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穿入梁祝 > 分节阅读 391

分节阅读 39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马文才却不知道,无论是心中的乱码,还是这个动作,都让他跨越了时间长河,做出现代人才有的举动。

哗啦,一盆水由上而下倒了下来。

马文才原本可以躲开,但因为心神都在对梁山的怨念当中,顿时被浇了透心凉。马文才吧唧了下嘴,有一种淡淡的皂角的味道在嘴角散逸开。

洗脚水吗

马文才抬头望去,一个俏丽的少女从二楼的窗户探出头,手掩着嘴,一双好看的眼睛瞪得溜圆。

“哎呀。对不起啊。”少女说话带着金陵特有的吴语软言。

马文才顿时为之一愣。

梁山说过的那些貌似暮鼓晨钟的,惊醒身心的话顿时风吹云散,马文才眼里就只有这少女。

如果梁山在场,一定会很不屑地认为,这不过是潘金莲推窗木条砸到西门庆的场景。

“你没事吧。”少女一脸焦急。

“我没事我我没事”马文才连忙摆手,英俊潇洒的脸庞居然显露出憨憨的笑意。

这个少女,马文才九世都认识。

九世因缘。或为青梅竹马,或为夫妻。或为知己,或为冤仇,或为姐妹所有有关少女的记忆一直都在,犹如湖底的一个水泡,此刻晃晃悠悠地冒了上来。

这个时候,梁山走出老远,并不知道马文才对他“说得那么轻松”腹诽,更不知道马文才遇到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他看到的秦淮河面波光粼粼的。清风明月的,心里忽然不可遏制地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带着乔佳宜与刘俏儿两个泛舟秦淮河上。

梁山站在一座石桥上。

秦淮河上有许多这样的石桥,靠近乌衣巷这些繁华街道的石桥用的是上好石料,石料上也都会有繁复美丽的石刻花纹,有的石桥旁还会修建一小亭,柱子上有文人骚客的墨宝,甚至还有皇上题笔留下的诗句。至于小长干与大长干地区的石桥就有古朴简单的多。

梁山所在的这座石桥,恰好能把秦淮河最艳丽最妩媚的夜景收入眼底。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石桥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站满游客,闪光灯可以亮瞎人的眼,而现在,却是清闲得多。

梁山把双手拢在嘴旁。先是朝着忠勇王府喊了一句,然后又朝着乔家宅喊了一句。

刘俏儿正在母亲房中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弟弟,眼角眉梢都有父母的样子,想着父亲已经离世心里难过,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有这样一个乖巧的宝宝这个时候,梁山的话忽如春风细雨一般灌入耳中:“娘子,我在秦淮河上二十四桥上。我们一起河上泛舟可好”

刘俏儿双肩一颤,紧接着耳根就红了,然后立刻起身。

“俏儿,怎么呢”梅妃诧异地问道。

“孩儿有事出去一下。”刘俏儿低眉顺眼地出去,雀跃的脚步却还是暴露她此刻的心态。

相公约她泛舟秦淮了

乔佳宜接收到相公传话时候正在房中认真的描画一张图。图名为“花好月圆”,画好了就送到墨工坊请人师傅雕好,是新款乔家铺子点心的模子。

相公的话忽然在乔佳宜耳中响起,直接导致乔佳宜手抖了一下,月亮于是变得有些扁,看起来不那么圆满。

乔佳宜微蹙着眉头看了看,还好,不仔细看还是看不出来的。乔佳宜转念一想,也是,花好月圆只是一时,花谢月残才是常景。

乔佳宜收笔,然后仔细吹了吹,缓缓压上镇纸石,动作有条不紊的。不过,乔佳宜起身,然后落座在铜镜前开始梳妆的时候,神色开始有几分急切。

相公约她泛舟秦淮了

梁山站在二十四桥上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刘俏儿与乔佳宜才姗姗而来。

事实上,二女都想快点过来,只是对着铜镜的时候,却又忍不住细细地描起来。

这期间,梁山倒也不觉得闷,不时地给两位娘子传话,甚至玩得不亦乐乎。不为别的,就因为梁山找到后世联络方便,通讯畅捷的感觉。

梁山应用神通手段,张口发出的声波然后迅速转变成电磁波,电磁波传送到乔佳宜与刘俏儿耳边的时候又迅速还原成声波。

定位,传送,梁山很快就掌握其中窍门,对日后科技文明与修道文明融合更是信心大增。即便是二十一世纪,还有许多事物是科学无法解释的,这些可以归为神秘现象,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们的谜底都有望一一解开。

乔佳宜与刘俏儿几乎同时到,两个人两个方向,却齐齐迈步上的石桥。两个人这时候才发觉彼此的存在,脸颊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羞赧之色。

原来相公的泛舟之约,并非是自己一个人啊。

乔佳宜与刘俏儿不约而同地对梁山显露嗔怒的颜色,梁山却是哈哈一笑,吟道:“二十四桥明月夜,二八佳人翩翩来”

第九百一十四章前任宫主上门来

金陵医药馆,二楼,金长老忙着布置,任劳任怨。。

这时候的金长老,哪还有半点过去盛气凌人的模样,灰头土脸的,整个就是一个老佣人。

这些都不是梁山逼的,是金长老发自内心的愿意这样做的。

金长老这样做是为了赎罪。

他曾经对梁山起个恶念,在带领众入门弟子进圣剑堂之前,他想栽赃梁山,坏梁山道业。

好不容易突破金丹期,金长老分外珍惜;来到金陵宫,身处红尘滚滚之中,金长老更是如履薄冰。

因为身份卑微,梁宫主在华山大逞威风的英勇事迹,很晚才断断续续传到金长老耳中。当夜,他没有修行,心潮起伏,尽是回忆他最初所看到的梁山。

那是梁山踏上修行的开始。

金长老回忆当时梁山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神情的变化,越想,他越觉得透着深意。

世俗伟人们的童年,一举一动不也透着不凡,更何况是一个出世的修士

那夜月光极好,金长老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清早,嘴角流着哈喇子的金长老被隔壁家的公鸡打鸣吵醒了。

这是他第一次。自从他踏上修行道路起,这一百多年来,他每天都起得比鸡走,睡得比老鼠晚。但是这一天出现了状况,让他顿时有一种“昨非今是”的感觉。

自那起,金长老不再畏惧红尘万丈了,虽然没有进速惊人,却也稳步向前,更难得的是身心越发轻安。

梁山观察了一会,暗自点头,金长老身上都隐隐有一种质的变化。

昨夜泛舟湖上,左右二佳人,梁山有一种酒后的微醺。

三个人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听着河面上的清风。河两岸人家沉睡的呢喃。天上的明月,云丝缕缕,此时此景,三人共赏,再没有他人。

记忆之所以成为记忆,就在于独一无二。没有独一无二的印记,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是那如烟的往事。

梁山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记忆,前世的。今生,都在这一夜的月光中糅合在一起。

过去,他会把过去的梁山与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