得可行,不由大喜连连:“若真如此,风云乱必败无疑”

曹操含笑饮酒,这可是郭嘉给我设的计谋,能不一语惊四座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正如之前所说,济北被黄河与济水夹在中间,虽是易守难攻,但也并非毫无破绽,原因便是济水和黄河都非常汹涌,而其流过延津,乌巢,汇合于官渡附近,如此一来只需要在官渡处将水流堵住,两条大河无处可流,便会爆发超越以往的大洪水,这样一来黄河两岸都将受灾,曹操等所处的济南也难逃厄运,但济北身处两河之间,定然是瞬间就被洪水灌满,如此天灾,哪怕是再精锐的兵马又如何能挡得住

奇策,毒计

郭嘉的计谋往往能切中到最关键的点,虽然此举会让己方也遭受损失,但相比之下是完全值得的,不止济北会遭殃,黄河另一面的冀州沿岸也难逃厄运,正是一石双鸟的妙计

至此,吕布便让高顺在领军之余开始准备,率人填河,而他自己则与曹操袁绍等时刻准备,一旦灾难发生,便寻机直捣黄龙,突入冀州

战争,好大的一盘棋

每一个谋士都有翻天覆地的能力,武将虽勇,却不足以改变战局,但谋士可以

一念生,万军灭

翻手云,负手雨

第923章:波浪滔滔

短短不过数日平静,冀州又迎来战火的洗礼,屠神计划联盟众人随同留下的诸侯一起向冀州发起冲击,前车之鉴,他们并没有把攻击重心放在太行山脉,一部分从并州进发,一部分从官渡直接强渡黄河,两面开战,妄图进入冀州

张凡自不会让他们如愿,让张辽去往牧野黎阳一代阻隔联军过江,自己则亲自坐镇太行山脉,有黄忠赵云两员绝世猛将坐镇,此处稳如泰山,断不会被攻破

屠神计划联盟的人已经联手,各国都有极强的玩家,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张凡还是死死挡住,不曾后退半步,战事陷入焦灼。

刘备并未离开,他一边在并州维护秩序,一边时刻关注战事的发展,当初张凡的一番话对他影响极大,他决心要看看张凡是否真的反叛,若果真如此,他必然会出手

同时,并州乃是无主之地,又紧邻冀州,他尝试在并州站稳脚跟,一来可以得到发展之地,二来若是事情真的发生变故,他也好制衡张凡,阻止事态发生进一步的恶化。

他的这番做派在某些人眼里就是纯粹的不作为,黄金十二宫诸人不知联手劝过多少次,言称张凡有不臣之心,然而刘备只是推诿,在事情未真正明朗之前,还是不要妄作断言为好。

时朝廷方面也接连施压,显然诸侯联军的首战失败让朝廷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冀州尾大不掉,张凡已经坐大,隐隐有反客为主的嫌疑,王允是彻底坐不住了,欲除之而后快。

联军占据大义,为正义之师,以势压之,天下升起好大一片讨伐之声,在各地诸侯的推动下,隐隐有愈演愈烈之势,冀州已成众矢之的。

冀州军民对此无动于衷,而张凡只是冷笑不已,所谓的朝廷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笑话,被董卓扶持而上的献帝

名不正言不顺

他的手底下握有最强底牌,少帝与玉玺,那所谓的朝廷胆敢再次施压,必让其地覆天翻

双方都在相持,各自都有杀手锏存在,官渡战场一时难以取得突破,仅仅只是对峙而已,视线转回到济北,徐庶和张颌等时刻戒备着对岸曹袁两军的动向,在河岸布置下重兵把守,确保万无一失。

徐庶时常流连于河边,这样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局势,这一又隔河观望对岸动向,却见曹袁两军营寨中虽是旌旗飘飘,但似乎没有过多士卒活动的迹象,心中暗思:难道联军还是将重点放在官渡战场,这边只是牵制而已

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若说原本是这样他还相信,毕竟曹操等高层人物不在,但现在这些人都已经返回,甚至有消息称吕布也在其军中,这就不得不防了。

恰逢此时,惊涛拍案,将岸堤上的泥土捐掉一大块,发红“轰隆”声响,如炸雷一般,让人心里一惊。

徐庶的眉头渐渐皱起,前几天河水流势放缓,但这两天却愈加汹涌,甚至有巨大的漩涡出现在其中,他也曾问过生活在这边的百姓,有年长者十分担忧,言称这是要发大水的前奏,可是冀州修建水道以来洪水肆虐的可能几近于无,徐庶也没太放在心上,如今看来倒是有几分可能,防线可能要重新布置了。

自古水火最无情,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难有抗衡的可能,必须要做到的是未雨绸缪,否则万事皆休

思来想去,徐庶的心绪始终难以平静,于是唤来一名士卒,交代道:“无论如何,济北终将面临战事,你去让百姓撤往冀州,不可怠慢”

那冀州军士卒领命而去,徐庶转身想走,却又感觉不妥,索性就在岸边坐了下来,任凭惊涛拍岸,犹自巍然不动。

“这水流似乎越来越急了,为何会这样”

事出反常必有妖,徐庶细细思索,但终未有所得,不由长叹一声:“究竟是怎么回事,看来暂时是弄不明白了,小心戒备便是”

他缓缓起身,正欲离去,忽见河中有一叶扁舟破浪而来,船头一员大将手持银枪,傲然而立,其身后更有一人躺于其上,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般。

“什么人”

岸边的冀州军士卒训练有素,立即发现了情况,张弓搭箭:“赶快停下,否则万箭穿心,悔之晚矣”

徐庶的目光微微收缩,如今河中波浪不息,大船想要争渡都很困难,但来人仅凭一叶扁舟便能渡河,其实力显而易见,是一个硬骨头

“不要放箭”船头那人沉声一喝:“吾乃江东孙策是也,有紧急军情前来相告,请让我靠岸”

孙策是从曹操所辖之地渡来,冀州军将士哪里肯信他的说辞,手中弓箭虚引,随时都会发射。

徐庶摆了摆手,无论此人是不是孙策,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放他过来也没什么,且听听看他要说什么

就此,在岸边无数冀州精锐的虎视眈眈下,孙策成功靠岸,也不见他如何作势,就此纵身一跃,竟上了岸边,更让人震撼的是他手中还提着一人,正是刚才躺在扁舟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