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2 / 2)
随着称重的推进,所有人的热情都被燃烧了起来,就等着最后能有多少收成了,毫无疑问,这将树立起一个丰收的标杆。
为了计算数据准确,还专门安排了两个账房先生,拿着算盘子不住的拨弄,噼里啪啦的算个不停。
终于最终的数据就要出来了,两个账房先生突然满脸的不敢相信的模样,他们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看那些数据,还是不住的摇头,大家的胃口都被他们调了起来。
这两位最后也不怕别人笑话了,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的数据,结果他们都得到了一个令人惊骇不已的数据。
“大帅,使用化肥的二百亩地,平均亩产六百七十四斤”
这句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其实他们早都有了准备,这次绝对是一场空前的丰收,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数量竟然会这么多,远远的超出了大家的接受范围。
就连张作霖和王永江等人也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处于谨慎,王永江又让两位账房先生仔细核对一下,结果最终的数据还是如此,一点变化没有,锁定在了六百七十多斤的数字上面。
对于这个数字张廷兰倒不是太惊讶,在后世要是亩产这些,可不是丰收,而是歉收水稻亩产基本在一千五百斤左右,甚至最高数字已经逼近了两千斤,至于苞米的产量也差不多。
不过放在了这个时代,却是谁都不敢想的一个数字,简直把在场的人都要砸晕了。就连那些老农都傻愣愣的,被这个吓人的数字吓住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就算是最好的土地,亩产也很难超过三百斤,六百多斤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先别急着高兴,再把那些没用化肥的亩产也测算出来,暂时还不能大量使用化肥,那个亩产才有参考价值”
王永江的脑子还很清楚,距离大范围推广化肥,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现在还是应该关心普通水田的产量。
张廷兰在城外一共种了五百亩百亩水稻,其中二百亩使用了化肥,另外三百亩只能使用农家肥了。使用化肥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相对于这个天文数字,那些老农也更关注普通的田地,毕竟那才是他们能够达到的收成。
大家七手八脚的一同行动,很快产量也统计了出来,最多的一亩达到了三百二十斤,最少的一亩也有二百六十斤左右,最后的平均数字是二百九十六斤,将近三百斤,比起使用化肥的少了一半还多。
但是这个数字已经十分惊人了,相比高粱,产量几乎多了一倍,王永江得到了消息之后,心里头彻底有了主意,看来下一步在东三省推广水稻已经成为了必然了,只要水源充足的地方,就要大力的推广,双倍的产量实在是太诱人了。
“大帅,咱们忙乎了大半天了,您老是不是该尝尝咱们东北的大米啊,看看比起南方的大米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好啊,要是好吃,以后帅府也换换口味”
他们人多好办事,没有多大的功夫,就把稻子脱去了外壳,露出了雪白晶莹的大米,有专门的人手给淘洗过,然后放到了大铁锅之中。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一股浓郁的米香传了出来,飘飘荡荡的,直接渗入了五脏六腑一般,闻着别提多舒服了。
这时候庄园里面的厨师早就做好了各色菜肴,摆满了桌子,老张的心情十分高兴,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以后东三省养兵养民,都离不开吃的,解决了粮食问题,老张的根基就稳固起来了。
“今天大家不喝酒,全都尝尝咱们的大米,大家都多吃几碗”
随着老张的话,大铁锅的锅盖全都打开了,米香更加醇厚,弥漫四方,离着老远都能闻到。
很快一碗碗晶莹的米饭送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老张平时也经常吃南方的粳米,不过一看眼前这碗大米饭,就知道品质绝对不是南方的大米可以比拟的,米粒油亮,晶莹剔透,香味扑鼻。
放在嘴里头,十足的肉头,就算没有一桌子的菜,光吃大米就能吃饱了。其他人也都是露出了惊喜之色,产量高,口感好,实在是太合适了。
“拙言,吃了这个大米之后,别的大米就没法下咽了啊,以后帅府的大米就全都靠你供应了啊,一点不能少了”
“张老师,讲武堂也该有一份吧,我们可都是出力气干活了啊”吴凯杰在一旁也不住的争取福利。
张廷兰满脸含笑:“谁都有份,不过我这庄园里头肯定不够了,还要等着辽阳,还有其他农场的消息,今年一共试种了二十万亩水田,喂饱大家的肚子,绝对没有问题”大家听到这个保证,纷纷露出了喜色。
张廷兰继续对老张说道:“大帅,水稻虽好,但是需要的水分也太多了,其实我更关心的是苞米啊,我一共试种了六十万亩,苞米的产量超过高粱,而且病害还少,适应缺水的地区,虽然棒子面不好吃,但是也顶饿啊”
相比水稻而言,苞米在东北的推广价值更高,而且苞米还能作为饲料作物,以后生活水平上去了,肉类消费肯定会快速增加,现在主要靠着从内外蒙古引进,以后就要靠着自己大量饲养了,苞米正好是最合适的饲料。
随着奉天各地展开了收获,各种数据也都送了过来,辽阳等地的水稻也都取得了丰收,亩产将近二百六十斤,苞米也是如此,亩产在二百七十斤左右,实践证明这两样作物都取得了成功,也为下一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更让张廷兰兴奋的是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农场的整体产量比起其他地主,要超过了三成左右,甚至有的超过了一半,果然是先进的生产模式更具有威力,靠着农场的增产,奉天粮食产量空前提高,所有人都感到了由衷的振奋未完待续。。
s:有大神之光了啊,都订阅的书友记得领一下啊
第五百五十八章楚明远的致富经
看着各地汇总过来的数据,作为奉军的大总管钱袋子,王永江简直是高兴坏了啊,有了农场的增收,奉天粮食总体增加了一成左右,由于政府直接控制了农场,手中可控的粮食增加的就更多了。
这不只是财政快速增加的问题,而且还意味着农场模式的成功,手中的粮食越来越多,能招收的移民数量越来越多,这往后整个东三省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口增加,农业发展,而后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奉军的势力会成倍增加
“拙言,真没有想到,农场在第一年,产量就能大大的超过传统的租佃模式,如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