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4(2 / 2)
这就好像是一对陌生男女,在大都市里机缘巧合同住一屋檐下,你要让他们马上变成夫妻,亲密爱人,这不大现实。
具体需要多少时间,梁山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可预见的变化,梁山同样也不知道。
梁山出了尖顶帐篷,脚底下是青草盈盈,远处的西方,却是三个太阳并排落下,瑰丽灿烂的晚霞遍布了天际,是他从未见过壮观之景。
上一次掉入魔炼之地,先是七星祭台,后是这九幽山脉中的九幽谷,梁山日夜忧心他这条小命,哪有心思心思魔炼之地内的景致。
与正清派之类的福地比起来,魔炼之地除了三日一月的格局大相径庭之外,整个的色调偏灰暗以及颓废。
就好象两幅山水画摆在一起,一幅是明亮的,另一幅却是晦暗的一般。不过仔细琢磨,魔炼之地却又有几分后世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的意境。
梁山心中一颤,知道心神受摄,立刻醒觉过来。
见梁山出来,众人纷纷过来见礼。
梁山是圣女祝轻云相公,又是下界修行最快的天才,这些外门弟子对梁山还是保持足够尊敬的。
“怎么,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梁山见八个家伙无精打采的样子,问道。
“兄弟们真的只能在这干看着吗”一个家伙忍不住问道。
“那你们想怎样”
“是这样。”老毕脸上的褶子挤得跟菊花一般,“团长,这两天有小股的魔头从山下过,我们觉得,瞅准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打个伏击什么的。”
七天的相处,老毕知道梁山其实是好说话之人,于是斗胆发问。
“这个啊。”梁山笑了笑,道:“我们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吧。”
“团长,要不我们再到前面探上一探,看看情况。”柳不凡说道。
梁山摇了摇头,道:“你们不知道魔女羽释天的厉害,我可是领教过的。”
“她有什么厉害的”
“团长跟我们说说吧。”
“好,我就跟你们说说。”梁山来了兴致。
梁山这一来兴致,众人也来了兴致,纷纷围拢过来。
梁山也不推让,把怎么跌入魔炼之地祭台之上,怎么与魔女周旋,破天计划失败后魔女怎么想办法献祭三大魔族炼化九幽之泉。
梁山这一讲,众人听得瞠目结舌,都听说过梁山曾出入过魔炼之地,因而担任斥候团的团长,却没想到原来亲历这么大的场面。
来自玄门的彼岸之桥,以及来自幻门的九重小塔与魔女大战的场景,可以说这片魔炼之地战斗的极限了。
之后的三魔献祭的壮观场面也是无比罕见,而梁山居然利用夔牛鼓挡住了九幽之泉成功脱身这简直就是个传奇。
“老大,你是怎么做到的”柳不凡一脸称叹,不自觉开始把梁山唤作“老大”了。
“哈哈,你们可知道我们圣剑堂的护山神兽是什么”
“莽牛神。”一人叫道。
“没错,正是这莽牛神,而莽牛神再想前进一步就是夔牛神,而我们下界圣剑堂是以伏牛拳为根本,是以那牛魔王所得的夔牛鼓,我恰恰可以指挥一二。”
“原来如此。”老毕一脸恍然之色。
这八位外门弟子在外门低调,但私底下也是自视甚高,梁山作为他们团长,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这些时日,梁山又是一味避战明哲保身,心中的不屑更浓,只是保持表面的恭敬罢了,听到梁山把在魔炼之地的遭遇讲述一遍,才知道猎杀一些魔头其实算不什么,自家团长才算得上真正见过大场面之人,一时间心中纷纷生出与有荣焉之情。
梁山见现场气氛被调动,道:“我看诸位在外门都是失意之人,不受待见,受排斥,要不然也不会到我这斥候团来。”
“老大说的正是。”老毕感叹道。
“想我初入圣剑堂时也是处处受打击,处处受冷意,还不是走到现在地步。”说到这,梁山脸上自然显露出洋洋得意之情。
“老大,快说说,如何做俗世间短短几年就从筑基期到金丹期高阶的。”柳不凡眼睛一亮,说道。
梁山环顾左右,心道这就对了,听老大讲过去的故事,这好打发时间。
梁山简要讲述了一遍,却也足足花了他两个时辰。
“我今天才知真正的天才在俗世啊。”
“没错,老大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原来进山门之前还只是引气期啊,真是不可思议。”
“老大真可为我等之楷模啊。”
众人纷纷都呼梁山老大了。
“其实没什么,只是运气好那么一点点的。”梁山笑道,语气一转,变得有些严肃,“但有一点,你们可知道是什么”
“什么”
“善忍。”梁山郑重地说道。
梁山这般一说,众人都露出思索之色。
与他人说“善忍”没有多大共鸣,但这些人却大多感同身受,纷纷思索,他们立足外门,可不就是靠这“善忍”两个字吗
一时间,八人都有找到知己之感。
“到这里,还是这两个字。”梁山神色冷峻,道:“修道不是凑热闹。”
“老大说的有道理啊。”老毕喟然叹道。
“咱们也不白来魔炼之地一趟,这个地方魔气甚浓,以此为磨练己身,对于巩固道心,磨练肉身都有极大的好处。”梁山鼓励道。
一群蠢蠢欲动的家伙终于在梁山唇舌鼓动之下安定下来,一个个抓紧时间修行,各自体悟。
第572章半步魔尊送上门
“报老大,山下有一半步魔尊。”一个负责放哨的家伙急急回来,大呼小叫,一脸兴奋。
这天,已是斥候团在无名山丘安营扎寨近半个月了。
“什么事”
“什么事”
梁山不出帐篷就知道许多人都掀帐篷窜出,心里禁不住叹了一口气,宣扬“善忍”精神之后,这帮人也仅仅是按捺住七天而已,现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这帮子人终归自小在“除魔卫道”的思想教育下的,很难遏制住心头的战火。
梁山在这群人面前也是初立威望,但那光靠嘴皮子终究是不牢靠。
梁山出了帐篷,看到众人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眉头一皱,道:“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