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撼唐 > 分节阅读 346

分节阅读 34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百姓们在欢庆,身为大隋皇帝的杨侑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北方伪唐的行为诡异,让杨侑有些猜不透,而李靖在鄱阳郡那边的战事,又有什么进展吗

就在杨侑等待的时候,李靖的军报从鄱阳郡快马传递而来,当杨侑手中拿着军报的时候,虽然知道李靖一定能取得胜利,但却不知道这一战,能有怎样的战果

等到杨侑拆开军报的时候,还在思考,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军报,又仔细地看了看,对李靖的这一战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取得大胜,但林士弘还是逃掉了。

“杜爱卿,你认为李尚书能在几个月内,捉住林士弘”杨侑淡淡开口。林士弘的逃走杨侑并没有感觉到遗憾,因为在杨侑看来,林士弘是自寻死路。

鄱阳湖虽然宽广,但他能在湖里生活多久而且,杨侑从李靖的军文里,隐隐地感觉到了李靖早就想好了办法,所以行文如同流水,充满了音符,让人看着,也觉得高兴。

杜如晦已经看了军文,听到陛下问他,他忍不住笑了,他站起身来,拱拱手,道:“想必陛下已经想好了计策,又何必为难臣呢。”

杨侑哈哈一笑,道:“这可不像杜克明的风格。”

杜如晦摆摆手,道:“陛下,林士弘不过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已,微臣担心的是李渊又在倒腾什么诡计。”

听到杜如晦说起李渊,杨侑当即收敛了笑容,杜如晦说的没有错,林士弘不过是秋后的蚂蚱,已经蹦跶不了几天了,真正的对手,还是李渊。

自从李渊出兵潼关之后,秦王李世民一直按兵不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李世民的行为让很多都在观望唐郑之争的势力觉得奇怪,尤其是李密和杨侑。

李密在收揽了孟让和孟海公的部队之后,不仅实力大涨,更是直接享受了孟让和孟海公的成果预计产量可达十万石左右的粮食。有了粮食,李密就显得笃定了许多,只要给他一些时日,他就能重振旗鼓。

李密自然是希望是李渊能够出兵攻打王世充的,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趁机在王世充的背上捅一刀,以报当初的邙山大仇。可是,李渊一直按兵不动,李密也不敢轻易出击,因为自从他杀死了孟让和孟海公之后,徐元朗、王薄等人对他十分警惕,在边境布满了重兵。

正是因为如此,李密不敢轻易动兵,只能焦急地等待着潼关的战事。

而杨侑则十分疑惑,李世民这一次是出击而不是防守,按道理他肯定会主动进攻,可是从军报上来看,李世民就像一个乌龟一样,龟缩在潼关内,这怎能不让杨侑感到奇怪呢

十月十五日,杨侑终于按捺不住,带着侯君集、杜如晦等文武赶往襄阳,准备一探究竟。

而在这时,潼关却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李世民驻守在潼关,原本倒也风平浪静,可是,李世民没有想到,一件事情改变了此事的进程。其实这一次出兵,李世民对父皇的目的十分清楚,他也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办好此事。

所以他一直按兵不动,与王弘烈保持着微妙的态势,双方都保持着足够的默契,可是,在某一天清晨,这种默契被打破了。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当初在张须陀帐下名声赫赫的秦叔宝竟然带着亲兵前来投靠,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将家中的老母送了出来。

李世民知道秦叔宝是猛将,此人作战勇猛,是当年张须陀的得力助手,在李密帐下的时候,也是内军的将领。李世民内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悦的,因为秦叔宝换的东家太多,似乎不够忠诚,可是,对于这样一个主动投诚的将领,他又必须要保持足够的重视,这样,以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能人投靠大唐。

而且此时的李世民太需要人了,他需要这些人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这样,才能让他继续在大唐站稳脚跟,所以,李世民立刻任命秦叔宝为天策上将府的襄威将军,表示对他的重视,并且许诺,以后秦叔宝立下功劳,必定大力提拔。

作为一个刚刚投靠大唐的降将,这样的待遇已经不错了,秦叔宝也显得非常开心。不过,他想起仍然在洛阳的程知节和罗士信,心中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再想想,秦叔宝就释然了,反正不是同路人,他们似乎要投靠大隋,与自己不是一条心。若是他们在,一定会阻止自己投靠大唐,也罢。日后若是大唐统一天下,大不了以军功抵押,将他们救出来罢了。

秦叔宝如此想着,却不知道王世充得到消息之后大怒,他发誓要杀掉秦叔宝一家,太子王玄应带着百余名士兵冲向了秦叔宝府上,却脸一个人影也没有看见。

王世充觉得这一次亏大了,有了秦叔宝这个前车之鉴,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投靠大唐直娘贼,什么大唐,明明就是伪唐王世充怒骂了几句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书信,同时调兵遣将,准备着下一步的计划,这一次,他打算亲自带兵。

十月下旬,杨侑赶到了襄阳,南阳总管韩擒虎得到消息,赶来相见。韩擒虎向杨侑禀告了南阳盆地的情况。江陵取得丰收,襄阳也不例外,而且今年上苍眷顾,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幅上升。

粮食只是一方面,隋军已经加固了淅阳郡各县的城池,尤其是修建了两条驰道,打通了淅阳郡与西城郡、房陵郡的联系,一旦淅阳郡战事不佳,这两个郡县随时可以出兵支援,大大地提高了淅阳郡的生存能力。

而在这个时候,杨侑也接到了秦叔宝临阵投敌的消息,这让杨侑有些奇怪。历史上秦叔宝就是临阵投靠了李世民,不过伴随着他一起投靠李唐的,还有罗士信、程知节以及庞玉、李君羡等人。

如今,只有秦叔宝一人,让杨侑觉得十分不解,秦叔宝投靠了李唐,那么程知节、罗士信等人又会怎样

就在杨侑想着的时候,长安城中,李渊看着书信,皱着眉头,他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如果是在平时,他一定十分高兴,可是,如今却不是时机呀。

李渊将书信递给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看过之后,微微皱起了眉头,道:“父皇,此事可大可小,不过,儿臣建议决不能听从他的意见,不然,大唐的声威必然受损。”

李渊扬扬眉,道:“可是,若是如此,恐怕会打破同盟之谊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