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2(2 / 2)
由于峡谷内积水太深,还是影响了唐军的行军速度,不得已,他让士兵上山砍伐树木,简单地扎成了木筏,花费了一天的时间,这才渡过了有两里长的水坑。
渡过了水坑之后,天气已经朝着晴朗好转,每一天下雨的时辰不超过五个时辰,而且大多集中在晚上,让李大亮行走更快。
可是,在抵达均阳城三十里外的时候,李大亮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淅阳郡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在丹水以南,还有一连串的山脉,是武当山余脉,李大亮走的路就是这一段山脉的西麓与少习山的夹缝。
由于这样的地势,使得淅阳郡湖泊不多,面积也不大。可是如今,在均阳城北三十里外的这里,竟然有了浅浅的水痕。这样的水痕不是因为下雨而堆积的,因为从地势上来说,这里比较高,囤积不了水,雨水应该会向东南流出去。
可是,士兵们造饭的时候,挖地三尺,地面仍然带着湿气,这证明这一带,曾经被水淹过,而且时间还不短。
这让李大亮变得格外警惕,他吩咐士兵小心谨慎,一路探查。而越往东南,他发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这一带由于丹水和汉水的冲积,所以平原开始增多,是淅阳郡的产量区,不仅有大量的农田更有许多村子,李大亮曾经来巡视过,所以他非常清楚。
可是如今,即使是下了一个月的大雨,也不至于如此呀农田里的小麦已经被收割,暂时看不出端倪,可是这些村子里,竟然没有人居住一个人也没有
李大亮派兵查询了几个村子,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这不仅让他狐疑了。究竟是什么理由,让百姓统统撤走
离均阳城二十里的时候,李大亮不敢轻易南下了,他派出了斥候,前去探查,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均阳城外,隋军已经将堤坝打开,蓄积了多日的江水如万马奔腾,轰然朝着下游奔驰而去。杨侑考虑到下游的蓄水能力,并没有一下子将积水放走,而是较为缓慢地泄洪。
隋军正在紧张地排水的时候,已经逐渐包围了均阳城,而且首先从北边开始包围,这就等于截断了均阳城的退路。大水一退,在烈日的爆晒下,城墙开始一层层的剥落。
糯米汁在河水的浸泡下,逐渐被分解,再也没有粘性。王长谐急忙带着士兵用沙袋填补城墙,将缺口给堵上,可是民夫们刚刚涌上,早有准备的隋军就已经杀奔而来。
经过两日的暴晒,隋军的弓弦已经恢复了弹性,无数弓箭手冲到城外七八十步的地方,开始施放弓箭。箭羽如簧,朝着城头上飞去,顿时射死了二十多名正在搬运沙袋的民夫。
民夫看见这一幕,纷纷扔下沙袋,一声呐喊,仓皇逃窜。
隋军的突然杀来太过于迅速,以至于让唐军有些措手不及,王长谐急忙带着弓弩手冲上去,想要反击隋军。可是刚刚登上城头,隋军弓弩手距离城下只有五十步左右,又是新的一轮射击,将唐军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隋军采取的是三段射击,并且随着射击渐渐向前移动,在经过十几轮的射击之后,隋军逐渐靠近了城墙。侯君集身着铠甲,一马当先。
隋军的步卒举着云梯木板,在隋军弓弩手的掩护下,很是顺利的抵达了城下,随后利用工具迅速过了护城河,护城河的河水已经满了出来,一片浑浊,还带着臭味。
隋军没有片刻犹豫,蹬蹬蹬过了河,让唐军大惊失色。唐军在王长谐的指挥下奋力射出箭羽,可是收效甚微。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唐军的士兵不多,同时由于能使用的弓箭不多,所以在远程输出上,根本不能和隋军相比。远程输出虽然比不上,但隋军靠近了城墙,对唐军就有利得多。
王长谐看见隋军要爬城,一声令下,士兵将礌石扔下,朝着城下的隋军砸去,巨大的石块落下,在隋军人群中开花,有数人被砸中,命丧当场。
沙袋在这个时候也成了武器,唐军不断将沙袋扔下,攻击隋军。侯君集站在城墙下,抬出脚,使劲地踹着城墙。由于城墙已经变得极度疏松,随着侯君集的猛踹,城墙隐隐震动,石头如沙子一般哗哗落下。
不少隋军也随着侯君集一起猛踹城墙,在队正的指挥下,同时收脚,一起踹出,城墙一阵接着一阵的颤抖着,仿佛随时就会崩塌。
第411章攻城〔下〕
城墙一阵摇晃,沙子扑簌扑簌落下,王长谐大吃一惊,连连吩咐士兵推下礌石。但这时隋军已经有了准备,一见巨石砸来,就纷纷躲开,所以损失并不大,而一旦唐军退回去继续搬动礌石的时候,隋军就继续猛踹城墙。
隋军四面八方的攻击让唐军疲于奔命,由于兵力上的不足,他们不能完全阻止隋军的动作,城破看来是早晚的事了。
就在隋军猛攻均阳城的同时,李大亮的军队已经逐渐靠近了均阳城。通过斥候,李大亮得到了一些消息,经过分析,李大亮判断出隋军使用的水攻。
因为只有水攻,所有的一切迹象才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隋军既然采用了水攻,那么如今大水已经消退,证明隋军正在攻城。
李大亮小心翼翼带着五千士兵前行,在抵达均阳城北十里外停住了,他登上一处丘陵,极目远眺,看到了远处的均阳城,李大亮的目力还算不错,他猛看见远处人影上下爬动,还有隋军的赤红色旗帜在挥舞着。
李大亮判断出隋军正在攻城,他跳下丘陵,继续带兵前进,又小心翼翼走了数里,在均阳城外五里处停下。李大亮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他只有五千兵马,责任很重,必须要小心谨慎。
这个时候,五里的距离足以让李大亮看的更清楚了,当他登上高处,这才发现均阳城的情况十分危险。
均阳城多处的城墙已经坍塌,隋军已经攻进了城中,与唐军进行着巷战,李大亮只是匆匆一瞧,就明白唐军已经落入了下风。赵慈景怎么样了是死是活在不在城中
一瞬间,李大亮的脑海中浮现出数个念头。但这些情况他一无所知。而一无所知对于沙场鏖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李大亮叹息一声,他觉得还是有些仓促了,如今敌人的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这场营救行动有些不靠谱啊可是陛下的命令他有不得不遵从。想到此,李大亮就叹息一声。
均阳城东,杨侑骑在战马上,注视着战局,侯君集带领着隋军已经杀进了城中,唐军惊慌失措,可谓大局已定,不过,杨侑的目光不仅仅是均阳城的赵慈景,而是李大亮。
在猜透了李大亮的可能的行军路线之后,杨侑就在那条路上,安排了斥候。李大亮的行军过程已经被杨侑所掌握,只要李大亮进入埋伏圈,那么他就有来无回。
就在他等待的时候,一匹快马从远处奔了过来,战马四蹄践踏在湿润的土地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