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撼唐 > 分节阅读 326

分节阅读 3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至于河北,在李渊看来,是退而求其次的地方,一旦占领了河北,大唐就几乎占领了整个北方,当年南北朝的态势就会再度重现,如果说,大唐能抓住战机的话,甚至能在逆隋统一南方之前,插上一脚。

而南阳盆地和中原,战略地位不是不重要,而是李渊觉得,洛阳是四战之地,此时夺取,与逆隋的战线就拉长了,他暂时不想和逆隋有太多的纠葛。

李建成略略思索,他走到一边,拿过一张地图展开,他的目光扫过,最后在南阳盆地定格,思考了片刻之后,李建成显得有些不自信,这个决策,实在是太重大了。

李渊看见长子有些犹豫,不由笑道:“建成,不必拘束,就当父子俩谈心,说错了也没有什么。”

李建成点点头,道:“爹,如今天下纷扰,各地群豪四起,但就目前而言,最大的势力只有两家。”

“一是逆隋,逆隋虽然无道,但自从杨侑逃奔巴蜀之后,巴蜀宛如一块铁板,牢不可破,而且天下尚有部分不识时务之人,依旧在念着逆隋,因此,逆隋不可不防。”李建成一边说,一边拿眼去看父亲,生怕父亲不悦。但李渊只是点头,这些道理,他怎会不懂呢

“那么第二呢”李渊笑着问道。

李渊的笑容让李建成放下心来,他也笑了,“爹,第二便是大唐。如今大唐拥有关中、凉州和陇西数郡,此外还有并州,无论是关中还是并州,都有着极好的地理,进可攻退可守,是取得天下的根本。”

李渊笑了,在他的眼中,窦建德只是一个农民,李密只是一个狂妄自大之人,至于刘黑闼、李子通等人更是不值一提了。最大的敌人还是逆隋。只有击败了逆隋,李渊才能名正言顺,成为天下之主。

“爹,孩儿有一个想法,还请爹斧正”李建成又道。

李渊点点头,等待着李建成的述说,而当李建成说完之后,李渊陷入了沉思。不错,太子的这个建议有一定可行性。李渊慢慢站起身来,伏在了地图上,仔细地看着,如果,这一个计划成功,那么对于大唐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李渊深深呼吸了几口气,看着太子,道:“建成,趁着逆隋与宇文化及鏖战,出兵南阳盆地的确是一个妙计,如此一来,逆隋双线作战,必然会顾此失彼。”

李渊缓缓说道。当然了,他也清楚,如果大唐出兵南阳,陇西的屈突通一定会有所动作,但李渊认为,屈突通不敢出兵,或者说他只敢派出部分骑兵骚扰。如果他敢出兵,身在凉州的李神通可以率兵南下,夺取陇西。

如今大唐和逆隋的态势十分微妙,谁都有可能取得上风,谁也有可能一瞬间落入下风,关键就在于谁能掌握先机了。出兵南阳,是一个先机,但李渊觉得还不够。

南阳的最高指挥官是韩擒虎,此人一上任,就立刻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两万余人的部队,加上各郡的郡兵,兵马可以达到三万,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如果大唐要出兵,人数至少在五万,同时对粮食也是极大的考验,由于并州今年遭到战乱,田地多荒芜,只能靠着关中的粮食,才能满足军需。如今关中秋收在即,必须要防备陇西的屈突通烧毁粮食,而且粮食也会十分紧张。

困难是有,但必须要想办法克服,绝对不能因为有困难而不去做。李渊沉吟片刻,他抬起头,指着地图上的一块,道:“建成,如果派出使者,说服他共同出兵,夺取南阳,你觉得如何”

李建成有些惊讶地看着父亲指的地方,那里赫然是天下的中央,中原父亲的意思是联合王世充,夺取南阳

第477章猜疑

李建成有些迟疑,他看着父亲,道:“爹,按道理,王世充与逆隋必然是水火不容,他应该会同意联盟。不过,孩儿觉得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李渊捋须,道:“为何”

“王世充其人狡猾无比,而且南阳盆地对于他来说,显得更为重要。”李建成指着地图,继续道:“整个南阳盆地,东、北、西都有大山阻碍,只有南面,是平原地带。其中襄阳是南阳的门户,而南阳又是许昌、洛阳的门户,对于定都洛阳的王世充极为重要。”

“如果与王世充联盟夺取南阳,他一定会趁机勒索,索取南阳盆地的控制权,如果是这样,大唐最多占有淅阳郡,控制武关道的出口。对于大唐来说,不划算啊”李建成说道。

这分明是花费大唐的人力、物力却得不到好处呀,李建成觉得不能这样做。大唐的财力物力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前沿,这一次给突厥人又付出了不少的钱帛,若不是当初在太原有积蓄,占领关中之后又励精图治,取得了以独孤怀恩、韦霁等人为首的世家支持,大唐恐怕早就撑不过去了。

这种花钱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不值得啊。

李渊只是冷笑一声,他一生精于算计,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问题,他低声在李建成耳边说了起来,李建成听着,脸色就是一喜,姜还是老的辣啊。

李建成咳嗽一声,在父亲耳边又轻轻说着什么,李渊的眼睛渐渐亮了。在听完李建成的话之后,李渊以手加额,道:“建成,此事速速去办”

武昌城,隋军经过两天的忙碌,大致将江都军的情况统计完毕,武昌城说是有十万禁军,实际上将近一半是大臣及其家眷,而士兵之中,又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真正的有战斗力的,不足三万。

杨侑这两天很忙,军队需要他安抚,旧隋的大臣也需要他去安抚,赵才和裴世矩都有七十多岁,虞世南也有六十有二,都是老臣,在群臣中,有着极大的威望。

赵才在江都政变中,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虞世南也是一样。尤其是赵才,历史上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抓住之后,赵才是郁郁而死,杨侑对他好言安慰,让他保重身体。

裴世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在祖父面前他算是一个馋臣,但在入唐之后,成了一个直臣,杨侑一直在思考怎么处置他,最终决定是招抚。

杨侑不杀他,除了因为在江都事变之中,他责任不大之外,还考虑了两点,一是收揽江都军的军心,二是要利用他拉拢闻喜裴家。如今闻喜裴家分别效力三个势力,一是以裴寂为代表裴家,他们效忠李唐。二是以裴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