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 / 2)
一边乱七八糟的想着,看到里蓝突然沉默的春雨却是感到有些不自在了。
该不会是受到打击了吧
想到这里。少女心底的不安更甚这一年多来的相处,虽然并不是她想要的,但这位接连在舰娘,轮回者,提督三重身份转换的少女对于里蓝也不再像刚开始那么抗拒了,特别是在这一次出去回来后,春雨更是没由来的从里蓝身上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感觉。
加上为了报答之前这一年来的帮助,春雨才顺势跟着里蓝一起出动。哪怕她本身并不认为里蓝有需要自己协助的时候不得不说,当初在北方镇守府海域的那场冲突战中。里蓝那压倒性的实力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没事”
“嗯”疑惑的看向身边的少女,里蓝问道:“你刚才说了什么了吗”
“”
“抱歉抱歉,因为海风有些大所以听得不大清楚,可以再说一次么”
“笨蛋”
呆呆的看着愤怒离去的春雨背影,里蓝满头雾水。
你倒是告诉我,你刚才说了什么啊
按照南方镇守府与大陆的距离。如果在能力没有被封印前,里蓝完全能够在一个小时内飞完,如果是开启最高速度,甚至是动用空间转移的话更是秒秒钟的事情,哪怕是神姬也可以在半天内跑完它。当初跑到北方镇守府寻找里蓝支援的芙蕾亚便是如此。
但对于战舰这样的海上大型单位来说,这段距离虽然算不上遥远,但也决定称不上“近”了。
哪怕有着魔改的航速增幅,而且全员都还是高航速战舰,等里蓝看到大陆的轮廓时已经是在出发后的第三天,而这一天,也是从联邦发出求援后的第四天
分割
“有些奇怪”靠在甲板边缘的栏杆上,里蓝俯视下方冲到钢铁装甲上后被轻而易举的撞的粉碎的雪白浪花,语气凝重:“从昨天开始,这些海浪的涨幅未免太大了些”
欧根疑惑的看向里蓝:“提督大人”
“不觉得吗”
抬起头,里蓝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语:“按照切尔茜海的正常状况,如果是入冬的话北极的一大片海域会被冰封,大型的海啸在致远星记载的历史中只在夏秋两季出现过,而且在那之前还会有着其它征兆”
“那个提督大人,欧根对这些”少女脸色微红,心底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没有回答欧根,里蓝只是向着东北方的天空极目眺望理所当然的一无所有。
没有水元素视界,没有广域搜索,甚至就连视力都被削弱到连舰娘都比不上,彻头彻尾的普通人的层次,这种条件下,里蓝能看出什么那才是有鬼了。
搜寻无果的里蓝再次看向下方的波澜起伏的海面,比起在三天前被欧根从海底下救起时所感受到的那种起伏幅度,这种状况无疑是相当不正常的。
因为已经习惯了大海之上的颠簸,别说是这点小小的海浪,就算是海啸,这些少女们也面对过不止一次曾经在第六镇守府和第四镇守府的两次核爆都有引起过,故而对欧根她们却是完全忽略了这点变化。
脑海中念头转过,看着下方起伏的海面,里蓝隐隐约约间似乎想起了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在那座残破的第七镇守府上“野外求生”的自己,所发现的某个细节
第二九四章阴影潜袭
一直以来,里蓝都认为自己的接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无论是致远星上人类与深海间发展差异巨大的科技树,还是舰娘这种超乎想象的诞生与存在方式,甚至于拟态舰装那种明明是存在于科学世界却完全反科学的能量力场,虽然刚刚接触到的时候有惊讶,有不解,但在短暂的适应期之后里蓝还是能够尽可能的接受它们的存在,并且以最大的努力去寻求使用它们的方式,或者说找到抵抗它们的方法。
然而,这份心态却在看到那个在四天前那段短暂的通讯里,联邦总统口中那个“不可触及的存在”后,土崩瓦解
“这究竟”张着嘴巴,罩住的黑色兜帽不知何时已经脱离近半,露出底下的半截布满炽白色符文的脸庞,然而这一幕却没有任何一位少女看到,就和此刻的里蓝一样,她们所有的注意力同样被远方那道阴影吸引或者说震慑而去。
似是询问,但又不知道该向谁询问,最后,穿越者几近于般的话语传遍了整个通讯网络:“是什么东西”
一切,还要从里蓝察觉到海浪异常的那一刻开始。
分割
“提督大人,有异常单位接近”
欧根突兀的警告打断了里蓝的回忆,回过神来的里蓝几乎是下意识的询问道:“方位,距离,速度”
“是”感应着布置在舱部之下的声呐和雷达,重巡少女迅速回答:“东北方大约210k250k,速度距离太远,无法估算。但它似乎并不是以我们为目标”
得到这个数值的里蓝不由一愣,什么时候连欧根的索敌能力都这么强了250k的距离几乎都要接近半个信号塔了都。
还好,大概是从里蓝的表情看出他在想什么,欧根连忙解释道:“那个是在海下,提督大人”
海下
里蓝恍然,如果是海下的话那倒有可能了。当初为了避免像之前中立海域那样被深海栖舰的潜艇进行自杀性袭击,而给她们的声呐进行附魔,哪怕是在较远的距离也能够
“等等”
里蓝视线偏转:“你是说,你在这个距离下就探测到了250k外水下单位”
欧根小声的重复道:“是210k250k啦”
得到欧根的肯定后,里蓝心底顿时就是一沉。
200k以上的话,这两者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按照当时在声呐上的那个附魔能力,应该是借由水流的非正常涌动,从而“感知”到远方接近的水下单位,而这种感知范围的话则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
第一。接近单位的速度,如果速度越快,带起的水流自然越大,想要感知得到也越简单。
第二,天气,也就是水下环境,如果是在漩涡附近或者暴风雨天气的话,水下的流动几乎是变化无常。那种环境下想要“感知”到靠近的单位无异于痴人说梦。
第三,接近单位的体积同样是