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2 / 2)
“小妹子,就是这里了”
珠儿道:
“不,这里只是我们的马厩。”
冯小珍道疑惑道:
“马厩”
“是呀”
珠儿道:
“我们这四匹马,都是好马,尤其是大哥的这匹紫驹,更是千中挑一的名驹,要把它们弃了实在可惜,我们如果出去,没有马匹代步,也很累人的,所以我想把它们放在这里,四面都是峭壁,没有人牵着它们走是上不去的,有水有草也饿不死的,不是天然马厩吗”冯小珍道:
“这些马鞍,放到那去呢”珠儿笑道:
“自然有地方放咯,大家快把马鞍拿下来,放好了还要上山呢”
四人取下马鞍,珠儿拍拍马头,说道:
“我们到家了,你们就住在这里了。”
说完,抱着马鞍就走。
谷飞云等三人了抱起马鞍,跟着她走去。
冯小珍问道:
“还要上山我们不是到了吗”
珠儿道:
“三姐,你别性急好不好”
一会工夫,走近北首山麓,就发现一个一人高的石窟。
珠儿当先走了进去。这石窟相当宽敞,里首还有一张石床,珠儿把马鞍放到石床上,回头咭的笑道:
“马鞍放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荆月姑道:
“这里住人也挺好的。”
珠儿笑道:
“这里只是马厩而已,到了紫云岩你就知道啦”
荆月姑问道:
“紫云岩就在山上吗”
珠儿拍拍手,说道:
“我们这不是去了吗”
说着,领先走出石窟,看到四匹马也跟着来了,不觉笑道:
“它们还真通人性呢,跟着我们来了,这样就好,它们知道这里有座石窟,下雨的时候就知道去里面躲雨了。”
大家走出石窟,珠儿指指石窟上面,说道:
“我们就是从这里上去。”
冯小珍仰头看去,这座高峰几乎陡峭如削,不禁失声道:
“这样的山势我们如何上得去”
荆月姑也道:
“大哥,看来我和三妹是上不去的。”
谷飞云还没开口,珠儿接口说道:
“你们还没有上去,怎么知道上不去呢这样好了,我领路,二姐跟在我后面,上不去的时候我可以拉你,最后是谷大哥,三姐跟着二姐,由大哥在后面照顾二姐,就可没事了。”
冯小珍还是摇头道:
“山势这样陡,我只怕一步也爬不上去。”
珠儿笑道:
“不要紧,我和玉儿从小就在这里练轻功的,师公和陆伯伯怕我们看不准,一脚落空,就在石壁上每一步都嵌了一块紫色石头,只要放大胆子,每一步都踩着紫石,就可安然上去了,不过紫石要在五丈以上才有,这下面五丈只要施展轻功,二姐、三姐一定可以上得去的。”
谷飞云朝荆月姑、冯小珍二人说道:
“小妹说得不错,五丈高,只要中途在石崖上点一下足,就可以上去,你们不用害怕。”
荆月姑点点头道:
“到了这里,也只有试试了。”
珠儿道:
“二姐,你跟着我,我先上去,你要看清我落脚的地方。”
说完,当先双足一点,凌空跃起两丈多高,一面叫道:
“看清楚了。”
她果然站在石崖上略一停住,再点足上跃,飞上五丈高处,招手道:
“二姐,可以上来了。”
荆月姑看准了她中途立足之处,鼓着勇气,吸了口气,双足一顿,身形直飞而上,到了两丈五六果见有一方凸出的石块,足可以立足,这就换了口气,点足一跃,一下跃登五丈高处。
这里正好有一条容人站立的石梗,珠儿早已伸过手去,拉住她的手,让她站稳,然后向左移开两步,让出空间,一面叫道:
“三姐,该你上了。”
冯小珍心中虽怕,也只好吸着气往上跃去。
谷飞云也跟在她身后凌空飞起,冯小珍在中途再次点足,跃上石梗,谷飞云也落到她身边,一手握住了她手臂,让她站稳住身子。
现在四人已经一排站在仅可容足的石梗之上。
珠儿叫道:
“二姐,我上去了,你跟着我来,脚步不可弄错,先左脚,再右脚,身子才不会向外倾,每一步都要踩在紫石上。”
说着腾身而起,左足跨上,再跨右足,荆月姑跟着她一步又一步往上走去。
果然每跨出一步,就有一块手掌大的紫色石头嵌在石壁之上,山势虽陡,总有些斜度,只要你不回头往下看,也就不会头晕目眩了。
荆月姑跨上一步,冯小珍也跟着跨上,谷飞云也就跟着上来,这样一直走到半山腰,珠儿口中说道:
“二姐注意,我们现在要沿着一条石梗上去,这一段没有紫石了。”
石梗横着山腰斜斜上去,仅可容得半个脚印,人也要紧贴着石壁而行,差幸有些地方有石缝可以用手指攀着,只要放大胆子,倒也没什么惊险。
盘过山腰,又要往上爬了,石壁间又有嵌着的紫石可踩,这样爬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才登上峻岭。
荆月姑和冯小珍二人,早已汗水湿透了衣衫。
冯小珍用手抹了把汗,说道:
“我们上是上来了,但不知道要怎么才能下去呢”
谷飞云笑道:
“上得来就下得去,你怕什么”
冯小珍道:
“大哥说得倒是容易,上来,你没看到下面,下去,看看山势这么惊险,只怕一步也跨不下去了。”
珠儿催道:
“我们快点走啦”
她依然走在前面领路,现在是走在岭脊上,虽是下坡,但相当平坦,再下去已经出现了一条小径,两旁都是千年古松,但觉松风如涛,吹到身上有些寒飕飕的。
行约三里光景,穿出松林,尽头处出现了一座紫色的石崖,崖下有一个两人高的大窟窿,有如圆洞门一般,洞门上有“紫云岩”三个大字。
珠儿回头笑道:
“现在真的到了。”
冯小珍道:
“你师公住在这石洞里吗”
珠儿走在前面,回头道:
“才不是呢”
石窟像甬道一般,前面隐隐有光透进,并不太暗,走了不过二三十丈远近,已经走出了石窟。
原来,这座石窟外两山夹峙,中间的是一条可以两人并肩而行的石路,路旁有一条小涧,流水涓涓。
山势渐渐宽敞,不过走了一里来路,就豁然开朗。
但见四面高峰插天,形成一个天然的山谷,最奇怪的是四面的山石,全都呈现出紫色来。
中间有一片盆地,有天然湖泊,也有几座小山,整座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